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斯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 列支敦斯登公國 |
|||||
|
|||||
国家格言:「拥护上帝、大公和祖国」 | |||||
国歌:在年輕的萊因河上(Oben am jungen Rhein)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首都 | 瓦都茲 | ||||
最大城市 | 沙恩 | ||||
面积
|
|||||
时区 | UTC +1 夏時制:UTC+2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德語 | ||||
人口 | |||||
民族 | 阿勒曼尼人 | ||||
主要节日 | 國慶日:8月15日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 | ||||
国家领导人
|
|||||
经济实力 | |||||
GDP(PPP) | 資料不足 PPP-17.81億美元(2006年估計) |
||||
人均GDP(PPP) | 資料不足 PPP-52,550美元(2006年估計) |
||||
货币单位 | 瑞士法郎(CHF) | ||||
国家资料 | |||||
国家代码 | LIE | ||||
国际域名缩写 | .li | ||||
国际电话区号 | +423 | ||||
列支敦斯登公國(德語: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小國,夾在瑞士與奧地利兩國間,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家之一。這個迄今仍維持君主立憲制的山區小國,雖然土地狹小兼人口稀少,但卻擁有異常高的國民所得水準,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達60,000欧元,是一個以阿爾卑斯山美麗風光、避稅天堂與高生活水準而著稱的富裕小國。
目录 |
[编辑] 歷史
列支敦士登人为阿勒曼尼人的后裔,是在約公元500年以后才到目前的地區定居。列支敦斯登的國名起源於18世紀初,來自奧地利維也納的列支敦斯登大公約翰·亞當(Johann Adam von Liechtenstein)買下了兩塊采邑:許內勒貝格莊園(Schnellerberg,1699年)與瓦杜茨县(Vaduz,1713年),並且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加盟成員之一。1719年1月23日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Karl VI)將這兩個地方合併成立一個獨立的小型大公國,賜名為列支敦斯登。
列支敦斯登成立後曾先後經過法國與德國的影響。1806年時神聖羅馬帝國瓦解,列支敦斯登也隨之加入了當時由拿破崙推動組織的萊茵聯邦,但在法國短短的幾年統治後,又在1815年舉行的維也納會議後恢復獨立,加入新成立的德意志邦聯(Deutscher Bund,又譯為日耳曼邦聯)。1868年德意志邦聯瓦解,列支敦斯登解散自己僅有的一支小型軍隊並且宣布該國將轉為永久中立國,這中立地位讓列支敦斯登避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波及,一直持續到今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列支敦斯登一直與奧地利保持非常密切的關係,但也在戰時因這關係使得該國的經濟元氣大損,而轉而尋求與瑞士成立關稅與貨幣同盟,1919年時更進一步將該國的對外關係(國防,外交)完全委由瑞士代理,組成一個中立聯盟。与瑞士的这一联盟使列支敦士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中免受德国的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列支敦斯登因為其境內的低稅率環境、永久中立地位與完美的居中地理位置,成為許多歐洲企業的避稅天堂。觀光業(主要是冬季時往阿爾卑斯山區的滑雪人潮)與金融服務業的發達,支撐起該國絕大部分的經濟收入。
[编辑] 政治
列支敦斯登是一個君主立憲國家,且與歐洲其他僅具象徵意義卻沒有政治實權的王室不同,列支敦斯登的王族擁有相當程度的實際權力。該國的元首稱為親王(Prince,德文裡稱為Fürst),現任元首漢斯-亞當二世是在1989年時由他逝世的父親佛蘭茲·約瑟夫二世(Franz Josef II of Liechtenstein)手上繼承國家的統治權,並已在2003年8月15日時對外宣布,他將在近期內退位,將國家大權轉由他的兒子、王儲亞洛伊(Prince Alois)繼承。
1862年時首度頒布憲法組成國會(Diet,或德文裡稱為Landtag),今日的列支登斯敦國會是由25個依照區域人口比例,由人民直選的代表所組成,並由多數黨的領袖出任閣揆。除此之外國家的行政體系實際上是由一個五人內閣負責,閣員名單是由國會指定,交由元首批准後正式上任。
列支敦斯登的王室有個特殊之處,由於當初此公國就是由奧地利的貴族為了要能夠擁有一塊位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屬地,而另行購買土地設立,長期以來該國的統治者就一直居於國外,如维也纳的列支敦斯登宫。現任元首漢斯-亞當二世是第一位居住在國境之內的列支敦斯登統治者,在2003年3月16日舉行的一場全民公投中,他以投票不通過他就要舉家遷移到奧地利居住作為要脅,得到國內大部分人民的同意(通過比例64.3%)通過一項進一步擴張列支敦斯登王權的法案。此法案授權賦予統治者必要時得以解散國會,以及擁有國家人事與法案最後通過權的至高力量,相對於大部分只是形式上有王權的君主立憲國家,列支敦斯登是非常少見的特例。
[编辑] 行政區
列支敦斯登境內擁有11個區(複數:Gemeinden,單數:Gemeinde),其中大部分的區其實都只是包含了一個單獨的城鎮而已。
- 瓦都茲(Vaduz) - 瓦都茲位在全國正中央,依傍萊因河河岸,是列支敦斯登的首都和主要人口中心。瓦都茲是列支敦斯登大公的故鄉。
- 沙恩(Schaan) - 境內人口最多的一區,緊靠首都北方。
- 巴札爾(Balzers)- 位在國土最南端的一區。
- 特里森(Triesen)
- 埃申(Eschen)
- 毛倫(Mauren)
- 特里森貝格(Triesenberg)
- 儒格爾(Ruggell)- 位在國土最北端。
- 甘普林(Gamprin)
- 許內勒貝格(Schellenberg)- 北方區之一,名稱承自當初組成列支敦斯登的兩個封邑之一。
- 伯朗肯(Planken)- 北方區,也是境內最小的一個行政區。
[编辑] 地理
列支敦斯登是一個內陸國家,與烏茲別克並列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家。
列支敦斯登坐落於歐洲阿爾卑斯山地的萊因河谷,其西邊是以萊因河作為邊界與瑞士相鄰,東側則是以屬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山嶺地帶與奧地利為界。全國只有西側約三分之一的面積位在平坦的河谷裡,其餘地區大都屬於山地。
該國境內唯一的可耕地集中在萊因河沿岸的沖積平原,曾經一度滿是沼澤的此地區經過人工的抽乾後變成農地,除了少數的農耕活動外,列國境內的農業還是以畜牧為主。首都瓦都茲座落於一塊可以俯視萊因河谷的高地上。
雖然是在阿爾卑斯山區,但由於有義大利半島吹拂而來南風,列支敦斯登仍属较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氣候,冬季時其東部與南部山區的坡面則非常適合從事滑雪等山地活動。境南的雷堤康阿爾卑斯山脈(Rätikon Alps)坡度陡峭,境內最高峰為屬於三姊妹山脈(Drei Schwestern)之一的灰尖峰(Grauspitz),海拔2499公尺,是列支敦斯登與奧地利的分界。
[编辑] 經濟
年度 | 平均匯率 |
---|---|
2003年 | 1.3467 |
2002年 | 1.5586 |
2001年 | 1.6876 |
2000年 | 1.6888 |
1999年 | 1.5022 |
列支敦斯登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只有不到2%的勞動力致力於農業生産,該國境內主要的作物有玉米、土豆、大麥、小麥、蔬菜和葡萄。家畜主要是在夏季時,以放牧方式蓄養於阿爾卑斯山區的高山草原上。列支敦斯登主要的製造業包括機械、制葯、食品產品、金屬製品、精密儀器、家具和陶瓷。公國的許多收入來自于銀行業、旅遊業、郵票的銷售,以及在這裡設立總部的國際化公司——這些公司之所以在列國境內註冊,主要是著眼在這裡的低稅收環境。
雖然是個小國寡民、缺乏天然資源的地方,但是列支敦斯登在二次大戰之後於經濟方面急起直追,從一個原本是以農業為主的山區小國,發展成全世界最高度產業化的富有國家,並以其金融服務部門和可以與周邊大國家的城市相媲美的生活水平而自豪。除了需要密集技術投資(目前該國每年約有5%的收入,是投資在技術研發方面)的輕工業之外(包括紡織、陶瓷與精密電子)。近年來該國政府積極發展金融服務業也被證實是個非常正確的方向,在列支敦斯登有四成的工作職位是屬於金融服務業,其中不乏長期居住於該國境內的外國人,或乾脆直接由相鄰的瑞士與奧地利跨越國境通勤。
由於列支敦斯登與瑞士之間簽訂有共同貨幣與關稅條約,因此除了貨物能在兩國之間的國界自由流通外,瑞士法郎也成為列支敦斯登的官方貨幣。1993年時瑞士拒絕加入歐洲貨幣聯盟,由於列支敦斯登在外交事务方面早已委任瑞士代執行,本身並無單獨與他國簽訂協約的能力,連帶的也使該國成為西歐國家裡面少數仍流通非歐元貨幣的國家。
列支敦斯登通過進口能源來滿足其能源需求的90%。1995年5月,列支敦斯登成爲歐洲經濟區的成員國,是一個在歐洲自由貿易區(EFTA)和歐盟之間作爲橋梁的組織。政府正在試圖將其經濟政策與一體化歐洲的其他國家相協調。雖然2002年以來列支敦斯登的失業率成倍增長,但比較起周遭國家其失業率仍算偏低,在2004年第三季時,其失業率僅為2.2%。
相對於周遭歐洲國家的重稅主義,列支敦斯登是歐洲大陸上少見的低稅率國家,其營業稅最高頂多只有18%的水準,稅則簡單明瞭,而成為許多鄰國企業為了降低稅賦支出而注目的避稅天堂。目前約有73,700家公司在該國註冊,其中有許多是外國企業的掛名或人頭公司,這些所謂的境外貿易帶來約佔列支敦斯登收入的30%以上。傳統上,列支敦斯登的銀行系統是採行與瑞士相同的客戶隱私政策,但此特性也使得該國的金融系統成為跨國非法商業的最愛,利用匿名帳戶洗錢。為了避免這類非法行為成為國家經濟的負擔,2000年時通過的一項新經濟政策緊縮了金融方面的自由度,限制銀行機構不能提供匿名帳戶這類的服務。
列支敦斯登旺盛的經濟活動帶給該國平均每人50,000美元的國民生產毛額,名列全世界第一,這種均富的狀態間接也造就了該國極高的生活水平以及幾乎可以忽略的犯罪率。
[编辑] 人口
列支敦斯登是歐洲地區總人口第四少的國家,排在梵蒂岡、摩納哥與聖馬利諾之後。在境內約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外國國籍,主要是德國、奧地利,還有瑞士。本國人口的種族分佈非常單純,有86%是屬於日耳曼民族分支的阿勒曼尼人,義大利人與土耳其人則是餘下少數民族裡面較具有指標意義的大宗。
語言上,雖然德語是列支敦斯登的官方語言,但大部分的居民卻都是使用屬於德語方言之一的阿勒曼尼語。教育在該國非常普及,超過十歲以上的人口裡面,識字率為100%。
大部分的列支敦斯登人信仰的是羅馬天主教(76.2%),其餘的則包括少部分的新教徒(7%),伊斯兰教徒(4.2%),與其他信仰及无宗教信仰者(10.9%)。
[编辑] 其他
[编辑] 軍事
列支敦斯登在1868年解除武裝後就沒有再恢復過軍備,在將對外事務完全委任同盟的瑞士之後,瑞士部隊擔負起該國的防衛工作,甚至連該國與奧地利之間的海關,也是由瑞士派駐的官員把守。國境之內唯一的保全力量,是一支小規模的警察單位。
[编辑] 教育
列支敦斯登擁有非常高的平均教育水準,其語言狀況以德語為官方語言,教育事務主要由中央之教育局(Schulamt)所主導。該國在2003年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亦即學生基礎能力國際研究計劃)中,在數學、閱讀能力以及自然科學等項目上得到第五名的優秀評比。
在列支敦斯登的學童年滿七歲時應實踐義務教育前往小學就讀,為期五年,小學期間沒有分數評比的制度,學年結束即立即晉級。外語教育方面,基本上可以分為第一與第二級教育兩階段。其中第一年以學習德文的閱讀與書寫為主,第二年則是法文,但大部分以德語上課,第三年使以英文上課。至於在二級教育階段中,除了英、法語之外,另有西班牙文及義大利文等其他歐洲國家語言的學習課程。初等教育結束時,學童可依學校的建議前往高中(Oberschule)、文理中學或是專科中學就學;若家長不同意校方的決定,學童可以考試的方式選擇想就讀的學校。其教育制度大致遵循德國或瑞士系統,一樣擁有文理中學(Gymnasium,也就是大學預科中學)與專科中學(Realschule)兩種不同取向的中學。若論及中等教育三大教育機構的特徵,高中特別是為未來職業訓練所設,提供許多選、必修之課程,假如想順利晉級,須在德語、數學、生物/物理、歷史/政治學以及地理之科目上達到一定的標準。專科學校晉級的標準則是德語及數學需具備良好之能力,學生學習的範疇相較之下較高中來的廣(如需學兩種外語)也較講究。高中與專科學校畢業後可在第十學年加強職前訓練以在未來職場上增加競爭力。文理中學有兩種類型:類型B即由小學接續而來,課程重心在於語言(德語、拉丁語、英語及法語)與自然科學。類型E則是接續專科中學八年級,學習科目重心為經濟、法律與社會學的入門課程。畢業前須接受畢業考(Maturarität),憑此可作為在瑞士、奧地利就讀大學的依據。
至於職業訓練的層面,不只是兩元制度抑或是職業全日學校,想進行職業訓練只有企業培訓一途。全日(Vollzeit)或非全日(Teizeit)之職校可前往國外就讀,而為因應有特殊學生的需求也有專門設立工場(Beschützende Werkstatt)。此外,若職訓結業者有意於專業大學深造也可參加為期三年的專業大學入學考之準備課程。
高等教育面向,該國境內沒有大學,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轉往鄰近的奧地利、瑞士與德國就讀大學,或直接轉赴海外求學。但是主要還是有三種選擇,即列支敦斯登專業工程大學(die Liechtensteinische Ingenieurschule-Fachhochschule,LIS)、法政社經教學研究學院(Lichtenstein-Institut,LI)以及可取得博碩士學位之國際哲學學院(die Internationale Akademie für Philosophie,IAP)。此外,列支敦斯登所提供之成人教育則是涵蓋一般與專業的課程。
[编辑] 學程分佈
年齡 | 學校 |
---|---|
5至6歲 | 學前教育(Vorschule) |
7至11歲 | 第一階段(Primarstufe) |
12至15歲 | 第二階段(Sekundarstufe)1 |
15至19歲 | 進修學校(Weiterfuehrende Schule) |
19歲以上 | 研究(Studium) |
1 第二階段畢業後即完成義務教育
[编辑] 學制
年齡 | 基本水平 | 平均水平 | 高水平 |
---|---|---|---|
5至6歲 學前教育 (Vorschule) |
幼稚園1 時間:2年 |
||
7至11歲 第一階段 (Primarstufe) |
第一階段的學校 時間:5年 |
||
12至15歲 第二階段 (Sekundarstufe) |
高中 (Oberschule) 時間:4年 |
實科中學 (Realschule) 時間:4年 |
文理中學初中階段 (Gymnasium Unterstufe)** 時間:3年 |
16至19歲 進修學校 (weiterfuehrende Schule) |
實習 (Anlehre) |
職業訓練-學徒 (Lehre,需至國外的學校進行) |
職業訓練-職校中學習 (Lehre mit BMS,需至國外) 職業學校 (Fachschulen,需至國外) 文理中學高中階段 (Fachschulen)** |
1 幼稚園教育對於以德語為母語的兒童採非強迫性的自願就讀性質,但如果是以其他語言為母語者,則硬性規定須就學滿兩年。
[编辑] 宗教教育
在文理中學的高中階段(Oberstufe des Gymnasiuns),實科中學(Realschule),與高中(Oberschule)這三種學程中包含了三類宗教課程:
- 天主教課程
- 基督教課程
- 宗教與文化
[编辑] 進修與研究
雖然大部分的列支敦斯登學生都是在國外完成學業,但在該國境內還是有一些進階的高等教育學校可以就讀,其種類包括了列支敦斯登文理高中(Liechtensteinisches Gymnasium)、職業訓練學校(die Berufsmittelschule,主要是提供給學徒結業後再就讀的學校),以及其他的高等教育學校(Hochschule)。不過,列支敦斯登境內並無大學(Universität)等級的學校存在,有志就讀大學的該國學生都需以留學國外的方式完成學業。
由於在列支敦斯登國內並無提供相關的進修課程,若以學徒的身分學習完成後想繼續進修,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前往瑞士的聖加倫邦(Kanton St. Gallen)完成學業。
學習 | 具職校畢業身分之學徒 | 文理中學 |
---|---|---|
學徒 3至4年 |
職校-具職校畢業身分之學徒 3至4年 |
文理高中 4年 |
高級職校(Höhere Fachschule,HF)1 | 大專(Fachhochschule,FH)1 3-4 年 |
大學/師範學校(Seminare)1,2 約4年 |
1 大部分畢業於瑞士 2 有志從事教師職業者
[编辑] 通訊與傳播
列支敦斯登沒有獨立的電信與電視網路,其通訊與廣播系統皆是與瑞士共用。在1999年之前該國的電信系統被視為與瑞士國內同等,使用075字頭的區域號碼,但在之後獨立改用+423的國際電話區域碼。
[编辑] 交通
礙於土地的狹小,列支敦斯登境內沒有機場,旅客需利用隔鄰的瑞士機場來到此地。境內一般公路網非常完整,但鐵路長度卻僅有18.5公里,這段屬於奧地利聯邦鐵道所有的路線通過西部城鎮沙恩(Schaan),連接到瑞士。
[编辑] 文化
由於國家很小,來自其他國家的外部影響對列支敦斯登造成很大影響。列支敦斯登是個太過迷你的國家,以致於無法在境內產生出自有的文化特色,最著名的古蹟是瓦都茲城堡,而博物館裡面展示的,則是富有的王族長久以來所收集到的皇家收藏。各類藝文活動在此地也非常興盛。
列支敦斯登大公國的歷史協會,在保存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方面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
[编辑] 体育
作爲一個阿爾卑斯山國家,列支敦斯登較具有競爭力的主要運動項目是冬季運動,例如女性滑降滑雪(downhill skiing)好手漢妮·梵佐(Hanni Wenzel)就曾在1980年於美國寧靜湖(Lake Placid)舉行的冬季奧運中摘得兩金一銀,成績斐然。
[编辑] 外部連結
- www.liechtenstein.li - 列支敦斯登官方網站
- 列支敦士登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列支敦斯登教育體制
瑞士 | 奥地利 | |||
列支敦士登 | ||||
瑞士 |
欧洲 | |
---|---|
西欧 | 奥地利 - 比利时 - 法国 - 德国 - 爱尔兰 - 列支敦斯登 - 卢森堡 - 摩纳哥 - 荷兰 - 瑞士 - 英国 |
北欧 | 丹麦 - 芬兰 - 冰岛 - 挪威 - 瑞典 |
东欧 | 白俄罗斯 - 捷克 - 爱沙尼亚 - 匈牙利 - 拉脫維亞 - 立陶宛 - 摩尔多瓦 - 波兰 - 斯洛伐克 - 乌克兰 |
南欧 | 阿尔巴尼亚 - 安道尔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保加利亚 - 克罗地亚 - 希腊 - 意大利 - 科索沃 - 馬其頓 - 马耳他 - 黑山 - 葡萄牙 - 羅馬尼亞 - 圣马力诺 - 塞尔维亚 - 斯洛文尼亚 - 西班牙 - 梵蒂冈 |
歐亞交界 | 亞美尼亞 - 阿塞拜疆 - 塞浦路斯 - 格鲁吉亚 - 俄罗斯 - 土耳其 |
海外屬地與 其他特殊政區 |
法罗群岛(丹麥) - 直布罗陀(英國) - 根西岛(英國) - 马恩岛(英國) - 揚馬延島(挪威) - 澤西島(英國) - 斯瓦尔巴群岛(挪威)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