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俄语: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听 文件— 播放,又译布里茲涅夫,1907年1月1日(儒略曆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前苏联政治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和军隊最高领导人。
1906年12月19日,勃列日涅夫出生于今乌克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52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改任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一书记,积极推行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1956年再次当选为党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1957年开除马林科夫集团后,升任主席团正式委员。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在结束了赫鲁晓夫的无序而带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之后,勃列日涅夫的政策总体趋向于保守和僵化,其领导期间腐化和裙带风盛行。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 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
对外方面他注重外交,推行“有限主权论”,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79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为导致苏联衰落和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任内1969年在珍宝岛、铁列克提等地爆发了中苏边界冲突,之后苏联与中国关系长期没有改善。但勃列日涅夫死前發表的1982年「塔什干講話」,被認為是中蘇解凍的早期訊號。
[编辑] 参见
前任: 赫鲁晓夫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64-1982 |
继任: 安德羅波夫 |
|
|
---|---|
1940年代 | 雅尔塔会议 - 波茨坦会议 - 中國內戰 - 杜魯門主義 - 希臘內戰 - 马歇尔计划 - 莫洛托夫计划 - 柏林封鎖 |
1950年代 | 朝鲜战争 - 匈牙利革命 - 苏伊士运河戰爭 - 越南战争 - 史潑尼克危機 |
1960年代 | 中苏交恶 - 1960年U-2危機 - 猪湾入侵 - 建造柏林圍牆 - 中印边境战争 - 古巴导弹危机 - 文化大革命 - 珍宝岛事件 - 布拉格之春 - 第一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缓和政策 - 铁列克提事件 |
1970年代 | 第二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1972年尼克松访华 - 安哥拉內戰 - 中國改革開放 - 中越战争 - 1979年阿富汗战争 |
1980年代 | 1983年北約演習 - 波蘭團結工聯運動 - 新思维(開放性 - 苏联经济改革) - 六四事件 - 1989年革命 - 柏林圍牆倒下 - 天鵝絨革命 - 羅馬尼亞革命 |
1990年代 | 苏联解体 |
參看 | 铁幕 - 不结盟运动 - 遏制政策 - 第三次世界大戰 - 红色恐慌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以阿衝突 |
组织 | 北約 - 華約 - 中央情报局 - 克格勃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欧洲共同体 - 史塔西 |
競賽 | 軍備競賽 - 核競賽 - 太空競賽 |
意识形态 | 资本主义 - 帝国主义 - 共产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鄧小平理論 - 主體思想 - 反共主义 - 杜魯門主義 - 麦卡锡主义 |
人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