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纪年: | 丁酉年(鸡年);民國四十六年;日本昭和三十二年 |
請參看: |
主題 |
1957年 |
相关内容 |
社會: 国家领导人- 公路 - 鐵路 科技:天文 - 科技 文化娛樂: 电影 - 电视 - 文学 - 音乐 - 体育 地區:台灣 - 中國 - 香港 其他: 类别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 - 維基新聞 |
1957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国际地球观测年。
目录 |
[编辑] 大事记
- 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 1月1日 - 萨尔重新回到德国,成为西德第10个州。
- 1月5日 - 艾森豪威尔主义发表。
- 1月10日 - 麦克米伦接替艾登的英国首相职务。
- 1月23日 - 世界上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首次在瑞典投入使用。
- 2月5日 - 中国第一次公演西方歌剧《茶花女》。
- 2月7日 - 中国与斯里兰卡建交。
- 3月25日 -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在罗马签订。
- 4月12日 - 中国道教协会成立。
- 4月13日 - 黄河上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 4月27日 - 马寅初在北京大学大饭厅发表人口问题的演讲。
- 5月1日 - 《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在4月27日发出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 5月15日起 - 中共中央先后3次发出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决定,全国有百万干部下放到农村和工矿企业参加劳动。
- 5月24日 - 台灣發生五二四事件,大批群眾衝入搗毀美國駐華大使館。
- 5月29日 - 亞洲電視啟播。
- 6月8日 - 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中国大陆陆续展开大规模的反右斗争。
- 10月4日 -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1月13日 - 中国《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社论。文章最早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
- 11月17日 - 中国选手郑凤荣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
- 在台灣,五月畫會的成立造成了畫壇走向現代藝術風格。
- 北京古城墙被拆毁。
[编辑] 出生
- 池莉,中國當代女作家
- 蔡明亮,馬來西亞籍台灣電影導演
- 5月10日——席德·维瑟斯,英国贝斯手(1979年逝世)
- 6月10日——姐齿秀次,日本建筑师
- 8月11日——孫正義,日本企业家
- 9月26日──吳國昌,澳門政治人物
- 10月10日——高桥留美子,日本漫画家
- 10月15日——米拉·奈兒,印度導演
[编辑] 逝世
[编辑] 奥斯卡金像奖
(第30届,1958年颁发)
-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戴维·利恩(David Lean) 《桂河大桥》
-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亚历克·吉尼斯(Alec Guinness) 《桂河大桥》
-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乔安妮·伍德沃特(Joanne Woodward) 《三面夏娃》
-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雷德·布顿斯(Red Buttons) 《樱花恋》
-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梅木美吉(Miyoshi Umeki) 《樱花恋》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