农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农业是人類有目的地種植植物或畜養動物,生產出有用的作物或牲畜,達到所期望的產量。廣義之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及漁業,而一般人所說之農業通常指種植業。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
目录 |
[编辑] 農業系統之結構
農業是人類有目的,有計劃地參與通过改造自然環境来进行生產的活動,因此它是一類組織系統;人類把技術應用到自然環境中,獲取經濟效益,所以它也是一個人類干擾系統,農作物-環境-人三元結構系統。這與自然系統生物-環境二元結構的本質區別,而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是系統的特徵。其結構包括:
[编辑] 投入
自然環境投入(natural environment input) 農業的自然環境是指來自自然界的各圈,影響農業生物生命活動的各種自然條件總和。主要分為生物環境與非生物環境兩方面。
生物環境投入:包括了農業生物周圍之植被、雜草、病蟲、昆蟲等要素和培植物質,如種子、牲畜等。它們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共同組成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捕食者和競爭者等之關係。
非生物環境投入:指日照、氣溫、水汽、地形、土壤等條件。它們為農作物生長、發育、繁殖提供了空間、物質和能源,是農業不可少的條件。
人文環境投入(human environment input) 勞力(labour)、資本(capital)、市場(market)、運輸(transport)、技術(technology)、土地(land)、政府(government)、個人觀感(perception)。
[编辑] 過程
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 既不同於它所從屬的全球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子系統,如各種自然生態系統,任何以植物爲基礎的自然生態系統雖然都能積蓄太陽能,但它們並不需要投入勞動。
農業社會經濟系統的運作 也不同於它所從屬的國民經濟系統中的其他子系統,如工業,它是利用生物的生命過程來取得人們所需要的産品。
[编辑] 產出
農業系統的產出主要為有經濟價值之作物及牲畜等農產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世界农业的产出如下表:
根据种类计算 (百万吨) 2004年的数据 |
|
---|---|
谷物 | 2,264 |
蔬菜和瓜类 | 866 |
根类和块茎类 | 715 |
乳类 | 619 |
水果 | 503 |
肉类 | 259 |
植物油 | 133 |
鱼类 (2001年数据) | 130 |
蛋类 | 63 |
豆类 | 60 |
纤维类 | 30 |
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1] |
根据品种计算 (百万吨) 2004年数据 |
|
---|---|
甘蔗 | 1,324 |
玉米 | 721 |
小麦 | 627 |
稻米 | 605 |
马铃薯 | 328 |
甜菜 | 249 |
大豆 | 204 |
棕榈油果 | 162 |
大麦 | 154 |
番茄 | 120 |
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2] |
[编辑] 農業系統之特性
[编辑] 農業對環境影響
農業有時會產生環境問題因為農業改變了其自然環境及產生有害的副產品。一些對環境有負面影響例如:
- 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 森林砍伐(Deforestation)
- 氮磷过剩污染水源
- 各种农药的污染以及有害影响
- 耕地扩大造成的生态失衡
- 动物粪便中包含氨和铵的颗粒物质被扬起到空中造成的空气污染。
- 耗盡土壤中的礦物
- 土壤侵蝕
- 土壤鹽化
- Weed Science - 野生動植物
- 農田荒廢產生臭氣
[编辑] 農業系統之分類
[编辑] 按生产对象
[编辑] 按产品用途
- 自给农业
- 商品农业
[编辑] 按投入
[编辑] 发展模式
- 持续农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解决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 生态农业:根据生态经济学,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现代科技,进行集约化经营
- 白色农业: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 艺术农业:艺术与农业结合,提升人类的精神享受
- 观光农业:与旅游相结合,进行观光休闲。
[编辑] 自給性農業
[编辑] 自給性或高商業性農業
- 地中海農業
- 畜牧業
[编辑] 商業性農業
- 熱帶栽培業
- 穀物種植業
- 畜牧和種植業
- 乳酪業
- 園藝農業
[编辑] 農業系統之研究
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已經有地理學家對農業嶉行深入研究。例如英國的G. G. Chisholm及德國的H. Engelbrecht。以屈圖士(Whittelesey)的分類法最完善。
[编辑] 范杜能的孤立國理論
范杜能在1826年出版的著作《孤立國》(The Isolated State)中,分析了一系列影響農業土地利用的因素。他是首位認真地研究空間經濟學的學者,憑著經營農莊的經驗,並將其連繫至租值理論上,成為後世地理學者研究農業和土地利用的基礎。
范杜能模式有一些簡化了的假設:
他的「孤立國」(isolated state)理論源於亞當·斯密的「經濟人」(economic men)概念,即所有農民均欲把農田的利潤極大化。
[编辑] 辛克萊模式
辛克萊發現美國中西部城市的擴張影響周圍農業土地利用的發展,他認為范杜能模式在已發展國家中已過時,原因是交通運輸改變、大量生產及市場擴大及城市擴張。
- 城市地價較農村高,形成城市用地與農業用地的直接競爭
- 城市外圍的農地地價較高,會被投機者收購
- 愈接近城市,用作農地之價值下降,因為城市化的可能增加;若距離市區愈遠,價值增加,直至到達一點已無機會變作城市土地,用作農地的價值便會穩定。
不同的農業用地也會與另一種農業用地競爭,最後形成的土地利用形態如下:
- 城市農業
- 空置及臨時牧場
- 雜糧及畜牧業
- 乳牛業及雜糧
- 穀物餵飼之畜牧業
[编辑] 政策
農業政策集中於農業生產的目標及方法。在政策程度的一般目標例如:
- 食物安全: 確保食物避免受到污染。
- 食物監管: 確保食物應付人們需要。
- 食物質素: 確保食物符合質素。
- 保護
- 環保影響
- 經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