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菜系列 |
---|
八大菜系 |
魯菜 - 川菜 粵菜 - 閩菜 蘇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
其他 |
淮揚菜 - 雲南菜 京菜 - 豫菜 上海菜 - 潮州菜 台菜 - 客家菜 清真菜 |
台灣料理簡稱台菜,廣義是指台灣常見的各種傳統飲食,狹義則指在台灣的閩南料理,本文描述的為狹義的台灣菜。
整體而言雖然和閩菜有部份相同之處,但是因為在臺灣能夠取得的食材和在福建能取得的食材不盡相同,隨著時間的演變,當年由福建移民來臺的閩南人所帶來的福建料理已經演變成獨樹一格的特色菜系。
[编辑] 特色
大致有海鮮豐富、醬菜入菜、節令食補等特色;傾向自然原味,調味不求繁複,「清、淡、鮮、醇」是台灣菜烹調的重點,不論燉、炒、蒸或水煮,都趨於清淡,且喜以沾料調味。台灣菜的清鮮美味也在所有以調味濃厚(如臺灣客家菜或粤菜)取勝的地方菜中獨樹一幟。炎熱天候同時也使一些帶有酸甜味且開味的菜餚出現在臺灣菜中。
臺灣因為四面環海,海資源豐富,又在日治時期受到日本料理的影響,出現了不少海鮮開胃菜(冷食或生吃),所以生鮮冷盤也是台菜中的一大重點。海鮮滋味本來就很鮮美,因此不需要使用太多繁複的佐料或用複雜的方法來烹調海鮮。也正因為烹調方式容易,海鮮料理如蝦、魚、蟹等攻佔了臺灣菜的席面。
臺灣菜素有「湯湯水水」之稱。 早期能移民來臺的漢人(又其以河洛人佔多數)只限男性。 因為要忙於農耕開墾,同時當年的物質也不如今日充裕,為了方便,他們常常煮一鍋可為湯又可為菜的羹菜,既營養又方便。 河洛式羹湯至今在臺灣民間依然受各族群喜愛,其中西鹵白菜和生炒花枝均為代表。又有香菇肉羹湯等。
台灣四面環海,海產豐富而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地區,水果生產豐富,種類繁多,水果入菜也是一種特色。
每遇節慶,臺灣閩南料理師傅喜愛以中藥材熬燉各種食材的藥膳食補。
醬油、米酒、麻油、豆豉、九層塔、油蔥是台菜最常使用也最有特色的調味料與香料。
總體來說,台菜相對中國菜的其他各大菜系而言,比較重視鮮香、清淡的風格。另外台灣亦以小吃聞名海內外,請參考台灣小吃。
[编辑] 與閩菜的異同
台灣人口以閩南人佔多數,高達七成以上,故台菜與閩菜有很深厚的淵源,而後也受到客家菜與粵菜的影響;再加上台灣曾為日本統治達五十年之久,因此日式烹飪的風格也漸加入台菜料裡中。
國共內戰之後,中國各省人士相繼遷來台灣,也將大陸家鄉的料理特色融入台菜中,之後美國、東南亞及歐洲等世界各國的料理也進入台灣社會,使得台灣菜顯得更加的多元化。
[编辑] 與閩菜的差別
閩菜 | 臺菜 |
福建省因為濱海、多山地,食材兼用山產(如鷓鴣和穿山甲)和海產(如蝦、貝、蟹、魚等) | 因為山產資源沒有福建省豐富,以海產菜餚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