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Україна 烏克蘭 |
|||||
|
|||||
国家格言:Воля, злагода, добро(烏克蘭文) 自由、和諧、美好 |
|||||
国歌:烏克蘭仍在人間(Ще не вмерла Україна)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基輔 | ||||
最大城市 | 基輔 | ||||
面积
|
|||||
地理最高点 | 戈爾維拉山:海拔2,061公尺 | ||||
最长河流 | 第聶伯河 | ||||
海岸线总长 | 2,782zh-hans:千米; zh-hant:公里; | ||||
时区 | UTC +2 夏時制:UTC+3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烏克蘭語 | ||||
人口 | |||||
民族 | 烏克蘭人、俄羅斯人 | ||||
主要节日 | 獨立日:8月24日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共和制—— 半总统半议会民主制 |
||||
国家领导人 | |||||
经济实力 | |||||
GDP(PPP) | 828.76億美元(2005年) PPP-3,396.76億美元(2005年) |
||||
人均GDP(PPP) | 1,766美元(2005年) PPP-7,213美元(2005年) |
||||
HDI | 0.774(中,2006年) | ||||
中央银行 | 烏克蘭國家銀行 | ||||
货币单位 | 格里夫納(UAH) | ||||
国家资料 | |||||
国家代码 | UKR | ||||
国际域名缩写 | .ua | ||||
国际电话区号 | +380 | ||||
乌克兰(乌克兰语:Україна),位于欧洲东部的国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独立,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688.64万(2006年2月1日)[1]。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目录 |
[编辑] 国名释义
13世纪,蒙古人占领了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但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却没有被蒙古人统治,这两个公国位于古罗斯的西南边境地区,该地方的古罗斯人就被称为“乌克兰人”,即“边界上的人”,国名以民族名称命名。这就是乌克兰民族和国家名称的起源。
[编辑] 历史
乌克兰历史上是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12—14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3个支系。约从14世纪起,乌克兰人开始脱离古罗斯而形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13—15世纪,乌克兰曾先后抗击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土耳其人的入侵,从14世纪起历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等国的统治。17—19世纪,在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基辅、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为中心形成了乌克兰现代民族。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zh-hans:;zh-hant:商請沙俄來統治zh-hans:;zh-hant:[來源請求],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18世纪,俄罗斯又相继把乌克兰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区并入自己的版图。到1795年,除加利西亚(1772—1918年属于奥地利)以外,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沙皇俄国统治之下。
1917年底东乌克兰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1920年紅白俄內戰时期,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被波兰占领。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根据波兰和苏联签订的《里加条约》,西乌克兰成为波兰领土,1939年11月,二战爆发,波兰被分割占领,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火首先烧到乌克兰,苏联在乌克兰地区遭受了严重失败。基辅战役,苏联大约损失了约70万士兵,德国如願占领了乌克兰全境。1944年11月,蘇军重返乌克兰。二战期间,乌克兰地区成为战争的重灾区,軍民死伤惨重,物资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二战后,乌克兰迅速恢复了生产,建立了发达的重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可是,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严重的弱点,到了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苏联实行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失去活力,zh-hans:;zh-hant:官員士氣日益低落zh-hans:;zh-hant:[來源請求],经济失去发展势头,经济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政治上,由于苏联共产党在成立几十年来,犯有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民主与法治建设薄弱,人民自由受到压制,民族矛盾隐忧严重。
1986年,苏联乌克兰境内的zh-hans:切尔诺贝利; zh-hant:車諾比爾;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爐心融毀幅射外洩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但当时苏联官方开始时向世界和本国人民隐瞒事件真相,被国外媒体和核辐射检测部门揭露后,苏联的官僚意識受到广泛批评。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后,历史和现实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表面化,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迅速抬头,全国政局开始急剧动荡,同时,乌克兰开始了其独立步伐。
1989年9月,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简称“鲁赫”)成立,成员迅速扩大到百万人。1990年7月16日,乌议会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的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定,宣布苏联不再存在,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乌克兰的独立最终完成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结束了337年的和俄罗斯的结盟历史,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克拉夫丘克当选为总统。1996年乌克兰通过新宪法,确定乌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
2004年总统选举因违规而进行再次投票,維克托·尤先科赢得选举。
2006年3月26日,乌克兰举行最高苏维埃选举。3月30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选举结果,5个党派进入新一届最高苏维埃,其中地区党获得450个议席中的186席,季莫申科竞选联盟129席,我们的乌克兰81席,社会党33席,乌克兰共产党21席[2]。8月4日,最高苏维埃批准地区党领导人亚努科维奇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新政府由地区党、社会党、共产党和我们的乌克兰4党联合组成[3]。10月17日,我们的乌克兰负责人宣布退出联合政府[4]。
[编辑] 政治

[编辑] 政治制度
乌克兰是一个民主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即国家的立法、司法和执行权力,均按宪法规定的界限各自实施其权限。宪法确定乌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总统为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最高苏维埃为立法机关;内阁为行政机关,向总统负责。乌克兰议会实行一院制,议会也称“乌克兰最高苏维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的法定人数为450名议员。国会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4年。现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地区党186席,季莫申科联盟129席,“我们的乌克兰”联盟81席,乌克兰社会党33席,乌克兰共产党21席。
总统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直接的平等普选方式,任期为5年,同一人任总统职务不能超过连续两届(10年),现任总统为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而政府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批准后方可就任。[5]
[编辑] 栗子花革命
自从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后,乌克兰也发生了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亲美的尤先科成功当选总统。
[编辑] 政党
乌克兰实行多党制,截至2006年8月,共有130个政党在乌克蘭司法部注册登记。[5]
- 地区党(Партия Регионов)
- 季莫申科集团(Блок Юлии Тимошенко)
- “我们的乌克兰”人民联盟(Народный союз “Наша Украина”)
- 乌克兰社会党(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
- 乌克兰共产党(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
- 乌克兰进步社会党(Програс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
- 人民党(Народн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
- 乌克兰人民党(Украин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Партия)
- 乌克兰人民党(Украин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Партия)
- 乌克兰公民大会党(Партия “Вече”)
- “改革与秩序”党(Партия “Реформы и порядок”)
- 乌克兰统一社会民主党(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 [объединенная])
- “复兴”党(Партия “Возрождение”)
- 乌克兰绿党(Партия Зеленых Украины)
- 乌克兰人民民主党(Народна-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
- 乌克兰工业家和企业家党(Партия промышленников и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ей Украины)
- 乌克兰人民鲁赫(Народный Рух Украины)
[编辑] 行政区划
全國有24个行政州,一个自治共和国,两个直辖市,共27个行政区划。具体如下:
1个自治共和国:
-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Автоном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 Крим);
2个直辖市:
24个行政州:
|
[编辑] 地理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面积的2.7%),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长900公里。南临亚速海和黑海,陆上东北接俄罗斯,北邻白俄罗斯,西连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南同摩尔多瓦、罗马尼亚接壤。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最高峰为西部喀尔巴阡山脉的戈维尔拉山(海拔2061米),最长的河流是第聂伯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木半岛南岸为亚热带气候。[6]
[编辑] 资源
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它不仅拥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带”(占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的40%),而且还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如沥青、无烟煤、铁、锰、铬、钛、铅、锌、铝、汞、镍和一定量的天然气和石油,其中沥青和无烟煤均占前苏联总储藏量的60%。顿巴斯是原苏联最大的煤田之一。已探明储量为420亿吨。克里沃罗格的铁矿储量为260亿吨,为原苏联的第2位。[7]
乌克兰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占全国领面积的14%,跨越三个植被带:森林沼泽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乌克兰有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国家公园23个(面积为77.19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4个,地球生物层保护区3个,天然国家公园6个。在克里木半岛南部黑海沿岸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落叶林与长绿的草地灌木丛并存。由于它优美的环境、温和的气候,使其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圣地之一。主要树种有:松树、柞树、云杉、冷杉、椴树、槭树、白桦树等。
乌克兰约有3万种低级和高级植物,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藻类植物约4000种;菌类和粘菌类植物15000种以上;苔藓类植物1000多种,导管植物4523种。
乌克兰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包括邻海(黑海、亚速海)领海水域在内,大约有44800种动物。根据动物分类,在乌克兰,原生动物有1200种以上;腔肠动物有40种;栉水母网动物1种;扁虫类1299种;纽虫动物门有33种;原始腔肠动物有1457种;钩头虫动物有58种;环节动物门动物有400多种;节肢动物门动物有39146种;软体动物门动物有369种;有触手亚网动物33种;棘皮动物门动物14种;脊索动物门动物有694种。[8]
[编辑] 经济
乌克兰是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其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构成了现代化经济的骨架。乌克兰土壤肥沃,农产品以粮食,甜菜,向日葵,葡萄,长纤维亚麻为主。
乌克兰于2008年5月16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编辑] 交通
交通运输业亦发达,已形成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空运及管道运输齐全的交通系统。首都基輔是全国航空公路铁路运输的枢纽,
铁路总长23350公里(1524毫米标准轨道),实际运营长度为22510.4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8926.9公里。
公路总长273700公里。硬质路面的公路为236400公里,非硬质路面的道路37300公里。
内河总通航里程为1672公里。主要通航河流包括第聂伯河、德涅斯特河、多瑙河、杰斯纳河,主要河港12个。
乌克兰有18个商港,主要港口有8个:敖德萨、顿涅茨克、伊里依切夫斯克、尼古拉耶夫、赫尔松、费奥多西亚、列尼、依兹马依尔和马利乌波里。 [9]
[编辑] 人口
乌克兰的人口多年来一直是负增长,2006年人口为4688.64万。[1]而在2004年6月1日,乌克兰人口为474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10万人,农村人口1540万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人。
人口最密集地区是顿涅茨克州,该州人口达到了47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绝大多数,为420万人,农村人口只有46万人。接下来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州(350万)、哈尔科夫州(286万)、利沃夫州(260万)、卢甘斯克州(245万)。基辅市人口为260万。敖德萨州人口为242万,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为200万,扎波罗热州为189万,基辅州为179万,文尼察州为173万,波尔塔瓦州158万。赫梅利尼茨基州和伊万-佛兰科夫斯克州各有140万人左右,切尔卡瑟州有137万人口,日托米尔州135万人,苏麦州和扎卡尔巴特州125万,尼古拉耶夫州124万,契尔尼戈夫州120万,罗文州116万,赫尔松州115万,捷尔诺波尔州112万,基洛夫格勒州110万,沃伦州104万。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是切尔诺夫策州-91.3万人。赛瓦斯托波尔市居住着37.8万人。
截至2004年6月1日为止,乌克兰常住人口为4728万人(城市常住人口3180万,农村常住人口1547万)。男人平均寿命为61.6岁,女人平均寿命为72.8岁。退休人口占总人口的28-35%。男女比例多年一直保持不变,即46%:54%。[10]
[编辑] 民族
乌克兰一共有130个少数民族。按各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看,主体民族乌克兰族占72.7%,俄罗斯族占22%,其他少数民族总共只占5.3%。
克里米亚的鞑靼族在原苏联时期有20多万人,他们的故乡是克里米亚半岛,1946年6月25日,斯大林指责克里米来亚鞑靼人在德国奸细指使下组织自愿队反对红军,并建立反革命活动集团反对苏维埃政权,而且鞑靼族基本居民群众对叛国者没予以反对,于是决定,把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到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克里米亚鞑靼族的大迁移,成为苏联最重要的民族问题之一。那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开展了重返故乡运动,但迫于政治高压,重返故乡实际上并无可能。但是,鞑靼人重返故乡的愿望并未止息。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鞑靼人返归故里定居问题很自然提到日程。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乌克兰政府制订了一定的政策,逐步解决鞑靼人返迁克里米亚问题,现今约26万。[10]
[编辑] 文化
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乌克兰语为官方语言,俄语在乌克兰也有广大的使用人群。但当今乌克兰政府比较注重乌克兰语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乌克兰语以及乌克兰语少数民族语混合学校的学生占76%,俄语学校的学生占24%),媒体和政府公文上,以及就业上,以此来保证乌克兰的国家和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融合俄罗斯少数民族。在苏联时期,俄语学校大约占九成,乌克兰学校占一成,如今却倒过来了。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乌克兰语占有明显的优势。[11]
乌克兰文化璀璨,它的油画、芭蕾、舞蹈和音乐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俄罗斯文学之父果戈里从乌克兰走向世界,乌克兰也是托尔斯泰名著《复活》的历史舞台;影响中国几代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乌克兰人。乌克兰有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基辅,它被誉为“俄罗斯众城之母”,还有950年的历史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日期 | 名稱 | 由來 |
---|---|---|
1月1日 | 新年 | 西历新年 |
1月7日 | 圣诞节 | 基督教节日,纪念耶酥诞生 |
1月22日 | 统一日 | 纪念东西乌克兰合并 |
3月8日 | 国际妇女节 | 国际节日 |
5月1日 | 国际劳动节 | 国际节日 |
5月9日 | 胜利日 | 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擊敗德意志第三帝國和欧洲战事结束 |
6月28日 | 乌克兰行宪紀念日 | 纪念1996年颁布独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
8月24日 | 乌克兰独立日 | 纪念1991年8月24日宣布独立 |
8月24日 | 基辅自由日 | 纪念苏联红军从德军手中光復基辅 |
11月3日 | 乌克兰火箭兵和炮兵节 | 纪念乌克兰火箭和炮兵部队建立 |
[编辑] 教育
乌克兰的教育发达,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它延承了原苏联的体制,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
乌克兰共有979所高等院校。依照各高等院校的不同地位和级别建立了四个不同的等级。现有一、二级院校共 664 所,三、四级院校315所。著名大学有:国立基辅大学(全称基辅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行政上校长直接向总统负责)、国立技术大学(基辅理工学院)、国立哈尔科夫大学、国立哈尔科夫师范大学、国立利沃夫大学、敖德萨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等。[12]
[编辑] 媒体
乌克兰新闻机构管理部门为乌国家广播电视信息政策委员会,前身为乌克兰信息政策部,隶属乌内阁,主要负责乌新闻机构的政策指导、业务管理和协调。
主要电台有:乌克兰国家广播公司、基辅市广播电台、“自由”电台、“金门”电台等。
主要电视台有:乌克兰国家电视1台、乌克兰国家电视2台、国际电视台、现代电视台、“新频道”电视台、“1+1”电视台、“ICTV”电视台和基辅电视台等。
主要报纸有:《事实报》、《政府信使报》、《乌克兰之声》、《日报》、《基辅导报》、《镜报》、《工人报》等。[5]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 ^ 1.0 1.1 乌克兰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 ^ 乌克兰选举结果揭晓 5党派获得席位均未超过半数,新华网
- ^ 宋宗利,陈畅,乌克兰新政府迈向何方,新华网
- ^ 陈畅,乌克兰亲总统党团宣布成为议会反对派,新华网
- ^ 5.0 5.1 5.2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 ^ 乌克兰地理环境与气候概况,乌克兰商网
- ^ 乌克兰资源概况 ,猛矿网
- ^ 马贵友、何卫、农梅、顾志红:《乌克兰的昨天和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
- ^ 乌克兰国家,你好商务网
- ^ 10.0 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
- ^ 譚武軍,高考只准用乌克兰语 俄语在乌克兰地位急降,环球日报
- ^ 乌克兰教育体制,乌克兰斯拉夫教育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黑海 ‧ 亞述海 |
欧洲 | |
---|---|
西欧 | 奥地利 - 比利时 - 法国 - 德国 - 爱尔兰 - 列支敦斯登 - 卢森堡 - 摩纳哥 - 荷兰 - 瑞士 - 英国 |
北欧 | 丹麦 - 芬兰 - 冰岛 - 挪威 - 瑞典 |
东欧 | 白俄罗斯 - 捷克 - 爱沙尼亚 - 匈牙利 - 拉脫維亞 - 立陶宛 - 摩尔多瓦 - 波兰 - 斯洛伐克 - 乌克兰 |
南欧 | 阿尔巴尼亚 - 安道尔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保加利亚 - 克罗地亚 - 希腊 - 意大利 - 科索沃 - 馬其頓 - 马耳他 - zh-hant:蒙特內哥羅;zh-hk:黑山;zh-hans:黑山 - 葡萄牙 - 羅馬尼亞 - 圣马力诺 - 塞尔维亚 - 斯洛文尼亚 - 西班牙 - 梵蒂冈 |
歐亞交界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zh-hans:塞浦路斯;zh-hant:賽普勒斯 - 喬治亞 - 俄罗斯 - 土耳其 |
海外屬地與 其他特殊政區 |
法罗群岛(丹麥) - 直布罗陀(英國) - zh-hans:根西岛;zh-hant:根息島(英國) - zh-hant:曼島;zh-hans:马恩岛;zh-hk:萌島(英國) - 揚馬延島(挪威) - 澤西島(英國) - zh-hans:斯瓦尔巴群岛;zh-hant:司瓦爾巴特群島(挪威)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列表 |
|
![]() |
---|---|
亞美尼亞 | zh:阿塞拜疆; zh-hans:阿塞拜疆; zh-hant:亞塞拜然; zh-hk:阿塞拜疆 | 白俄罗斯 | zh:格鲁吉亚; zh-hans:格鲁吉亚; zh-hant:喬治亞; zh-hk:格魯吉亞 |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摩尔多瓦 | 俄罗斯 | 塔吉克斯坦 | 乌克兰 | 乌兹别克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