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mmissions/Updates:
boundless - educate - edutalab - empatico - es-ebooks - es16 - fr16 - fsfiles - hesperian - solidaria - wikipediaforschools
- wikipediaforschoolses - wikipediaforschoolsfr - wikipediaforschoolspt - worldmap -

See also: Liber Liber - Libro Parlato - Liber Musica  - Manuzio -  Liber Liber ISO Files - Alphabetical Order - Multivolume ZIP Complete Archive - PDF Files - OGG Music Files -

PROJECT GUTENBERG HTML: Volume I - Volume II - Volume III - Volume IV - Volume V - Volume VI - Volume VII - Volume VIII - Volume IX

Ascolta ""Volevo solo fare un audiolibro"" su Spreaker.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中国 - Wikipedia

中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
文化
中文 - 文學 - 哲学 - 教育
藝術 - 国画 - 戏曲 - 音乐
神话 - 宗教 - 術數 - 建築
文物 - 电影 - 服饰 - 饮食
武术 - 书法 - 節日 - 姓名
地理
疆域 - 行政区划 - 城市
地圖 - 旅游 - 环境 - 生物
人口 - 民族 - 交通 - 時區
历史
年表 - 传说时代 - 朝代
民國史 - 共和国史
文化史 - 科技史 - 教育史
人口史 - 经济史 - 政治史
政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 - 中華民國政治
憲法 - 外交 - 軍事 - 國旗
兩岸問題 - 兩岸關係
一个中国 - 兩个中国 - 中国统一
经济
金融 - 农业 - 工业 - 商业
中国各省经济 - 五年计划
其他
列表 - 体育 - 人权 - 媒體

中国主題 中国主題首頁

中国的标志性建筑:长城
中国的标志性建筑:长城

中国Zhōngguó 文件播放)位于亚洲东部,传统意义上和现代地理概念上涵盖大中华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中国只有一个代表全中国的政权,但二战以后(1949年国共内战爆发,中国分裂为二个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并均声称对整个中国拥有主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文明并延续至今的国家之一,因其文化传播的广泛性、独特性和成熟性而对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不断吸收各个民族的文明成果而演变为今天的中华文化

中國,又以“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等的代稱出現。華、夏二字起源不明;“夏”,在商、周以前有夏朝;“華”,有說來自于古華胥國[1] ;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按《說文》中的釋義,“華,榮”,“夏,中國之人”。而汉语“中国”一词,最早指天下(中国人观念中的世界)的“中心”——中原地带,后逐渐带有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一词作官方正式称呼于中华民国开始,也是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居于中国疆域内的各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亦称“华人”,移居境外的华人多被称为“海外华人”,或自称华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在少数民族当中,人口过500百万(2000年人口普查)的有维吾尔土家蒙古等9大民族[2],通用汉语,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使用各民族自己的语言。中国人普遍喜好书法国画戏曲象棋围棋武术等,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中国新年中秋清明端午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思维国家。中国人有强烈的家庭观念,因此将代表家庭姓氏置于人名之前。中国人还重视教育及对人才的选拔,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自古以来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浩如烟海,明清以来西方的近代科技和民主政治思想传入中国。

中国历来重视历史,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距今约4000多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有等,各朝各代也出现过太平盛世,如汉朝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万历中兴、清朝康乾盛世等,朝代的更替会导致处在战乱或分裂时期。汉族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战,如匈奴突厥鲜卑蒙古女真(满族)等,其中,魏晋时代曾经有五胡乱华,而蒙古和女真甚至入主中原,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众多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中国,帝王国体于20世纪初(1912年)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国体的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歷史步入现代(见:历史)。

目录

[编辑] 中国一词含义

主条目:中国的称呼

[编辑] 词源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梓材》中,其中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自称“中国”,其中“国”就是各诸侯的封地。汉朝时则将其统治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如《史记·武帝本纪》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汉朝以来,“中国”一词逐渐演变称为正统的朝代的标志,例如在南北朝时期和宋朝,对峙双方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是“中国”。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并不把“中国”作为国名使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如唐、宋、元、明、清等,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正式使用,使其首次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简称“中国”,[3]两个政权对于“中国”称谓的争夺随即展开,参见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编辑] 现代含义

现代中文中“中国”一词的含义有:

「中国」的定义对于民众的入境有重要意义。举例说,在「中国香港居民申领《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须知」第一项的申领资格规定了所有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不论是在中国香港出生、外国出生或在「中国其他地区出生」,都可以申领[4]。若有人在与中国有主权争议的地方(例如:藏南)出生,而又得到香港永久性居民资格的话,他的中国公民资格,就与中国的定义相关。

[编辑] 历史

主条目:中国历史

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独立创建文字体系的文明之一(另外还有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玛雅文明以及两河文明)。中国文明还是世界现存的所有文明中最古老、持续时间最长的[5]。中国文明的历史至少可以溯源到4000多年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超过了3000年。在约前20世纪,中国进入世袭皇朝阶段,共经历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多个朝代,在朝代交替时还经历的很多动乱和分裂时期,有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五胡十六国时期五代十国等。清朝末年,随着西方民主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潮传入中国,3000多年的中国王朝时期结束,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继成立。

[编辑] 夏朝以前

Image:大禹治水图.jpg
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图

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距今4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见人类及其近亲的共同祖先中华曙猿的发现)。目前考古发现在距今224万年至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如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中国特有的文字及文化延绵数千年未曾中断。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文明的历史至少可以溯源到四千年前(目前最早的考古证据显示中国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现国家体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但贾湖文化遗址内出土的一批具有文字性质的契刻符号距今八千到九千年,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发现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6]

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造人,是中国神话中关于世界与人类起源的説法。上古的历史,传説燧人发明钻燧取火,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八卦文字,神农开创农业及医药,此即三皇。三皇之后的首领,黄帝颛顼帝喾五帝。上古伏羲、女娲时代便以龙为图腾,神农之后黄帝时代文明突进从而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炎黄两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因而中国人又自称「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五帝时期,黄河水患严重,大禹以疏导之法成功治水,受舜禅让继帝位。

[编辑] 历代世袭王朝

主条目:中国朝代

禹之子于前21世纪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四百余年后汤武推翻夏,创建商朝。约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朝后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朝逐渐衰落,中国进入诸侯争霸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商朝时青铜器工艺非常发达,甲骨文也十分成熟(甲骨文就是现代中文的前身)。周经周公的治理,建立了完备的礼治社会。前841年国人暴动成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自唐尧、虞舜至周朝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大发展,出现了如孔子老子诸子百家

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其他的诸侯国,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结束封建体系,开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时代。秦末农民战争刘邦灭秦,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经历王莽夺权后,刘秀公元25年东汉。东汉末年中国又进入80余年的分裂战乱的三国时期,280年晋朝西晋司马炎重新统一。此后不久外族入侵,在北方建立十六国东晋并存。晋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长达150余年的南北朝对立局面,南朝历四朝,北朝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直到589年隋朝统一。秦朝时,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治国,他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还焚书坑儒,修建长城。经历了文景之治的汉朝则于汉武帝时开始独尊术,中国进入儒家社会。汉朝史官司马迁编《史记》开创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而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宗教方面,汉时道教形成,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另外,华夏民族发展到汉朝以后,也称为“汉人”。

杨坚建立隋朝后于589年重新统一中国,618年隋末农民战争李渊建立唐朝,其间经历了10多年女皇帝武则天武周,唐朝在李隆基为帝时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此后发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形成,唐朝于907年灭亡。之后中国进入分裂动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吴越荆南南唐南汉北汉前蜀后蜀十国。50多年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但宋朝一直受到(后来是)和西夏的威胁,并于1279年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所灭。隋朝皇帝首创科举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并开凿京杭大运河。唐朝太宗则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良臣,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国家走向繁荣,称爲「贞观之治」。其间玄奘前往印度取经发展中国佛教。宋朝时军事力量相对积弱,但经济手工业却比较发达,达到甚至超过汉、唐的水平。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合称四大发明)等唐宋时期的发明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方面唐宋时诗歌散文大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诗人文学家,而宋朝司马光所着《资治通鉴》则是中国史书的奇葩。

「正大光明」牌匾

蒙古帝国先后消灭宋,于1271年建立元朝1368年朱元璋领导起义攻克元大都(即北京)建立了明朝。明朝经历近300年后于1644年李自成所灭,同年满族清兵入关,清朝开始。清朝传近300年后于1911年辛亥革命中被孙中山推翻,中华民国成立,至此中国历史上3000多年的朝代更迭结束。元朝时期戏曲大发展,而明清时期小说则开始繁荣,出现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四大名着。明朝时,西班牙英国欧洲国家逐渐崛起并开始向外扩张,中国当时没有直接受到影响,而依靠历史的积累保持科技文化的领先,明朝天工开物乃当时世界领先的科技书籍,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是当时其他国家不可企及的。清朝时外国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清朝在黑龙江沙俄交战,明遗臣郑成功台湾击败荷兰殖民者,之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1840年,清朝终于暴露出科技和军事势力的落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败,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等,战后中国同入侵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史阶段。

[编辑] 近现代中国

1840年英国发生鸦片战争英国攻陷了广州厦门定海镇海吴淞等沿海城镇,其后攻下了镇江,军舰直抵南京的江面,中国被逼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此后列强强逼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法联军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赖神父事件」为藉口,出兵中国,先后攻陷广州等沿海城镇,再攻破了北京天津附近的要塞大沽,威逼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其后又因为一些问题而再度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北塘,攻陷天津北京,烧毁圆明园,清帝逃往热河,被逼签订《北京条约》。香港1842年后分批割让及租借给英国,1887年又被迫承认澳门葡萄牙永久管治。1895年日本发生甲午战争,战败后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及附属岛屿被割让给日本,其后俄、法、德三国强逼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外患之外,内部也发生农民起义,以太平军捻军影响最大,虽然太平天国英法联军之役后被曾国藩李鸿章攻灭,但清朝的衰落已不可挽救。清朝于1860年代起开展「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于甲午战争后失败。1898年进行「戊戌变法」,但「戊戌政变」后被废除。1902年实行新政;清廷亦在1905年开始推行君主立宪制(或称虚君共和),但其实还是皇帝掌握专政大权,令许多改革派官员也深感失望。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成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由孙中山所领导的民主共和体制开始建立,取代帝制,孙中山被推为临时大总统。同年,清帝逊位,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继任总统,民国迁都北京,被称爲北洋政府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6年蒋中正国民革命军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民国早年长期发生军阀混战,中国共产党则在1927年起事,建立武装。1931年日本发起「九一八事件」,占领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1月20日中央政府西迁重庆1945年历时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还都南京,接收台湾澎湖1946年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解放军与中国国民党控制的国民革命军发生内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则于12月迁至台北1960年代末,由于十大建设及数期经济计划的成功使得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87年中华民国政府宣布解除台湾地区戒严,并开放党禁、报禁,推行全面民主,并于1996年落实正、副总统公民直选,并在2000年完成中华民国政治史上第一次的政党轮替。

五星红旗

1949年中国共产党于大陆地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实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公有制计划经济制度。从此呈现管治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持续管治台湾的中华民国分庭抗礼的局面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大陆地区爆发至1976年结束。1978年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逐步恢复私有制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编辑] 地理和人口

[编辑] 自然地理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西南部是“世界屋脊”,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势最高,为第一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向东向北下降为一系列高原和盆地,为第二阶梯;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多为平原和丘陵,为第三阶梯。中国山区广阔,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中国地理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之说,依次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另有大地形区东南丘陵

长江黄河是中国最长的两条河流,其他主要河流有黑龙江珠江淮河等。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以逆时针看,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国家接壤。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东隔黄海东海韩国日本琉球群岛菲律宾遥遥相望,南隔南海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相望。沿海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

中国南北方向跨纬度较大,达49度,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最冷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镇与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各地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中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黑龙江的漠河镇,1月平均气温为-30.6℃,极端最低气温-52.3℃;气温最高的地方在西沙群岛附近,1月平均气温为22.9℃。中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极端最高气温4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

[编辑] 人文地理

有多种对中国地区的习惯的划分方法。

  • 按照大行政区划分有以下两种:
  1.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
  2. 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 按照南北划分为南方北方,中国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这种划分一般只限于汉族主体居住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中华民国的首都是南京(但当前中华民国政府所在地为台北)。洛阳西安南京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都,此外安阳开封杭州重庆等古都或陪都也曾作爲国家的施政中心。

当今中国的领土范围请参见: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问题藏南南海诸岛黑瞎子岛钓鱼台列屿外蒙古帕米尔高原

[编辑] 中国疆域之流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分别宣称的疆界比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分别宣称的疆界比较图

历史上中国的版图变化很大。中国华夏族最早活跃于中原一带,其他地带则分布着东夷百越、藏缅、匈奴鲜卑等族人。以后中国的疆域逐渐扩大,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被接纳为华夏的组成。秦帝国的大统一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核心地带的主要基础,并把疆域扩张到珠江流域两汉西晋则让西域臣服。之后中国进入长期南北分裂的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才结束这几百年的分裂。在唐朝由于文明昌盛、多国自降或来贡,使得版图向西和向北扩展,最远到达中亚外兴安岭地带。经历五代十国的战乱,北宋形成的疆域已经大大缩小。直至元朝中国的疆域再次扩张,控制了蒙古西藏,以及新疆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明朝的中国的疆界又回缩。清朝前期的领土扩张控制了蒙古新疆西藏等地,成为现今中国领土的模版。最后在清末政府积弱不振且屡受外国侵略的影响之下,中国失去大片北领,包括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等属地;中华民国建立二十多年后,外蒙古于1936年间独立,再使中国地区的版图北面凹陷。

1998年最新版的中华民国官方地图仍视蒙古为中国的一部分,若以这个方式看待中国,它的范围形状如同一片秋海棠的叶子;而实际上目前中国的版图,从文化政治、血统、民族意识而论,比较接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界。

[编辑] 人口

1990年代初香港人来人往的街景
1990年代初香港人来人往的街景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部分解释了中国虽屡经外族入侵,其文化却得以延续不断的事实。根据推测和统计,中国在晚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全国总人口大约有4亿5千万。

1949年以后,人口总量大幅增长[8]。由于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不能协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自1970年代末以来实行计划生育,由此产生的人口结构使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分解释了中国内地自1980年代以来的快速经济成长[9]。但也有来源称这一国策造成了大量孕妇及其家庭遭到计生委的迫害[10],性别比例失调,未来劳动力的短缺及人口高龄化等各种社会问题。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2月28日宣布的统计结果:中国内地在2005年12月31日的人口为1,307,560,000(另外根据CIA在2007年6月的统计,中国人口为1,321,851,888),2005年,中国内地的新生人口为1617万,净增人口为76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89%。其中男性为6亿7400万(占51.5%),女性为6亿3400万(占48.5%);城镇人口为5.62亿(占43%),农村人口为7.45亿(占57%)。

[编辑] 民族

主条目:中华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以及等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0.08亿,其中汉族占93.3%。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满族分布在东北;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

[编辑] 经济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经济,其经济规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领先于世界。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

明清以来,中国固守农业经济,而西方世界在同一时期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遂落后于西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原来保守的农业经济体系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冲击。

中国效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并不顺畅,其间不断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直到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的结束,中国才开始有较为和平的发展时期。

中国大陆的经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发展很快,经济模式为苏式的计划经济,政府建设重工业的资本来源于对农产品的低价征购。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应用在大跃进时达到顶峰,但也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其后经济的发展又被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严重影响。1980年代以来,邓小平政府宣布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进行私有化。中国内地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05年的GDP接近20000亿美元,成为美日德之后的世界第四经济大国,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位于世界中下水平,而且经济增长点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对外出口贸易,并逐渐受到资源限制和贫富分化的制约。

台湾香港在1970年代就是亚洲四小龙之二。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倚重与美日等西方国家的贸易。香港则是中国大陆自1949年至1980年代以来的主要对外贸易窗口。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日益紧密。

[编辑] 科技

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和文化。古代中国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科技传统。古代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诸多发明创造,而且在天文数学医药机械冶金陶瓷纺织建筑等众多方面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先进成果。

一些由古中国先于其他国家发明的包括:

四大发明地震仪算盘(钢铁)、(现今所用,能张开收回的伞)、牙刷、马镫、丝绸、舵、瓷器、石油井、纸币火柴漆器风筝热气球钓竿扇子船坞投石机中国青铜器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长征火箭

[编辑] 科学

中国也曾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在物理学数学医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今天常用的包含位值制的十进制系统,其实是商朝人开始的。在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算经《九章算术》中,自由地引入了负数,有了系统的分数运算方法。生在南朝刘宋王朝的祖冲之已使圆周率π)的计算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他把圆周率的近似值算定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他把圆周率的近似值355/113称为密率,22/7称为约率。宋代沈括创立会圆术和隙积术。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首先提出了关于十进小数的概念。着名的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发明了对现代计算机系统有着重要意义的二进制,不过他承认在此之前,中国的《易经》中已经提到了有关二进制的初步思想。

宋代沈括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偏角。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录。沈括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这个名称也是沈括首先使用的。 《梦溪笔谈》中的记载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沈括明确指出化石是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并且根据化石推论了古代的自然环境。

战国时的《甘石星经》是世上最早的星表,共记载了一百二十颗恒星的位置;其中有哈雷彗星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有从公元前613年到1910年间共十三次的记录。现今举世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纪事,就是载于《汉书·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3月出现的太阳黑子。祖冲之测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这比现今科学家测算的结果只差50秒。

中国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成功代表中国已经在这一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并于2007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从而拉开了探月的序幕。

[编辑] 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是西方古典建筑之外,唯一具有各种建筑类型和构造做法的完整建筑体系。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的建筑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注重环境地形风水,建筑单体以低层多层的木结构为主,采用坡屋顶,外观简洁但细部精巧,建筑群体采用水平方向发展的院落方式进行组合。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追求人工模仿的自然形式,“虽由人作,宛若天成”。中国城市规划很早就考虑到城市的交通、排水、防灾等要求,在世界城市规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编辑] 医学

中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食疗、音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藏医学是藏族发展的医学体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藏医学十分重视自然与人体的关系,将其称为大、小宇宙。藏药多出自青藏高原,据说对许多疾病具有神奇的疗效。

蒙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蒙古族结合蒙古人生活在高寒地区、多户外活动、多肉食的特点,逐渐发展出来的独特的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其间受藏医、中医的影响很大,也掺杂着萨满教。基本是用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病。

[编辑] 文化

主条目: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时代是华夏文化的初步形成时期,经过等时期的发展而日臻成熟,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当华夏文明在中原发展的时候,现在的中国疆域内还分布着其他各种文化。距今5000年到10000年的文化,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金陵北阴阳营文化、高邮龙虬庄文化、嘉兴马家浜文化余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布于长江流域等地。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古蜀文明,更是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正统中华文化中,有尊王攘夷的观念,春秋大义中的华夷之辩,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文化义礼作量度,蛮夷之民接受华夏文化可以融入到中华民族当中,「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这种以文化为标准的观念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壮大和统一。华夏文化随着中原王国的对外交流和扩张而传播,史载大禹的活动范围已经达到越地;周泰伯建立了吴国;在春秋时期,等地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随后秦朝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变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华夏文化和各地原有文化融合,并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古代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了老子孔子荀子等众多思想家。古代中国文化自西汉尤其是宋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并含有阴阳五行等观念。中国文化自成一体,有比较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比如历史上源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就深深地影响了中国。

传统中国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周边的东亚国家,比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同时,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和近代化也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文化在古代也吸收外来文化,以佛教融入中国为代表,不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非常有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国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为了自保、发展,“师夷长技以制夷”,起初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向西方学习近现代科学技术,再后来到民国采用民主共和政体,建立现代国家。与此同时,各种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也传入中国。“保持中国文化”和“全盘西化”两种主张长期进行着斗争。目前,在政治思想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烙有马列主义的特征,而台湾和香港、澳门则有明显的民主自由的特征。在文化上,随着经济的崛起,人们逐渐恢复民族自信,建立在现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信仰的恢复、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也很强烈。在一些普遍的特征之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编辑] 文字

主条目: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中(另外两种为:古埃及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唯一沿用至今的一种,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不使用字母拼写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3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历经演化,早已逾越了象形文字的阶段,汉字的字体依历史演进顺序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千年来,中文的发音不断演化,不同地区的中国人的方言也有很大差异,但中文的书写符号汉字极少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汉字对于维系一个统一的中国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在中国,除了汉字以外,还有藏文蒙文满文女书等文字,以及一些消亡了的文字如西夏文契丹文等。

中国的书法有着两千多年的传统,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历史上有许多着名的书法家

[编辑] 艺术

主条目:中国艺术

中国艺术包括中国传统的各种工艺(如陶瓷玉器)、美术(如书法国画文学(如诗词小说)、音乐(如古琴古筝)、表演艺术(如舞蹈戏曲)等。

文学
主条目:中国文学

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历史底蕴深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不断涌现璀璨的文学艺术精品。从先秦始,诗经楚辞汉赋晋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杂文,描绘了中华古代文学史的灿烂。

宋徽宗所作的听琴图
宋徽宗所作的听琴图
绘画
主条目:中国画

中国画在中国被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和国画颜色在帛或宣纸上作画。

中国画按照内容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按照技巧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重彩画、水墨画、白描画、壁画等。

中国画擅长写意,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强调观察总结不强调现场临摹,运用散点透视法不用焦点透视法,重视意境不重视场景。

音乐
主条目:中国音乐

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骨,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管乐器[6]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了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中国传统音乐有鲜明的特色。常用的乐器有等,音律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基础。

中国传统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而且和武术杂技戏曲有着密切关系。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舞台艺术,综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方式,包括了京剧河北梆子秦腔评剧粤剧豫剧越剧黄梅戏、晋剧、花鼓戏等多个剧种。

[编辑] 风俗习惯

[编辑] 宗教

主条目:中国宗教
八卦

中国上古存在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祀祖在商朝时期演为国民最重要之宗教。春秋战国之时,思想进步,人文理性精神勃发,上古嬗变而来之宗教观念革新。季梁曰:「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神为人创,民为神主,则前古神秘观念渐消。上古「上帝」之概念渐由自然之「」取代,天为道德民意之化身,这构成了后世中国文化信仰的一个基础。「敬天祭祖」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

一般认爲,道教是中国本土创立的主要宗教,而儒家并非宗教。春秋时期(约公元前六世纪),老子创立道家战国以后又产生了神仙家时期在道家和神仙家的基础上,吸收阴阳家墨家儒家诸家思想,先后兴起方仙道黄老道,经过长期发展,到东汉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道,正式形成道教

西汉末年,佛教印度传入中国。汉朝成立后,有鉴于朝的法家思想并不能有效地帮助朝廷维持帝国的长久统治,继而以无爲而治的黄老之道取代严管苛治的法家,汉武帝时,实行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成爲中国文化的主轴。

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并深受道教玄学影响。由于儒家并不具备一般宗教的排他性等特徵,有相当的包容性,从此兼采儒家的道、佛二教和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中国的三大信仰思想,并给其它宗教的传入留下空间。

香港的天坛大佛
香港的天坛大佛

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逐渐形成回回族穆斯林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早,如唐代景教的引入,到代,天主教传入中国,伴随天主教传入的还有西方科技,这些宗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儒家社会进行了本土化,到代,因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祭天祀祖,雍正年间清政府禁止天主教在中国活动,1840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先后在大清帝国中华民国开办了教育、医疗等事业。

1949年后,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因在196070年代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各种宗教事业均受到严重破坏,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情况逐步好转。在中国内地,大部分人自称是无神论者,不过宗教信仰逐渐得到复苏。

现在的中国多种宗教并存,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以及萨满教东正教东巴教等。佛教徒的构成中,包括信仰喇嘛教藏族蒙古族珞巴族门巴族土族裕固族,信仰小乘佛教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以及信仰大乘佛教汉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群主要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个民族。


神话
主条目:中国神话

大多数中国神话主要发生在很古老的三皇五帝时代。

[编辑] 节日

夏历,又称农历,是中国普遍使用的传统历法,属于阴阳合历,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二十四节气来反映季节变化。还有信奉佛教的藏族使用源自天竺的佛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使用阿拉伯人的伊斯兰历傣族有傣族历法。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以春节最为隆重。以下为主体民族汉族的部分主要传统节日(在许多少数民族也流行这些节日,而一些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独有的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日期 説明
春节 夏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日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祭祖、扫墓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
七夕 夏历七月初七 又称乞巧节、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説中鹊桥相会之日,“男乞文、女乞巧”
中元节 夏历七月十四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法定假日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1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妇女节(3月8日),所有人放假1天

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至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

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民俗节日


1、春节: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又叫上元节

3、路神生日:正月初五

4、春龙节: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5、花朝节:二月十五

6、上巳节:三月初三,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7、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8、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一般在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

9、佛诞日:四月初八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11、夏至节:夏至当天

12、六月六:六月初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

13、七夕:七月初七,又叫七月七,乞巧节

14、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为,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地藏节:七月三十

16、中秋节:八月十五

17、重阳节:九月初九

18、十月朝:十月初一,又称“祭祖节”

19、下元节:十月十五

20、冬至:传统祭祖之日

21、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22、祭灶节: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又叫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圣贤诞辰日


屈原诞辰:正月廿一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苍颉诞辰:三月廿八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佛诞:四月初八

炎帝神农诞辰:四月廿六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传说中龙的生日)

鲁班诞辰: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关公诞辰:六月廿四

诸葛亮诞辰:七月廿三

孔子诞辰:八月廿七

[编辑] 教育

主条目:中国教育

根据记载,中国在虞舜时代已经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学校,以后夏、商、周时代均有发展。自汉朝独尊儒术后,中国开始了以儒学为正统学问的教育,并以太学为国学,同时开始兴办地方官办学校。隋朝时确立科举制度并改太学为国子监。唐朝时开始兴建书院。在古代,国家设有中央官学(隋以后称国子监),地方政府设有府学、县学等地方官学,私学则有书院、义学、社学、私塾、蒙学等。清末教育制度开始效法西方国家,1903年清廷颁布壬寅学制,由儒学为主体的教育转入近代新式学科教育,并取消科举制度。1922年民国时期颁布壬戌学制,建立起完备的现代教育制度。在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模仿苏式教育,改革开放后开始回归,中小学教育采用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规定学龄儿童均要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部分富裕地区例如浙江已经开始考虑采用十二年制小学到高中免费教育体制,大学入学制度方面如今主要实行高考制度来选拔学生进入大学,同时实行考研制度选拔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至于中华民国,目前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并有推展至十二年国民教育的声浪。


[编辑] 社会

上海南京路上的人群
上海南京路上的人群

中国社会重视家庭血缘关系人际关系。古代中国社会是等级化的,皇亲国戚最有权势,接下来是各级官员,然后是士大夫,最后是普通百姓。数千年的皇权统治使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官本位思想浓厚。读书人钻研儒家经典,参加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把握机会,学以致用以求一展所长)。古代皇权政府提倡三纲五常,这对于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有正面的作用,但是也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国传统社会还被各种潜规则支配。

妇女在古代中国社会里的地位不高,“女子无才便是德”。社会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只有男丁才能传宗接代。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其余的皇帝都是男的,他们拥有三宫六院、大量的妃嫔。富有的男人通常都会纳妾。在礼教盛行的年代,男女婚姻不是靠自由恋爱,而是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清时代盛行的缠足之风,对女性身体造成了残害,直到辛亥革命后开始有所改观。现代民主思想是在十九世纪末才由西方传入中国,随后掀起了民主宪政风潮。

[编辑] 饮食

主条目:中国烹饪

中国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中国有着悠久而发达的饮食文化。

中国是的故乡,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

中国是造的古国。在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自然发酵的果酒;后来发展了将谷物糖化再酒化的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曲法酿酒;汉代以后发展了制曲技术;东汉引进了葡萄酒;宋代出现了药酒;元代、明代出现从阿拉伯传入的蒸馏法酿制的烧酒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不但用于祭祀、会盟、祝捷等公务活动,还用于民间的喜丧礼仪、欢聚迎送等场合。中国酒文化和诗歌、戏曲也有着丰富的联系。

中国菜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以及不同的风味的地方菜系所组成。着名的菜系有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等。中国菜选料范围广泛,制作精细,品种繁多,注重色香味的统一和调料的使用,体现了精湛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菜的食物大多加工成小块宜食的尺寸,固体食物使用筷子进食。

[编辑] 服饰

主条目:中国服饰

中国在清朝以前各朝代的服饰,汉人服饰皆为汉服,虽然各朝代官方服饰有所改变,但人民百姓的服饰大体上仍保持着传统上流传下来的型式。直到清军入关后的1645年多尔衮下达剃发令,要求所有人民必须剃发易服,因此在此后的数百年间汉人基本上改用了在原满族服饰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后的服饰。旗袍也成了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衣着逐渐与西方国家趋同。复兴汉服在近些年来也成为新一代恢复传统的汉民族的一项运动。同时,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

[编辑] 体育

[编辑] 政治

[编辑] 古代中国政治

原始社会以氏族部落构成。后来逐渐出现中央政权。时代采用禅让制继承统治权。史学家认为禹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商周都采用分封制诸侯贵族的权力很大。秦朝将行之已久的郡县制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域的主体架构,皇帝取代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秦以后,中国主要采用宗法帝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各个朝代又有较多差别,如西汉的中央集权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主流)。通常的情况是一个王朝在建立的初期可以励精图治,国家处于上升阶段。之后开始守成,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在王朝的末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最终通过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旧王朝,建立异姓的新王朝。或者是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导致旧王朝的覆灭。

古代中国的政治是人治法治并行。

宗法制和政府中央集权强化了统一的国家观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描述了国家在统一和分裂的状态间不断循环的历史。

[编辑] 近代中国政治

“共和万岁”
“共和万岁”

清朝末期,满清统治者受到内外压力,中国出现了立宪与保皇之争。清朝统治的结束后,中国告别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开启了共和的大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北伐结束后,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得到了统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实际控制了一些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国共内战后,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大陆地区的控制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国政府则撤退至台湾地区。两岸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

[编辑] 当前中国政治

目前有四部宪法基本法分别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911年1949年,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中国政府中华民国政府;而1949年1971年,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握有实际统治权,但国际社会仍普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中华民国并在联合国有一席席位,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但在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代表。

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后,海峡两岸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自宣称为代表中国之唯一合法政府,双方在宪法层次没有放弃对方领土的主权,但在现实中却互不隶属,由全然不同的政府各自统治。国民党政府向来声称负有光复大陆国土,重建中华民国的历史使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一贯以“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为解决两岸关系问题的口号。

经过2000年总统大选,中华民国政党轮替,换由民主进步党执政后,逐渐改变了迁台以后国民党政府的两岸政策,转而积极推进「台湾正名运动」,并进行台湾本土化教学的教育改革,试图使台湾人民脱离传统的大中华史观和大一统思想”,并声称只要台湾人民同意,不排除台湾海峡两岸将来建立任何一种关系的可能。而在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积极在外交上主张「中华民国已被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之间经贸交流日深,虽然两岸在经贸交流、文化交流方面已不可分割,但是大陆当局对台湾问题仍然非常敏感,并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以制约台独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引用唐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形容两岸经贸往来日深,但政治持续对峙的情况,并暗指台湾个别的政治家的行动,不能够阻止两岸统一的大趋势。

随着两岸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对比的逐渐拉大,中华民国政府花费大量金钱、推动购买更多美国武器的议案,并尝试自我研发致力于反制大陆军队的中远程巡航导弹等等。

不可忽视的是,海峡两岸的关系受到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美国方面则明确表示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现状,2007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更直接退回中华民国总统府递交的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并援引《联合国2758号决议》,重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亦表态,称台湾及中华民国都不是主权国家,惟中华民国目前仍有二十余个邦交国,此说法值得商榷。

目前,两岸政权虽在政治上没有交集,但经贸与文化上的影响,使两岸将在互惠的原则下,共创新局。

[编辑] 军事

[编辑] 历史

中国有着悠久的军事史。中国历史上历次王朝的更替都是以大规模的战争进行的。历史上不断有民变起义。中国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有不断的冲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的军事力量无力抗击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和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一次例外,即中法战争,还迫使法国内阁倒台,但是最终法国“不胜而胜”,取得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还让中国开放了西南口岸,允许法国在西南地区筑路。自清朝后期,中国的军事开始效仿西方。十九世纪末期以来,日本作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中国在美国盟国帮助下,终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亚战场,即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是历时四年的国共内战,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对大部分中国的领导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迁往光复不久的台湾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印战争抗美援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大规模对外战争,展示了军事实力。目前台湾海峡依然存在较高的战争风险。

[编辑] 着名战役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着名的战役。

史上着名的战役数不胜数,诸如华夏远祖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倒戈相向的周武伐商的牧野之战,田单火牛阵救齐的齐燕即墨之战,退避三舍的秦晋城濮之战,坑杀万人的秦赵长平之战,项羽伐秦的钜鹿之战彭城之战,楚汉垓下之围,助刘秀建东汉的昆阳大战;以少胜多的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与刘备、孙权的赤壁之战,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前秦伐东晋的淝水之战,岳飞扬名的金宋郾城大战,曾国藩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的天京攻防战,1937年的抗日战争淞沪会战,薛岳于抗日战争中的长沙会战等等。

对外的成功战争事例,有西汉反击匈奴之霍去病封狼居胥之战,隋与日本的白江水战,唐朝李靖袭阴山亡东突厥之战,明朝抗日援朝击退丰臣秀吉之战,清朝与俄罗斯雅克萨之战,赶走荷兰“红毛子”的郑成功复台;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等等。

[编辑] 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

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和理论重视谋略,这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据传还有《司马法》、《吴子》、《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同属武经七书的着作和孙武子孙所作的《孙膑兵法》,但大多散轶不可考。还有一些关于军事的篇章,诸如《左传》中“曹刿论战”一篇关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论述,为后世所称道。

[编辑] 外交

[编辑] 古代对外交流

在古代,中国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的皇帝是这个文明世界的领导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以中原为世界的中心,中国视周边地区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认为中国以外之人为未开化之人,中国以外之地称为“化外之地”,词语皆带有蔑视的意味。中国因为其文化影响力,在其周围一直存在着一个“中华文化圈”,其传统范围一般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地区。另外,周边国家历代向中国朝贡,这种制度到了清朝达到最成熟的地步。朝鲜越南(旧称安南)、琉球国是朝贡国的典型。

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北边是大漠,西边是高山,东南是大海,限制了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很大的威胁。战国期间中国就开始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攻击。汉初对匈奴以防御为主,典型的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并且一度将匈奴赶到漠北。但汉武帝身故后的国库空虚,使得汉朝政府又改为和亲政策,以保政治平安和经济繁荣稳定,其间最着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事件,据说汉元帝当时因惊为天人还舍不得将其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和中亚的交流就非常频繁,中亚的汗血马深受汉朝皇帝青睐,同时中亚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进到中土。

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以丝绸之路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丝绸和茶叶等商品。从汉朝开始,朝鲜半岛和日本就和中国有贸易往来和交流。自东汉起,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并最终在中国扎根,还经由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唐朝的繁荣时期,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宽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新罗在唐王朝支持下统一了朝鲜半岛,和中土的往来非常密切。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全盘学习和接受了大唐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还仿制汉字,以为日本文字,其都城也仿造长安的样子打造;有趣的是,日本在入侵朝鲜半岛的白江水战败于隋朝后,认识到隋朝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不足,遂派“遣隋使”赴中土拜会中国皇帝并取经,不料起锚出发后中国改朝换代,只好临时改称“遣唐使”,即第一次出访大唐的使者。遣唐使中最着名的就是晁衡吉备真备等人,其中晁衡和王维李白等人是好友,王维为其回国饯行的时候还亲手写了一篇《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并序》相赠;鉴真和尚也东渡日本,讲经说法,将佛教教义播撒到这个东瀛岛国。另外,阿拉伯商人在长安街头也经常可见,并且有人通过科举考试在大唐做了官。大唐和史称天竺的印度交往也很频繁,唐僧玄奘法师历经艰险,过沙漠、翻山越岭,终于在印度取到真经,宣扬大乘佛法,成为众所仰慕的三藏法师,其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广为流传的《西游记》,为后世所称道。

宋朝时期,虽然中国版图内国家林立,战乱频仍,陆路交通不便,但是造船业和海上贸易发达,且罗盘针已经应用于航海,使得对外贸易超过了历史水平。

元代的疆域广阔,国力强盛,中国和欧洲国家以及伊儿汗国钦察汗国等多个国家有广泛的交流。马可波罗是其中最着名的代表人物,他得到大汗忽必烈的接见,在元朝都城大都做过官,见识过“会燃烧的黑色石头”(),回国途中还做过元朝赴伊儿汗国的赐婚使。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三宝太监郑和的宝船比哥伦布的远洋船结实、庞大得多,当时中国的国策是宣扬国威,而不是掠夺式的殖民,所以近有东南亚,远有东非索马里和阿拉伯半岛,众皆欢喜以待。自明朝开始,有许多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其中就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一大批开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带到了中国,例如《几何原本》等。

19世纪末一幅着名的时事漫画——《时局图》,可大致反映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分布
19世纪末一幅着名的时事漫画——《时局图》,可大致反映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分布

清朝时,英国使者带礼品到中国来为乾隆皇帝祝寿时,被中国当以“朝贡”对待,并因英国从东部海路过来,而称之为“英夷”,且要英国使臣以三拜九叩礼参拜,后来经过妥协,使臣以见英王礼,单膝跪地而告终。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被迫正视自己的衰败与西方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屡次被迫割地赔款,例如《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法新约》(第一个中国战胜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法国茹费理内阁中法战争而倒台),《中俄密约》。

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即今下关)而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并默认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吞并琉球的事实,后来因为德国法国俄罗斯三国的干涉才以三千万两白银的价格赎回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划定势力范围和抢占租借地的狂潮,比如英国占据长江流域,俄罗斯划定长城以北地区和新疆,德国划定山东,日本划定福建,法国划定广东广西云南等。

另外,《朴次茅斯和约》(即《日俄讲和条约》)虽然是俄罗斯和日本所签订的和约,但是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在中国东北,且该条约也涉及两国在中国东北利益和特权的划分,因而也算是一个涉及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是代表中国的清政府和八国列强的最后一个大的不平等条约,赔款巨大(参见庚子赔款),允许外国驻兵,且要严办排外的人民起义(即义和团运动)和在镇压起义中办事不力的官员。清朝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较低,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才开始逐渐有所改观。

即便如此,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清朝的GDP在世界上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全球的约五分之一),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所以自从义和团运动之后,列强发现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独“统治世界三分之一之生灵”,在清政府倒台后对中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别支持各地的军阀

[编辑] 中华民国外交

1943年开罗会议三巨头
1943年开罗会议三巨头

通过辛亥革命席卷全国而占据大部分省区的新生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一开始并没有获得列强的承认,虽然孙中山为了获得列强承认和支持而倾向于接受1840年以后的各个不平等条约;在袁世凯掌握北京政府大权以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通电共和”,通过逼宫迫使清帝退位和要求革命党人妥协而获得大总统职位,还组织向各国大银行财团“善后大借款”,最终使得该政权为列强承认。1915年,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称帝,袁世凯还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但由于影响他列强在华利益,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宣布废除部分条款;随后条约内容被不断改写,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得以彻底废除。

由于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是弱国,虽然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且经顾维钧等外交代表据理力争,在巴黎和会上仍不能获得公平的待遇:1910年代中期日本与袁世凯称帝前私下订立的“二十一条”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并与德国在一战中被日本强占的山东权益一道,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与列强讨价还价的砝码;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全国性罢工罢学的「五四运动」,并最终导致中国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并于其后的华盛顿会议与日本就山东悬案达成协议,签署了《九国公约》(《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和《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自中华民国建国以来内战不断,经常出现几个代表中华民国的政府,并且直到北伐的最后阶段东北易帜前,中国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来积极发展外交关系,虽然“北伐”前,民国中央政府一直是为各军阀交替掌权的北洋政府。各个派系的军阀也都依仗不同的国家来对自己的地区加以控制。同时,北伐期间还出现了三个自称代表中央政府的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北洋政府,但随着“宁汉合流”和北伐的胜利,获得英美支持的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确立了其中央政府的地位,直到1949年。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才开始显着提高。开罗会议中国是三大国之一。对日抗战后期,中华民国的国民党政府废除了自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大部分不平等条约,并陆续与世界各国签订平等新约(“修订新约运动”)。政府还积极与英国交涉,欲收回香港,但被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所拒绝。

中华民国也是联合国的五个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9年中国国民党国共内战失败后,国民政府陆续迁往广州重庆成都,并最后退到台北。虽然退守台湾,但国民政府在国际上仍代表着中国参与世界交流。1970年代,伴随着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以及与美国等国断交等一系列事件,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这对中华民国造成影响并形成台湾问题1980年代以后面临着退出国际组织和邦交国断绝正式外交关系的问题,但目前仍有24个邦交国,主要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在欧洲仅有梵蒂冈一国与之建交;另外,以中华台北的身份[11]参与奥运会,以台湾、澎湖、金门及马祖特别关税领域名义[12]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以中华台北的身份[13]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以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名义与各国保持接触。

目前的问题是,在全球日益普遍被接受的“一个中国”框架内,国际空间日益缩小[14]邦交国外交关系的维持建立在金钱而非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导致金钱外交严重而效果甚微,邦交国离心倾向日益显着。比如2007年一度邦交甚笃的哥斯达黎加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引发邦交危机;虽然后来与圣卢西亚复交扳回一城,然外交尴尬可见一斑。为了突破“一中”框架,民进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日益强调海峡两岸“一边一国”论调,接受「双重承认」,并发动邦交国连署及公民投票,要求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15]和其下属机构世界卫生组织,但2006年要求加入世卫组织未达目的。而这一行为也被美方解读为走向“法理台独”,并把反应从劝告一直升级为警告。但民进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仍决心推动到底,不在乎此行为是否对中华民国重返国际组织有任何帮助,甚至带来负面效果。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策略,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解决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派出周恩来领导的代表团,1955年总理周恩来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席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既打消了许多国家对于共产主义的忧虑,又促进了会议的团结,展现了共和国外交的魅力。

19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解散,共和国从此走上了完全独立发展的道路,并积极与在亚、非、拉三大洲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并陆续得到了英国法国以色列等西方国家的承认。但是美国仍然承认在台湾地区的国民党政权为中国的中央政府,对共产党政权采取孤立封锁政策。

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日本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并取代因内战失败迁往台湾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而得到联合国代表权,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70年代末期,副总理邓小平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访美。

1980年代通过与英国葡萄牙的谈判,用一国两制的方式,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收回对香港澳门的领土主权,并分别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一直较为融洽,但1980年代末期的社会动荡使得西方对华进行经济和贸易制裁,其中军备禁运至今未能解除。

199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方关系趋于缓和,制裁也逐一解除,目前欧盟也在考虑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但面临美国和日本阻力,解禁还需要较长的路要走,美国和日本则在近期内还看不到解禁的前景。另外,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对周边国家经济的复苏和地区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身份,参与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东盟“10+3”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论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积极向世界多个战乱地区诸如黎巴嫩海地利比里亚派驻联合国维和部队(以工兵警察和监督停火的军事观察员为主);对朝鲜半岛六方会谈的顺利召开和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也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之经济地位的提高,经济和资源外交日渐活跃,且与香港澳门台湾大中华圈地区一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而长期以来与日本的历史积怨问题,政府也逐渐低调处理“新编历史教科书”和“靖国神社”问题,以温家宝总理访日为开端,开始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之间“政冷经热”的怪圈,展开务实外交,主张两国面向未来、共同发展,受到日方好评。新的外交政策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越来越摆脱受害者的心态,而朝着大国的目标前进。

但目前也遇到诸如对外贸易顺差过大而面临西方强烈要求人民币迅速升值的压力而又不愿重蹈日本覆辙的难题[16],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即将召开又引发“记者无国界组织”关于言论自由和国际人权运动关于苏丹人权状况的非议,此外最近被西方媒体大作文章的中国制造食品、药品、产品的全面非议也部分损害了共和国开放国门后作为“世界工厂”的良好形象。另外,“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崛起”作为学术和战略话题,一直为西方所重视和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和平崛起”(后因“崛起”意味着靠武力兴起而改称更为低调的“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的论调加以回应,但仍不能令西方信服,一直以警惕和忧虑的目光审视着这一人口大国的兴起。而内政问题国际化趋向也颇为头疼,支持新疆独立的亲基地组织东突,支持西藏独立或自治的达赖喇嘛流亡政府,支持台湾独立的民主进步党政府[17],流亡的法轮功组织和民运组织,均有意无意地将问题扩大化、国际化,并夹杂有“人权”,“主权”,“公投”,“民主”,“自由”等元素,竭力吸引国际关注的目光。

[编辑] 参见

维基词典上的词义解释:

[编辑] 注释

  1. ^ “华夏”名称的由来和六千年前的华胥古国
  2.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公报》、参考中华民国行政院主计处登载有关资料推算。
  3. ^ 邸永君,《汉语“中国”一词由来考》[1],学习时报,2007年7月16日访问
  4. ^ 参见:中国旅行社,(n.d.),「香港居民申领《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须知」
  5. ^ 牛津大学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 "China is occupied by a quarter 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It has the longest continuous culture surviving from ancient times."
  6. ^ 6.0 6.1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文化遗址(2006年8月28日).於2007年1月16日查閱.
  7. ^ 柳翼谋:《中国文化史
  8. ^ 增长比例仍低于台湾等地。
  9. ^ 中国当前的人口态势及战略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
  10. ^ 劳改基金会:计划生育专辑
  11. ^ 此项称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与奥委会三方妥协的结果;关于Chinese Taipei,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一般翻译为中国台北,现在有尊重中华台北这一名称的趋势,尤其是在2008奥运火炬接力这一事件上释出了久违的善意。同时,中华民国方面称如果被称为中国台北就抵制下届奥运会,并不愿奥运火炬来台湾以免有被政治化之虞。
  12. ^ 非常微妙的是,大中华圈地区两岸四地均已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是以“独立关税区”名义加入的,并已经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谈判加入主要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签署的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而中国香港则已经是该协议缔约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入世时已经承诺要尽快开展该协议的签署谈判工作。另外,中华民国将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简称为“中华台北”。
  13. ^ 一般派遣特使参加每年一度的“经济领袖会议”。中国香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14. ^ “一个中国框架”或谓“一中框架”,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而代表全中国中央政府的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区,中华民国政府只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一直以是否承认“一中框架”为建交前提,并逐渐使之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认同。
  15. ^ 在野的泛蓝阵营方面也推动“返联”公投,其目的是以“中华民国”、「台湾」、「中华台北」或其他有弹性名义重返国际组织。
  16. ^ 1985年9月22日,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西德5个工业发达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秘密会晤并签署了着名的广场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作为198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八十年代末期时超过了苏联),日本亲眼目睹其经济结束经济起飞后快速窜升的势头,逐渐演变为缓慢增长、停止增长乃至严重衰退,到了1990年代中期又经历货币快速贬值(时称“抛售日本”),从此一蹶不振,泡沫经济破裂、崩盘,至今未恢复元气。
  17. ^ 详见“台湾问题”。

Static Wikipedia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6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Static Wikipedia February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