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22世纪 |
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1990年代 | 2000年代 | 2010年代 | 2020年代 | 2030年代 |
年份: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纪年: | 甲申年(猴年);民國九十三年;日本平成十六年;朝鲜主体九十三年 |
2004年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相关内容 |
社會:国家领导人 - 公路 - 鐵路 科技:天文 - 科技 文化娛樂:电影 - 文学 - 音乐 - 体育 地區:台灣 - 香港 - 中国 其他: 类别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
公历 | 2004 MMIV |
罗马历 | 2757 |
亚美尼亚历 | 1453 ԹՎ ՌՆԾԳ |
巴哈伊历 | 160 – 161 |
佛历 | 2548 |
中国农历 | 4640/4700-12-10 (癸未年十二月初十日) — 至 —
4641/4701-11-20(甲申年十一月二十日) |
科普特历 | 1720 – 1721 |
埃塞俄比亚历 | 1996 – 1997 |
希伯来历 | 5764 – 5765 |
印度历 | |
- Vikram Samvat | 2059 – 2060 |
- Shaka Samvat | 1926 – 1927 |
- Kali Yuga | 5105 – 5106 |
全新世纪年 | 12004 |
伊朗历 | 1382 – 1383 |
伊斯兰历 | 1424 – 1425 |
日本纪年 | 平成 16 (平成16年) |
- Imperial Year | 皇纪 2664 (皇紀2664年) |
- Jōmon Era | 12004 |
儒略历 | 2049 |
朝鲜历 | 4337 |
泰國历 | 2547 |
2004年是
目录 |
[编辑] 大事记
[编辑] 1月
- 1月4日 - 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东八区12时35分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 1月5日 - 香港首宗地鐵縱火案。
- 1月6日 - 英国对戴安娜王妃车祸案首次进行审理。
- 1月14日 - 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华盛顿总部发表讲话,提议争取最早在2015年、最晚不超过2020年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为下一步将人送上火星甚至更远的星球作准备。
- 1月19日 - 日本向伊拉克派出首批30人的自卫队先遣队,这是日本自二战后首次向依然处于战争状态的地区派遣军队。
- 1月22日 - 亚洲禽流感疫情进一步扩散,欧盟宣布禁止从泰国进口鸡肉。
- 1月23日 -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首席伊拉克武器检查官戴维·凯辞职,他在辞职后表示,他不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1月25日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另一部火星车机遇号于12时55分在火星的梅里迪亚尼平面成功着陆。
- 1月28日 - 有关英国前武器专家凯利之死的赫顿调查报告公布,报告称英国广播公司对政府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
[编辑] 2月
- 2月1日 — 麦加朝圣发生惨剧,251人被踩死。
- 2月5日 — 北京密云密虹公园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
- 2月10日 — 巴格达南部发生爆炸事件,至少50人死亡。
- 2月10日 — 法国国民会议通过决议,禁止学生佩戴宗教服饰,包括穆斯林妇女的头巾。
- 2月12日 — 美国同性婚姻:美国旧金山市开始向同性伴侣颁發结婚证书。
- 2月13日 — 韩国科学家宣称已经克隆了30个人类胚胎。
- 2月20日 — 伊朗国会大选结束,数百位改革派成员被禁止参选或抵制,导致保守派获得压倒性胜利。
- 2月24日 — 摩洛哥发生地震,571人死亡。
- 2月26日 — 前英国内阁官员称英国政府曾监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 2月26日 — 美国开放其公民前往利比亚旅行,该禁令已经实行了23年。
- 2月28日 — 台灣200萬人民牽起500公里人鍊「手護台灣」,縱貫台灣南北,表達捍衛台灣的決心。
- 2月29日 — 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在叛军压力下宣布辞职。他后来称自己是在美国军人的逼迫下辞职并离开自己的国家的。
[编辑] 3月
- 3月1日 - 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名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出任俄联邦政府总理。
- 3月1日 - 比利时娈童绑架杀人魔马克·杜特斯在布鲁塞尔接受审判。
- 3月1日 - 穆罕默德·巴哈尔·乌卢姆出任伊拉克临时总统。
- 3月2日 - 约翰·克里赢得民主党在10个州中的9个初选,获得民主党提名为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
- 3月11日 -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连环爆炸案,死亡逾200人,伤超过1500人。
- 3月14日 - 西班牙大选结果揭晓,由阿斯纳尔领导的执政人民党败于由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领导的西班牙社会党。
- 3月14日 - 俄罗斯大选中,普京以69%的选票获压倒性胜利,连任总统。
- 3月15日 - 新当选的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宣布将撤回人数达1,300人的驻伊拉克西班牙部队。
- 3月17日 - 科索沃发生连串暴力事件,19人死亡,139幢塞族房屋被烧毁,超过30所东正教教堂遭破坏。
- 3月19日 - 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陳水扁、呂秀蓮在競選活動最後一天,於台南市遭到槍擊受傷。
- 3月19日 - 联合国开始调查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可能存在的联合国官员贪污腐败行为。
- 3月20日 - 中華民國总统陈水扁以微弱多数赢得连任,國民黨等反对党提出选举无效和当选无效诉讼。同时举行的两项公民投票都未获通过。
- 3月20日 - 全球数万人游行抗议美伊战争爆发一周年。
- 3月21日 - 马来西亚举行开国以来第11届全国大选,国民阵线在219个国会议席中夺取198席,成功组织新政府。
- 3月24日 - 北京时间早晨6时26分,来自中国内地的冯锦华、张立昆等7名民间保钓人士首次成功登陆钓鱼岛。
- 3月25日 - 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利比亚,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会面。他是超过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访问利比亚的英国首相。
- 3月27日 - 美國X-43A實驗機成功地在太平洋上空完成高達7馬赫的極超音速飛行,打破世界紀錄。
- 3月28日 - 法国总理拉法兰的政党在该国的地区选举中惨败。
[编辑] 4月
- 4月4日 - 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支持萨达尔的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武装分子在包括纳杰夫和萨德尔城等多处地点与美军爆发武装冲突。
- 4月5日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法国,纪念《英法友好协议》签署100周年。
- 4月18日 - 以色列空军武装直升飞机在加沙地带对一个车队发射导弹,击毙哈马斯领导人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
- 4月20日 - 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英国政府将就欧洲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
- 4月21日 - 因泄露核计划机密而以叛国罪入狱18年的以色列核武器专家莫迪凯·瓦努努(Mordechai Vanunu)获释。
- 4月22日 - 两辆装有燃料和化学物的火车在接近中国边境的朝鲜城市龙川发生冲撞,造成161人死亡,1,300人受伤,上万房屋被毁。
- 4月22日 - 法国关闭最后一个煤矿井,结束了该国约200年的开采煤矿的历史。
- 4月25日 - 塞浦路斯就联合国提出的和平方案举行全民公决,塞浦路斯的希腊裔人投票反对合并方案。
- 4月28日 - 美英联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首次由美国媒体披露。
- 4月29日 - 马其顿总统选举,茨尔文科夫斯基获胜。
[编辑] 5月
- 5月1日 - 欧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大完成,10个新成员国加入欧盟。
- 5月6日 - 广受欢迎的美国NBC情景戏剧《老友记》(Friends)最后一集播出,广告价格创下了每30秒200万美元的记录。
- 5月9日 - 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在出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一个活动中被预先放置的地雷炸死。
- 5月12日 - 一名在伊拉克的美国商人尼克·贝尔格遭伊斯兰极端武装分子斩首,斩首的画面还在电视和互联网上播出。
- 5月13日 - 印度国会大选结束,国大党出人意料地获得选举胜利。
- 5月14日 - 丹麦王储腓烈特与玛丽·唐纳森在哥本哈根举行婚礼。
- 5月17日 - 中国大陆政府发表针对台湾的5.17声明。
- 5月18日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宣布了进入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二轮申办阶段的5个城市:伦敦、马德里、莫斯科、纽约和巴黎。
- 5月20日 - 陈水扁在台北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十一任总统。
[编辑] 6月
- 6月8日──1882年以来的首次金星凌日出现。
- 6月8日至6月10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美国乔治亚州举行。
- 6月11日──卡西尼—惠更斯号造访土卫九(东八区为6月12日)
- 6月12日──2004年歐洲國家盃在葡萄牙开幕。
- 6月16日──美国911调查委员会发表初步报告。
- 6月21日──太空飞船一号顺利完成升空任务,成为首个进行太空飞行的私人宇宙飞船。
- 6月28日──美国领导的驻伊拉克联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转交部分主权。
- 6月28日──加拿大大选结束,由保罗·马丁领导的自由党未获得议会过半席次,将组少数政府。
- 6月30日──有关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犯有战争罪行和反人道罪行的初步听证会在伊拉克举行。
[编辑] 7月
- 7月1日 - 卡西尼-惠更斯号进入环绕土星轨道。
- 7月1日 - 河南省正式实施《河南省监狱提请老病残罪犯减刑假释实施办法》和《河南省监狱老病残罪犯认定标准》,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对老病残罪犯进行减刑和假释。
- 7月1日 - 香港继2003年后,再次举行七一大游行,口号为「还政于民」,遊行人數達23萬。
- 7月2日 - 台灣受敏督利颱風影響,造成七二水災,33人死亡12人失蹤,損失超過八十五億新台幣。
- 7月4日 - 纽约自由塔的奠基仪式在世界贸易中心遗址举行。
- 7月5日 - 印度尼西亚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直选,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与现任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翠得票率列前两位,两人将进入第二轮的投票。
- 7月6日 -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宣布选择约翰·爱德华兹为其副总统候选人,搭档角逐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
- 7月8日 - 在台湾的蒋氏后人决定在明年春将蒋介石与蒋经国的遗体在台北下葬。
- 7月9日 - 国际法院对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有关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建造隔离墙是否违法的询问做出咨询性答复,认为此举违反了国际法,并要求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 7月12日 - 为拯救被伊拉克武装分子绑架的菲律宾人质,菲律宾政府宣布将立即撤出全部驻伊部队。
- 7月14日 -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承认其之前有关黑洞的理论有错误。
- 7月15日 - 柬埔寨议会重新任命洪森为首相。
- 7月21日 -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遵守国际法院所做出的要求以色列撤除西岸隔离墙的判决。
- 7月26日 - 2004年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波士顿举行,正式提名约翰·克里和约翰·爱德华兹为民主党总统、副总统参选人。
- 7月28日 - 中国在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成。
- 7月30日 -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由美国提案的1556号决议,要求苏丹政府立即中止达尔富尔地区的种族屠杀活动。
[编辑] 8月
- 8月1日 - 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的一家超级市场发生大火,造成超过400人死亡。
- 8月3日 - 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在911事件后首次向公众重新开放。
- 8月3日 - 第五屆亞太口琴節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行。
- 8月12日 -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正式卸任总理职务,由李显龙接任。
- 8月13日 - 第28届奧林匹克夏季运动会於希腊雅典举行
- 8月13日 - 查理飓风影响美国佛罗里达州、古巴和牙买加,造成32人死亡。
- 8月21日 - 孟加拉国反对党在首都达卡举行的游行集会中发生连串炸弹爆炸事件,造成13人死亡。
- 8月22日 - 挪威奥斯陆蒙克博物馆所藏的多幅爱德华·蒙克的名画失窃。
- 8月24日 - 俄罗斯两架民航客机几乎同时坠毁,89名乘客全部死亡。事件怀疑是两起恐怖袭击事件。
- 8月26日 - 台灣跆拳道女將陳詩欣於雅典奧運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級(49公斤級)為中華民國(台灣)奪下奧運參賽史上首面金牌。
- 8月27日 - 中國田徑選手劉翔於雅典奧運田徑男子110米欄項目中以十二秒九一的成績奪得金牌,打破了奧運會記錄,追平了威爾士的科林·傑克遜在1993年創造並保持的世界紀錄,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塊男子田徑奧運會金牌。
- 8月29日 - 数万名示威者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在纽约举行游行,反对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各项政策。
- 8月31日 - 莫斯科地铁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10人死亡,50多人受伤,事件据信是由车臣武装分子发动。
[编辑] 9月
- 9月1日 - 车臣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的一所中学劫持了近1,500名人质,其中大部分为儿童。绑架者要求俄罗斯当局立即施放被关押的所有车臣叛军,并允许车臣独立。
- 9月2日 - 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正式提名小布什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 9月4日 - 飓风佛朗西斯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南卡罗莱纳州以及巴哈马,造成15人死亡。
- 9月12日 - 香港舉行第三屆立法會議員選舉,改選立法會60席議員,但選舉出現不少違規和舞弊情況,有指親中政黨利用騷擾等不同方法對付民主派議員,也有不少票站點票期間突然關站,驅逐所有監票人。
- 9月13日 - 一塌糊涂BBS被关闭,并且中国大陆的各大BBS相继发布公告,禁止讨论此事。
- 9月14日 - 東突厥斯坦流亡政府在美國華盛頓成立。
- 9月16日 - 丹麦王子约阿希姆和香港裔的王妃文雅丽宣布分居。丹麦不少人民都指責婚姻破裂是王子過份任性做成。
- 9月16日 - 飓风伊万席卷加勒比海和美国多个地区,造成至少103人死亡。
- 9月17日 - 2004年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开幕。
- 9月20日 - 维基百科完成第100万篇文章。
- 9月23日 - 美國圣海伦斯火山喷发。
[编辑] 10月
- 10月1日 - 效力于美國職棒大聯盟西雅圖水手隊的日本棒球選手鈴木一朗打破了保持了84年之久的单季安打紀錄。
- 10月1日 -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东南的锡亚尔科特市的一座什叶派清真寺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
- 10月3日 -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求以色列方面停止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 10月4日 - 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正式当选印尼总统。
- 10月5日 - 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旨在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决议案。以色列方面的军事行动已经造成至少7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 10月6日 - 欧盟宣布将与土耳其展开正式的入盟谈判。
- 10月7日 - 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宣布退位。
- 10月7日 - 埃及西奈半岛发生爆炸事件。
- 10月8日-10月9日 - 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
- 10月9日 - 澳大利亚大选举行,执政的霍华德政府获得胜利。
- 10月9日 - 阿富汗战后的首次总统选举举行,但除了现任临时总统卡尔扎伊以外的其余15名候选人全部宣布将不承认选举结果。
- 10月10日 - 广东防治SARS科技攻关组的专家在“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鉴定会上认定: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
- 10月11日 - 索马里过渡全国议会在内罗毕选举尤素福为索马里临时总统。
- 10月13日 - 柬埔寨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0月14日 - 西哈努克退位,西哈莫尼被推举为柬埔寨新国王。
- 10月15日 - 以色列从加沙地区撤军。
- 10月17日 - 巴塞罗那临床医学研究院医师佩德罗-阿伦索向外界宣称西班牙医学研究小组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研制出了疟疾疫苗RTS。
- 10月17日 - 第59屆聯合國大會15日上午投票選出五個新的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包括:阿根廷、丹麥、日本、希臘和坦桑尼亞。
- 10月20日 - 印度尼西亚首位直选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宣誓就职。
- 10月20日 - Ubuntu首個版本由Canonical有限公司發佈。
- 10月25日 - 瑞士冒险家迈克·霍恩完成历时两年多的环绕北极圈之旅,成为不借助机动交通工具实现绕北极之旅的世界第一人。
- 10月26日 - 以色列议会进行表决,以简单多数通过了沙龙总理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
- 10月29日 - 欧盟领导人签署欧盟宪法条约。
[编辑] 11月

- 11月3日 -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乔治·W·布什获得连任。
- 11月3日 - 哈米德·卡尔扎伊当选阿富汗总统。
- 11月4日 -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當選無效之訴宣判,連戰、宋楚瑜敗訴。
- 11月5日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 11月6日 - 联合国通过制裁科特迪瓦决议。
- 11月8日 - 在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的授权之下,驻伊美军和伊拉克政府军对反美武装据守的费卢杰展开了大规模清剿行动。
- 11月16日 - 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NASA)的極音速飛行試驗機X-43A第三次試飛,創下9.8馬赫的大氣層內飛行紀錄。
- 11月17日 - 印度总理曼莫漢·辛格首次访问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 11月11日-11月23日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古巴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11月22日 - 伊朗政府宣布,根据伊朗与法德英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 11月24日 - 2004年乌克兰总统选举中,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在第二轮选举中当选新总统。但反对派候选人尤先科以大选存在舞弊为由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并组织支持者举行大规模抗议集会。
- 11月28日- 11月30日 -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万象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第八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10+1)和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
[编辑] 12月
- 12月8日 - 第三届南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秘鲁库斯科举行。与会的南美12个国家的总统或其代表通过了《库斯科声明》,宣布成立南美国家共同体。
- 12月13日 - 全球两大软件公司甲骨文和人民软件宣布合并,这项总值高达1030亿美元的合并案完成后,将组建成世界上第二大商务应用软件企业。
- 12月14日 - 法國南部A75公路上的密佑高架橋正式通車,成為全世界最高的橋樑建築物。
- 12月16日 - 英国上议院裁定,政府在不经审判的情况下拘留怀疑为恐怖分子的人士的行为违反了英国的人权法律。
- 12月21日 - 香港九廣馬鐵通車
- 12月26日 -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起印度洋沿岸巨大海啸,对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巨大破坏,有超过20万人在此次海啸事件中丧生,其中有许多为外国游客。
- 12月31日 - 世界第一高樓台北國際金融中心正式完工啟用。
[编辑] 出生
[编辑] 逝世
[编辑] 1月
- 1月3日——闵智亭道长,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 1月3日——馬文瑞,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 1月6日——皮埃尔·查尔斯,多米尼加总理
- 1月15日——戎殿新,经济学家
- 1月25日——范妮·布兰克尔斯·科恩,荷兰女运动员
- 1月27日——何叫天,淮剧表演艺术家
- 1月31日——马烽,作家
[编辑] 2月
- 2月5日——臧克家,诗人
- 2月9日——侯莉君,评弹“侯调”创始人
- 2月14日——杨成武,中國军事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将。
- 2月22日——黄耀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
- 2月26日——鲍里斯·特拉伊科夫斯基,马其顿总统
[编辑] 3月
- 3月7日——比尔·比绍普,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执行主席
- 3月8日——段君毅,前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中共北京市委原第一書記
- 3月16日——刘钧,围棋业余7段,业余世界冠军,中国围棋界一代传奇人物
- 3月20日——朱丽安娜女王,荷兰王太后
- 3月22日——亚辛,巴勒斯坦哈马斯精神领袖
- 3月22日——潘霞,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女導演
- 3月23日——陈中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 3月28日——皮特·乌斯蒂诺夫,英国电影演员
[编辑] 4月
- 4月14日——任長霞,中國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因交通意外殉職
- 4月15日——橫山光輝,日本漫畫家家中意外失火而全身燒傷不治去世
- 4月18日——阿卜杜拉·阿齐兹·兰提西,哈马斯领导人
- 4月24日——张岱年,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编辑] 5月
- 5月2日——翁祐,香港實業家
- 5月10日——李赋宁,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英语系主任
- 5月18日——呂福源,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商务部党组书记、原部长
- 5月25日——小罗杰·斯特劳斯,美国出版家
- 5月29日——阿奇博尔德·考克斯(Archibald Cox),美国水门事件检察官
[编辑] 6月
- 6月1日——常香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 6月6日——罗纳德·里根,美国前总统
- 6月10日——雷·查尔斯,歌手
- 6月19日——阿卜杜勒·阿齐兹·穆格林,沙特基地组织头目,被沙特军方击毙
- 6月22日——金善日,韓國人,在伊拉克被恐怖分子斩首
[编辑] 7月
- 7月1日——马龙·白兰度,美国电影明星
- 7月2日——楊業功,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員,他的先進事跡感動中國
- 7月6日——托马斯·克莱斯蒂尔,奥地利总统
- 7月7日——杨小凯,澳大利亚华裔经济学家
- 7月8日——吳建璠,中國著名法學家
- 7月9日——保罗·克列布尼科夫,《福布斯》杂志俄文版总编辑,在莫斯科街头被枪杀
- 7月10日——鲁迪·拉鲁索,五届NBA全明星队成员
- 7月11日——劳伦斯·洛克菲勒,美国富豪
- 7月13日——卡洛斯·克莱伯,奥地利指挥家
- 7月19日——铃木善幸,日本前首相
- 7月24日——夏青(耿紹光),著名新闻播音员、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指導
- 7月29日——佛朗西斯·克里克,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发现者
- 7月30日——董輔礽,中國經濟學家
[编辑] 8月
- 8月2日——亨利·卡蒂尔-布雷松,法国著名摄影家
- 8月7日——伯纳德·列文,英国记者、评论员和专栏作家
- 8月14日——切斯瓦夫·米沃什,波兰著名诗人、作家、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8月14日——牛玉儒,中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
- 8月18日——埃尔默·伯恩斯坦,美国作曲家
- 8月27日——梁肃戎,中国国民党元老,前立法院院長
- 8月30日——弗雷德·惠普尔,美国天文学家,彗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 8月31日——李国机,上海著名律师,50年代首批在大陆执业的律师之一
[编辑] 9月
- 9月4日——大衛王,台灣ICRT著名主持人,英文教學者
- 9月7日——拜尔斯·诺德,南非反种族隔离的斗士
- 9月7日——龔秋霞,上海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電影、歌唱兩棲藝人
- 9月15日——强尼·雷蒙,朋克音乐的开创者之一
- 9月19日——艾迪·亚当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
- 9月22日——陽煥宜,女书最后一位自然传人
- 9月24日——弗朗索瓦丝·萨冈,法国女作家
- 9月24日——拉贾·拉曼纳,印度原子弹主要设计者、著名科学家
- 9月27日——蔡萬霖,台灣首富,霖園集團創辦人
[编辑] 10月
- 10月4日——珍妮特·李,好莱坞女明星
- 10月5日——莫里斯·威尔金斯,英国生物学家,DNA结构的发现者之一
- 10月8日——梅志,儿童文学作家和传记作家
- 10月8日——雅克·德里达,法国著名哲学家
- 10月10日——克里斯托弗·里夫,美国影星,《超人》电影男主角
- 10月15日——釋曉雲法師,華梵大學創辦人,教育家、藝術家、哲學家,也是中外馳名之般若禪行者。(生於1912年)
- 10月17日——吳法憲,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空軍司令員。
- 10月21日——E·M·罗杰斯,美国传播学专家,有《创新与扩散》、《传播学史》等著作
- 10月30日——梁弘志,台灣知名音樂人
[编辑] 11月
- 11月2日——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阿联酋总统
- 11月6日——何添,香港恆生銀行創辦人
- 11月7日——王均瑶,均瑶集团董事长
- 11月9日——张纯如,美国华裔女作家,自杀
- 11月9日——埃姆林·休斯,英国足球运动员
- 11月11日——阿拉法特,巴勒斯坦領袖
- 11月17日——拉古林,俄罗斯著名冰球运动员
- 11月19日——约翰·维恩爵士,英国医学家,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 11月24日——黃霑,香港著名填词人
- 11月27日——蕭笙,香港資深電視人
[编辑] 12月
- 12月3日——陈省身,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12月4日——李秀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 12月4日——梁恩佐,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 12月15日——蔣方良,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的夫人
- 12月30日——加藤正夫,日本围棋棋手
[编辑] 诺贝尔奖
[编辑] 奧斯卡金像獎
(第77屆,2005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百万美元宝贝》
- 奧斯卡最佳导演獎——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百万美元宝贝》)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杰米·福克斯(《灵魂歌王》)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希拉里·斯万克(《百万美元宝贝》)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摩根·弗里曼(《百万美元宝贝》)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凯特·布兰切特(《飞行者》)
(其他奖项参见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