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pública de Cuba 古巴共和國 |
|||||
|
|||||
国家格言:Patria y Libertad (西班牙语:祖国和自由) |
|||||
国歌:巴亚莫之歌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哈瓦那 | ||||
面积
|
|||||
时区 | UTC-5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西班牙语 | ||||
人口
|
|||||
主要节日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议会制、议行合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 ||||
国家领导人 | |||||
经济实力 | |||||
GDP(PPP) | 339 亿美元(2004年) | ||||
人均GDP(PPP) | 3,900 美元(2006年) | ||||
HDI | 0.826(高,2006年) | ||||
中央银行 | 古巴中央银行 | ||||
货币单位 | 古巴比索(CUP)和古巴可兑换比索(CUC) | ||||
国家资料 | |||||
国家代码 | CUB | ||||
国际域名缩写 | .cu | ||||
国际电话区号 | +53 | ||||
古巴(Cuba),正式名称古巴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南,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以东,牙买加和开曼群岛以北,以及海地和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以西。
目录 |
[编辑] 历史
古巴在16世纪被西班牙人征服,1511年淪為殖民地。19世纪中期起,古巴人开始反抗西班牙人统治,要求獨立。美國介入戰争,史稱美西戰争,最後被西班牙割讓给美国。美國占领古巴,直到1902年承認古巴獨立。但美國在古巴建國憲法中,加入普拉特修正案,並遲遲不肯撤軍。1906年美國趁古巴地方政府垮台,再次出兵占领古巴,並干涉古巴内政和商业,扶植独裁者弗爾亨西奧·巴蒂斯塔·薩爾迪瓦(Fulgencio Batista)。巴蒂斯塔從国库窃取4000万美元,把国家出卖给外国资本家,又纵容黑手黨接管赌場及娛樂場所,反對者一律處死,令古巴成了毒梟、皮條客和资本家天堂。
1959年,菲德爾·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和好友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以「建立古巴人的古巴」為口號,领導反政府武装,反对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建立了人民的政權。
1961年4月17到21日,美国中央情報局派出1500名雇佣兵,試圖入侵豬灣(Bahia de los Cochinos)失败。在卡斯楚带领下,古巴開始左傾,1960年以经济改革为名,推行國有化,沒收美國人資產。1961年,古巴宣布為社會主義國家,美国與其断交,並實施經濟制裁,促成古巴投向蘇聯陣營,前蘇聯解體後,古巴失去每年40億到6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一度陷入危機。但現在已由經濟衰退中復甦過来。
[编辑] 政治
古巴是由菲德爾·卡斯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他既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亦是古巴共產黨第一任書記及軍隊總指揮官,2008年2月19日正式宣布辭去一切職務,其弟弟勞爾·卡斯楚在2月25日正式接替兄長,出任國家元首。
古巴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政黨,該國憲法並明文禁止其他任何政治組織存在。
古巴選舉採秘密投票。凡是在古巴居住兩年以上、年滿十六歲而且未因犯罪判刑的公民皆有選舉權。候選人透過個人直接提名而非政黨提名。選舉分成兩級:
- 市議會選舉,每兩年半舉行一次。
- 省級及全國議會代表選舉。全國代表共609席,每五年選舉一次。
[编辑] 行政區劃
古巴由14個省及一個特区(municipio especial)組成:
政治系列之 共产主义 |
学派 |
马克思主义 |
实践 |
共產主義運動 |
共产党(列表) |
共产主义国家 |
机构与联盟 |
文化 |
相關主題 |
|
[编辑] 地理
古巴是一个群岛国家,位于21°3N, 80°00W附近,由古巴岛(Isla de Cuba),青年岛(Isla de la juventud)以及大大小小4195个岛屿组成。其中古巴岛是加勒比海中最大的島嶼。其东部省份关塔那摩(Guantánamo)的一小部分被美國租借为海軍基地。
[编辑] 经济
古巴政府实施计划经济,大多数的生产工具由国家控制,并且大多数的劳动力为国家所雇佣,在2000年约77.5%的工作从属于公共部门,剩下的约21.5%从属于私有部门,于1981年相比较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关系约为91.8%比8.2%,近年来私有产业有所发展。投资需要符合专门的条件,大多数的价格由国家决定。
苏联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的解体以及美国的禁运令对古巴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因为古巴经济依赖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帮助及其销售市场。比如苏联高价购买古巴的糖并且向它低价出售石油。1992年古巴与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的物品交换量仅占1989年的7%。与此同时,古巴国民生产总值滑落至35%,人均收入下降为39%,由于石油和器材的短缺,古巴农业曾一度衰竭,断电的情况时常出现,饥饿和粮食短缺曾为普遍现象。
面对这场经济危机,古巴自由化了一点它的经济,国家允许了私有企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于2004年合法化了美元交易。旅游业也受到鼓舞。1996年,旅游业曾高于蔗糖业的收入,2003年,该岛接纳了1百90万的游客,其中主要是来自于加拿大或欧盟国家的游客,并赢得了21亿美元的收入。
[编辑] 军事
古巴政府军称为古巴革命武装力量。
[编辑] 人口
古巴最早只有印第安原住民居住,在西班牙人殖民时期,大量进口非洲黑奴从事劳役,进行奴隶买卖,使得古巴成为整个美洲的黑奴集散地,黑人因此几乎占上古巴总人口的一半,其它大多是西班牙人后裔。
古巴曾经有一些华裔,尤其在首都哈瓦那,但是大部分在菲德尔·卡斯特罗上位之后移居美国。
古巴最普遍的宗教是天主教,其中包括一种非洲部落的信仰和天主教混合的分支。但是在卡斯特罗之下的古巴,官方长期宣布古巴遵守无神论。1962年卡斯特罗政府曾经强力关闭400多所天主教学校,声称这些学校散布威胁安全的信仰。1991年,古巴共产党撤除宗教禁令。次年,宪法更改,宣布政府为非宗教性机关,但是不再反对宗教信仰。
虽然古巴不再禁止宗教,而且天主教发展为古巴最大的私人团体,宗教自由并不完全。教堂不准自行出版书本,不准开学校,也没有不受限制的与媒体联络。
人口: 11,308,764 (2004年7月 估计)
年龄分布:
0-14 岁: 20% (男性1,163,741; 女性1,102,391)
15-64 岁: 69.8% (男性3,949,197; 女性3,948,196)
65 岁以上: 10.1% (男性528,162; 女性617,077) (2004 估计)
人口增长率: 0.34% (2004 est.)
出生率: 12.18 出生/1,000人 (2004 估计)
死亡率: 7.17 死亡/1,000人 (2004 估计)
移民率: -1.58 移民/1,000人 (2004 估计)
性分比:
出生: 1.06 男性/女性
0-14岁: 1.06 男性/女性
15-64岁: 1.0 男性/女性
65岁以上: 0.86 男性/女性
总共人口: 1 男性/女性(2000 估计)
小儿死亡率: 6.45 死亡/1,000 活产 (2003 估计)
新生者可能寿命:
所有: 77.04年
男性: 74.77年
女性: 79.44 年 (2004 估计)
生产率: 1.66 孩子/女性 (2004 估计)
民族: 混血51%(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血统), 白人37%, 黑人11%, 华裔1%
宗教: 85%天主教,亦有少许新教,Jehovah's Witnesses, 犹太教, 和 Santeria
语言: 西班牙语
识字率(定义为15岁以上可以读写的人口率):
总共: 97%
男性: 97.2%
女性: 96.9% (2003年 估计)
[编辑] 文化
假日
日期 | 名称 | 当地名称 | 备注 |
---|---|---|---|
1月1日 | 国庆日 | Liberation Day | |
7月26日 | 起义日 | Rebellion Day | 攻打蒙卡达兵营纪念日 |
[编辑] 物產
[编辑] 外部链接
美洲 | |
---|---|
北美洲 | 加拿大 - 墨西哥 - 美國 |
中美洲 | 伯利兹 - 哥斯達黎加 - 萨尔瓦多 - 危地馬拉 - 洪都拉斯 - 尼加拉瓜 - 巴拿马 |
加勒比海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巴哈马 - 巴巴多斯 - 古巴 - 多米尼克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格林纳达 - 海地 - 牙买加 -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 聖露西亞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南美洲 | 阿根廷 - 玻利維亞 - 巴西 - 智利 - 哥倫比亞 - 厄瓜多 - 圭亚那 - 秘魯 - 巴拉圭 - 蘇利南 - 乌拉圭 - 委內瑞拉 |
海外屬地與 其他特殊政區 |
安圭拉(英) - 阿魯巴(荷) - 英屬維京群島(英) - 百慕大群岛(英) - 開曼群島(英) - 福克蘭群島(英) - 法屬圭亞那(法) - 格陵蘭(丹麥) - 瓜德罗普(法) - 馬提尼克(法) - 法屬聖馬丁 (法) - 聖巴托洛繆島(法) - 蒙特塞拉特(英) - 纳瓦萨岛(美) -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法) - 荷属安的列斯(荷) - 波多黎各(美) - 南格鲁吉亚島與南桑威奇群島(英) -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英) - 美属维尔京群岛(美) - 英属南极领地(英)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亞洲 - 南极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