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臘語: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简称奥运会或奧運)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就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別是在西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目录 |
[编辑] 古代奥运会
根据希腊神话,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奥林匹亚赢得了一场比赛的胜利后下令,类似的比赛应该每四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另一个传说则称,宙斯在战胜泰坦巨人克洛诺斯后创立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公元前9世纪的Elidos爆发内战,Elidos的国王Iphitos于是询问女祭司,如何才能使人民免予战乱。女祭司告诉他必须为众神举办运动会。国王于是决定每四年举办一次运动会,交战的各方同意在运动会期间停止战斗,并且把运动会命名为“奥林匹克”,因为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是众神聚集之地。
运动会是在祭神的奥林匹亚举行,那里有一个12米高的用象牙和黄金铸成的宙斯神像,这个神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之前奥运会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只有短跑(希腊人称之为“斯泰德”Stadion,意为“场地跑”,英语中“体育场”stadium一词就出于此)一个项目,长度为192.27米,因为这是大力神脚长的六百倍。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后来希腊人还将奥运会作为一种计算时间的方式,一个“奥林匹亚”就是两次奥运会之间的时间——4年。
后来,其他项目逐渐地加入到奥运会中:拳击、摔跤、古希臘式搏擊和田径(包括场地跑、跳远、标枪和铁饼)。新项目的加入使得运动会的长度从1天延长到5天,其中3天有比赛,其他2天则从事宗教活动。最后一天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可以参加一场盛宴,享用在比赛第一天时供奉给宙斯的100头牛。奥运会项目获胜者的奖品是橄榄枝编成的花环以及莫大的荣誉。雕塑家们还为获胜者雕刻人像。古人曾经约定奥运会举行期间,各城邦互不交战,久而久之,橄榄枝就成了和平的象征。
许多人以为在奥运会期间所有的战争都必须停止,其实不一定,不过参赛的士兵可以被允许脱队,而且在进入敌军的阵地时不会被攻击。
公元393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废除奥运会,认为这是一项“异教徒的活动”。
[编辑] 现代奥运会
15世纪的文艺复兴使得许多欧洲人开始重新赞扬奥林匹克精神。意大利的马泰奥·帕尔米里亚在1450年提出要提倡奥运会的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德国人库齐乌斯花了多年时间挖掘古希腊的奥林匹亚村,他在1852年1月在柏林宣读了考察报告,并建议恢复奥运会。
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2年在索邦大学大礼堂首次公开提出恢复奥运会,并把范围扩大到全世界。1894年,顾拜旦致函各国体育组织,邀请他们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在同年6月16日举行12国的代表在巴黎举行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大会。会议决议每四年举行一次全球范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并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会议还通过了奥林匹克宪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在希腊雅典正式举行。并决定此后每4年举行一次,会期不超过16天。
历届奥运会从1896年开始,其中第6届(1916年)、第12届(1940年)、第13届(1944年)由于战争的原因没有举行,但是届数仍然按照顺序排列。
1896年奧運在1896年4月5日举行,虽然只有13个国家300名运动员参加,但是它第一次成为了国际性的比赛。这一届的冠军没有金牌,因此不能被称作“金牌获得者”。在这一届奥运会上,也确定了奥运会由奥委会的各成员国轮流举办的原则。
1900年奧運第一次有女子运动员参加,这也是女子进入体育运动的开始。1912年奧運首次实行了限制职业运动员参赛的规定。从这届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女子参赛由默认转为公开支持的态度。
1908年奧運时,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奥运会的宗教仪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在布道词中说,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顾拜旦很欣赏这句话,以后多次引用,使得不少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奥林匹克理想。1913年,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参赛运动员,由顾拜旦提议,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将“更快、更高、更强”(拉丁文:Citius、Altius、Fortius)作为奥林匹克格言。
1920年奧運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人们,在开幕式上点燃了火炬,这一形式也被以后的奥运会承袭下来。本届奥运会还首次采用了国际奥委会会旗——奥林匹克五环旗。此外,开幕式上的运动员宣誓仪式和闭幕式上的会旗移交仪式也是从这一届开始的。1936年奧運首创了火炬接力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仪式。1968年奧運增加了裁判员宣誓。
自1964年奧運以後耗资日益巨大,使得许多国家都不敢申請。美国举办的1984年奧運大胆革新,引入商业模式,最后获得2.25亿美元的盈利,首开奥运会获利的先河。
[编辑] 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2007年瓜地馬拉時間7月5日,國際奧委會在第119屆全會中決定了創立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員的年齡需為14至18歲,首屆舉行的時間為2010年8月間[1][2]。
[编辑] 舉辦城市
奧運會的舉辦城市所屬的國家也就是本屆奧運會的主辦國。自從1984年美國奧運會以來,由於實現了盈利,每屆奧運會舉辦城市的競爭日趨激烈,而舉辦城市則只能有一個。根據國際奧委會章程規定,奧運會屬國際奧委會的專利。國際奧委會根據申請舉辦城市的組織能力和財力,由全體委員投票決定舉辦下一屆奧運會的城市,並由國際奧委會同獲得舉辦權的城市簽訂必要的合同。舉辦城市必須遵守國際奧委會的章程和指示,例如興建符合標準的運動場地,為運動員提供專門的住所,也就是選手村。
一般來說,國際奧委會主席和東道國的元首都會出席開幕式和閉幕式,並在會上致詞,並由東道國元首宣佈大會開幕。以往奧運會參賽國家由東道國發出邀請,現在根據1986年9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漢城會議決定,由國際奧委會邀請。
- 奧運會舉辦城市一覽,點擊某一年份將顯示這一屆奧運會的詳細資料。
夏季奧運會 | 冬季奧運會 | ||||
---|---|---|---|---|---|
年份 | 舉辦城市 | 國家 | 年份 | 舉辦城市 | 國家 |
1896年 | 雅典 | 希臘 | — | ||
1900年 | 巴黎 | 法國 | — | ||
1904年 | 聖路易斯 | 美國 | — | ||
1906年1 | 雅典 | 希臘 | — | ||
1908年 | 倫敦 | 英國 | — | ||
1912年 | 斯德哥爾摩 | 瑞典 | — | ||
1916年2 | 柏林 | 德國 | — | ||
1920年 | 安特衛普 | 比利時 | — | ||
1924年 | 巴黎 | 法國 | 1924年 | 夏慕尼 | 法國 |
1928年 | 阿姆斯特丹 | 荷蘭 | 1928年 | 聖莫裡茨 | 瑞士 |
1932年 | 洛杉磯 | 美國 | 1932年 | 普萊西德湖 | 美國 |
1936年 | 柏林 | 德國 | 1936年 | 加米施-帕騰基興 | 德國 |
1940年3 | 東京/赫爾辛基 | 日本/芬蘭 | 1940年3 | 札幌/奧斯陸/聖摩里茲/加米帕丁基肯 | 日本/芬蘭/瑞士/德國 |
1944年4 | 倫敦 | 英國 | 1944年4 | 科蒂納丹佩佐 | 意大利 |
1948年 | 倫敦 | 英國 | 1948年 | 聖莫裡茨 | 瑞士 |
1952年 | 赫爾辛基 | 芬蘭 | 1952年 | 奧斯陸 | 挪威 |
1956年5 | 墨爾本、斯德哥爾摩 | 澳大利亞、瑞典 | 1956年 | 科蒂納丹佩佐 | 意大利 |
1960年 | 羅馬 | 意大利 | 1960年 | 斯闊谷 | 美國 |
1964年 | 東京 | 日本 | 1964年 | 因斯布魯克 | 奧地利 |
1968年 |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 1968年 | 格勒洛布爾 | 法國 |
1972年 | 慕尼黑 | 西德 | 1972年 | 札幌 | 日本 |
1976年 | 蒙特婁 | 加拿大 | 1976年 | 因斯布魯克 | 奧地利 |
1980年 | 莫斯科 | 蘇聯 | 1980年 | 普萊西德湖 | 美國 |
1984年 | 洛杉磯 | 美國 | 1984年 | 薩拉熱窩 | 南斯拉夫 |
1988年 | 首爾(當時中文名稱為漢城) | 韓國 | 1988年 | 卡爾加裡 | 加拿大 |
1992年 | 巴塞羅那 | 西班牙 | 1992年 | 阿爾貝維爾 | 法國 |
— | 1994年6 | 利勒哈默爾 | 挪威 | ||
1996年 | 亞特蘭大、伯明翰、華盛頓特區、奧蘭多、邁阿密、雅典7 | 美國、英國、美國、美國、美國、希臘 | — | ||
— | 1998年 | 長野市 | 日本 | ||
2000年 | 悉尼 | 澳大利亞 | — | ||
— | 2002年 | 鹽湖城 | 美國 | ||
2004年 | 雅典、沃洛斯、塞薩洛尼基、伊拉克利翁、帕特雷8 | 希臘 | — | ||
— | 2006年 | 都靈 | 意大利 | ||
2008年 | 北京、香港、青島、天津、上海、秦皇島9 | 中國 | — | ||
— | 2010年 | 溫哥華 | 加拿大 | ||
2012年 | 倫敦 | 英國 | — | ||
— | 2014年 | 索契 | 俄羅斯 |
- 註釋:
[编辑] 比赛项目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凡是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都可以派运动队参加比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有很多,因此每个项目的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资格都有一定限制。
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不仅有古老的運動——體操、田径等,也有许多新的项目不断加入进来。最新的競賽包括了壘球和沙灘排球。甚至連亞洲的跆拳道和柔道都在賽程之內。
根据最新规定,每屆奥运会的比赛大项不可多於28個,而入选为正式的比赛项目,男子運動項目必須以一般的運動項目出現在至少75個國家、以及4大洲;女子運動項目則必須至少出現在40個國家、以及3大洲中。
此外,国际奥委会还授权给举办国,允许将本国开展较为普及的1~3个非奥运会项目列为本届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其他国家亦可派队参加。但是作为非正式比赛,获胜者不发给奖牌。
下面是目前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项目 | 时间 | ||
---|---|---|---|
射箭 | 1900年–1908年,1920年,1972年– | ||
田径 | 1896年- | ||
羽毛球 | 1992年 - (1972年为表演项目)|- | 篮球 | 1936年- |
沙滩排球 | 1996年- | ||
拳击 | 1904年-1908年,1920年- | ||
皮划艇 | 1936年-(1924年表演项目) | ||
自行车 | 1896年- | ||
跳水 | 1904年- | ||
马术 | 1900年,1912年- | ||
击剑 | 1896年- | ||
足球 | 1900年-1928年,1936年- | ||
体操 | 1896年- | ||
手球 | 1936年,1972年- | ||
曲棍球 | 1908年,1920年- | ||
柔道 | 1964年,1972年- | ||
现代五项 | 1912年- | ||
艺术体操 | 1984年- | ||
赛艇 | 1900年- | ||
帆船 | 1900年,1908年- | ||
射击 | 1896年-1924年,1932年-粗体文字[[[链接标题]
]] |
||
游泳 | 1896年- | ||
花样游泳 | 1984年- | ||
乒乓球 | 1988年- | ||
跆拳道 | 2000年-(1988年-1992年表演项目) | ||
网球 | 1896年-1924年,1988年-(1968年,1984年表演项目) | ||
彈簧床 | 2000年- | ||
铁人三项 | 2000年- | ||
排球 | 1964年- | ||
水球 | 1900年-1904年,1908年- | ||
举重 | 1896年,1904年-1906年,1920年- | ||
摔跤 | 1896年,1904年- |
其中跳水、游泳、花样游泳、水球算作一个大项(游泳项目);排球和沙滩排球算作一个大项(排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算作一个大项(体操)。
[编辑] 比赛成绩和奖励
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在参与,只强调运动员之间和运动队之间的竞争,并不认为这是国家之间体育实力的较量。因此国际奥委会只公布比赛成绩,并不进行各国获奖情况的统计。但是东道国、新闻媒体以及各国的奥委会都进行这方面的统计,并按奖牌或分数排列总的名次。
国际奥委会认为,精神奖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奖励方面,也着重在精神上和名誉上。在奥运会上获胜的前三名选手,只分别授予金、银、铜质奖章,并不发给任何物质奖励。但是各国对于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都会给以很丰厚的物质奖励,商界也会进行慷慨的赞助。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运动员,则从一夜之间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编辑] 问题
-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金錢和違禁藥品(簡稱禁藥,包括兴奋剂等)逐渐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威胁。许多人认为商业化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但是也担心它由于金钱的影响而失去公正,使得奥运会的比赛成为经济实力的较量。奥运会从一开始也为了避免受到金钱的影响,而不职业化,强调业余的原则。另外,服用禁藥的问题也影响着奥运会。为了提高成绩,一些运动员服用禁藥来达到目的;虽然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但是还是有一些运动员被查出来,遭到严格惩罚。
- 英國廣播公司(BBC)花了一年的時間製播紀錄片《聖火下的交易》[1],以偷拍的方式,拍攝到「金錢控制奧運」的證據。BBC刻意選在2004年雅典奧運開幕前兩天首播《聖火下的交易》,震驚全球。在這部長達60分鐘的紀錄片中,BBC記者設立了一家空頭公司──「新倫敦創投顧問公司」——作為幌子,接觸所謂的「申奧專家」(就是代為爭取奧運主辦權的掮客)。由於倫敦正是2012年奧運承辦城市候選者之一,「新倫敦創投顧問公司」與各掮客秘密會面,詢問若爭取倫敦出線需要多少代價。前奧委會共有124名委員投票決定主辦城市,買票成為行之有年的「傳統」。該「公司」會見了四位「申奧專家」:
- 保加利亞籍國際奧委會委員伊萬·斯拉夫科夫(Ivan Slavkov):在該紀錄片播出後,他已經遭到停職。
- 科威特人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Ahmad):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理事長,主管亞運會,權力通天。
- 埃及掮客馬穆德艾爾法納瓦尼:他最大的本事是提供各個城市申奧的結論報告,厚厚一疊,讓競爭的城市知己知彼。他的服務費,是每個月25000歐元,連續領15個月。他拿出來的保證是,為倫敦至少拉14票。
- 另一位掮客蓋伯康米亞提:他表示,每買一張票要花20萬歐元,他估計可拉20張,這些錢還不包括雜項支出;像過去鹽湖城爆發申奧醜聞,受賄委員不但拿現金,還接受天堂般的招待,連整形、醫療費用以及子女留學費用都包括在內。
- 《聖火下的交易》播出後,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Jacques Rogge)公開承諾,將針對該紀錄片指控的2012年奧運會申辦活動賄選事件,採取任何必要的措施調查。但是,奧運申辦的公正性,無疑已經蒙上了陰影。
[编辑] 最高榮譽的例外
奧運是體育運動界最高水準的比賽,奧運冠軍亦是體育運動員一生追求的終極目標,並視之為最高榮譽;不過隨著體育運動職業化,一些體育項目的運動員並不視奧運冠軍為最高榮譽。
[编辑] 男子足球
奧運男子足球限制23歲或以下的運動員參加(可加入3名超齡球員,但從2008年開始,不可以有任何超齡球員)。這是國際足協為了要保持世界盃足球賽的權威性。(從前奧運足球限制只容許業餘球員參加,但奧委會和國際足協在「業餘球員」的定義上有不同意見)。
即使國際足協放寬年齡限制,由於奧運會舉行的時間,正值歐洲各國足球聯賽球季開始的時段,因此難以吸引更多職業足球員,放棄球會季初的比賽去參加奧運。
足球水平較高的歐洲,國家隊在世界盃佔有近一半席位,但在奧運足球各洲席位平均分佈下,不少歐洲足球強國沒有取得參賽資格。現在歐洲足協乾脆用歐洲21歲以下青年足球錦標賽的前三名作為奧運男子足球參賽資格,而歐洲各國都視奧運男子足球為鍛練青年球員的練習場地。反而世界盃足球賽和奧運會同年舉行的歐洲足球錦標賽才是歐洲各國的目標。
在這樣的環境下,奧運男子足球的去留問題一度成為話題。
[编辑] 网球
- 国际網球运动有四大公開賽——澳網、法網、温布尔登、美網,这四项赛事即人们通常说到的「大滿貫系列賽」;無論是從賽事的規模、歷史、獎金、積分还是影響力來說,大滿貫系列賽都堪稱職業網壇最重要的賽事。
- 網球四大公開賽(澳網、法網、温布尔登、美網)頭銜,對每個職業網球選手來說都是最終的夢想,被視為至高無上的榮耀。
- 相對「大滿貫」而言,奧運網球冠軍的吸引力較差,因為奧運會不像ATP或WTA職業巡迴賽一樣設有獎金,所以並非每個世界排名較高的球手都出席奧運會。早前亦發生過WTA不把奧運會網球賽納入積分系統,而受女子網球員杯葛的事件。
[编辑] 棒球
棒球比賽項目已被118屆國際奧委會(意大利都灵)排除在2012年倫敦奧運之外。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所舉辦的世界大賽可以說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棒球比賽,此項賽事是由國家聯盟冠軍與美國聯盟冠軍爭奪。雖然聯盟內除了美國球員外,還有不少來自中北美或東亞棒球盛行地區(如加拿大、多明尼加、古巴、波多黎各、日本、南韓、台灣)的球員,但是參賽球隊必定都是北美球隊。批評者認為這樣根本不算是真正的國際比賽。
國際奧委會曾批評MLB不容許旗下的美國球員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棒球比賽,加上例行賽和奧運會的舉行時段有衝突,亦令MLB內的其他國家球員難以取捨,直接令棒球比賽的可看性下降,最後棒球項目亦進入了奧運會的瘦身行列。
MLB為了爭取在未來重返奧運會,將棒球推向國際舞台,於2006年起舉行世界棒球經典賽。此項賽事是否能像世界盃足球賽一樣受到歡迎,並成為棒球最重要的國際賽事。
[编辑] 九金得主
历届夏季奥运会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共有四人,各自都获得了九枚金牌:
[编辑] 参见
-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有「小奥运」之称)
-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 國際科學奧林匹克
- 每年的6月23日为奥林匹克长跑日
- 奥林匹克科学大会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奥运经济
-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编辑] 資料來源
[编辑] 外部鏈接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896, 1900, 1904, 19061, 1908, 1912, (1916)2, 1920, 1924, 1928, 1932, 1936, (1940)2, (1944)2, 1948, 1952, 195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2012, 2016, 2020, 2024, 2028 |
||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24, 1928, 1932, 1936, (1940)2, (1944)2, 1948, 1952, 195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4, 1998, 2002, 2006, 2010, 2014, 2018, 2022, 2026 |
||
夏季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 ||
冬季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 ||
雅典 2004 — 都灵 2006 — 北京 2008 — 温哥华 2010 — 伦敦 2012 — 索契 2014 |
奥林匹克运动会 | |
---|---|
奥林匹亚 - 国际奥委会 - 宪章 - 圣歌 - 旗帜 - 圣火 古代奥运会 - 夏季奧運會 - 冬季奧運會 - 夏季残奥会 - 冬季残奥会 夏季奥林匹克青年运动会 - 冬季奥林匹克青年运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