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亚是亚洲大陸東部的一個区域(region);就地理及政治而論,本區包括以下几个次區域(sub-region)及政治區劃:
- 東亞大陸:
- 朝鲜半島(也可狹義列為東北亞):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
- 大韓民國(南韓)
以下國家或地區,在某些情況下也會被列入東亞的範圍:
有時,東亞的範圍被廣義地界定為東北亞(包括東西伯利亞、蒙古、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朝鲜半島、日本列島,以及琉球群島)和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以及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總和,這定義在西方學術界和傳媒很普遍。
目录 |
[编辑] 自然地理
东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總面積約12,000,000平方公里,約占全球大陆面积的9%。地形西高东地,成三级阶梯:第一级为青藏高原,第二级为系列盆地和高原,第三级为低平原、丘陵和一些海岛。
东部沿海地区季風氣候显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即东亚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和;西部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地气候区。
本區人口超過15亿,佔亚洲全体的40%,約当世界全体的四分之一。本區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約130人,相当於世界人口密度平均值(每平方公里約40人)的3倍。
[编辑] 人文及歷史
[编辑] 民族與上古歷史
本區人種以蒙古利亞種为主,集中在沿海及河谷平原。民族分布大致可分為兩大語群:屬漢藏語系的漢族和藏族,以及屬阿爾泰語系(包含韩日-琉球语族)的蒙古族、满洲族、朝鮮族、大和民族等。
自距今約二千年前的上古時代以來,由發源於黃河流域(中原)的華夏文明所建立的中央集權帝國,即為本區最主要的權威。在中華帝國比較強盛的時期,與周邊各遊牧或定居民族經常透過建立朝貢關係,互通有無;有時則以武力加以驅逐。中華帝國的領域在前3世紀至前1世紀間往南方及西北方大幅擴張,間接或直接造成南洋和中亞地區的民族大遷徙;然後在3、13-14世紀、17等世紀時,遭到北方的遊牧民族大舉侵入,甚至遭到征服。然而由於華夏文明根深蒂固且華夏民族人口眾多,這些曾經侵入或征服中華帝國的民族——例如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後來都因程度不同地採用華夏的典章制度,而被完全或部分融入華夏民族當中。這些民族交流及融合的歷史,雖然許多時候充滿殘酷的殺戮,但最終的結果是擴張了華夏民族的血緣,並豐富了華夏文明的內涵。
此外,東亞其他許多定居的農耕民族,如朝鮮族、越族、大和民族等,自古即深受華夏文明的影響;使用漢字是這些民族的傳統文化當中最為顯著的共同點,因此這些民族活動的領域也被稱為漢字文化圈。
發源於今日日本本州中部地區的大和民族,在約5世紀時,於今日的近畿一帶建立起一強大的王國;大和王朝一面仿效華夏帝國的中央集權體制,一面以武力征服島內其他的民族,逐漸發展成統治日本諸島的帝國。
(參見朝鮮半島歷史)
[编辑] 前現代的國際關係
華夏與大和兩個帝國的影響力在朝鮮半島交會,在前現代史上曾幾度於此兵戎相見。然而大體而言,直到十五世紀海外拓殖及貿易興盛起來以前,兩國的歷史軌跡呈現平行發展的態勢。〔請參閱白村江之戰、文永·弘安之役、倭寇、文祿·慶長之役或壬辰衛國戰爭〕
十六世紀起,自歐洲渡海東來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勢力開始直接與東亞文明交流;海上貿易網絡的建立,以及西洋作物和熱兵器的輸入,相當程度影響了中、日兩國的食物供應能力和戰爭型態,間接對兩國爾後的歷史軌跡造成雖不明顯、實極重大的影響。例如,海上貿易和「鐵砲」(火槍)的引進及運用,相當大程度影響了十六世紀日本內部地區勢力的消長,相當大程度地左右了日本戰國時代群豪爭霸的結果。又例如番薯等新作物的種植雖緩和了華夏民族領域可耕地開發飽和的問題,卻因食物供給的改變造成中國人口自十八世紀起暴增的結果;爾後,過多的人口成為中國至今難以擺脫的沉重包袱。另一方面,與「遠東(The Far East)」貿易的需求,提供了歐洲勢力在美、非、亞洲各地大力發展殖民主義的誘因;影響所及,給其晚近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的興起,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
到了十九世紀,前述發展的長期影響,已經造成了歐洲與東亞之間經濟和科技發展程度的巨大差距。受到新興西洋勢力英國、法國、美國等強大軍事優勢的壓迫,此時東亞的三個傳統「王國」——清帝國、江戶幕府和朝鮮王朝——均被迫接受以歐洲為核心的國際政治及貿易體系,並步入現代化轉型的歷史新階段。
[编辑] 東亞的現代化與國族建構
受到歐洲民族國家(nation-state)概念的衝擊,以及同時代義大利、德意志建國成功的刺激,十九世紀後半業以後的中、日、韓三國政治史,可是說就是一部在現代化轉型的背景下,形塑各自國族(nation)的「建國史」。
日本的尊王攘夷思潮、倒幕運動,以及朝向建立中央集權的內戰和地方制度變革,首先帶來其建國的成功;經過「明治維新」的長期改革,原本屬於封建體系的日本,在十九世紀末轉型成一個德國式君主立憲的國家。在亟欲仿效西方帝國主義的心態,以及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的推波助瀾下,日本積極將其勢力伸入朝鮮半島,終於引發甲午戰爭;戰爭的結果,決定性地改變了交戰雙方,以及朝鮮和此前作為清國領土的台灣的歷史軌跡(請參閱台灣日治時代)。
日本在二十世紀初期逐漸步上軍國主義之途,是其本身政治體制及國際戰略形勢交互作用的結果。在日清、日俄與一戰等戰爭接連獲勝的「激勵」下,日本海內外少壯軍人逾發驕縱,而貴族或文人政府均無力加以約束,終於釀成中日戰爭升高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等慘禍,使日本及相關鄰國均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戰後的日本政體被依照美國理念加以改造,變成一個實施代議民主及實質內閣制的國家。
朝鮮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國際局勢的左右下,首先脫離對中國的宗主關係,又被日本強行納入勢力範圍,終於在二十世紀初遭到兼併。然而在好不容易獨立、卻又立刻失去自己國家的重大刺激下,韓國人民經歷日本卅多年的殖民統治,反而更加堅定了必須建立自己國家的國族意識;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在同盟國列強的共識下恢復了韓國的主權。然而,在美蘇冷戰背景下於1950年爆發的韓戰,造成朝鮮半島政權(regime)的分裂:在蘇中共援助下控制半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長期實施極權專制、計劃經濟;在美英等國支援下控制半島南方的大韓民國則實施國家資本主義,政治上幾度經歷軍方干政的困擾,終於在1990年代達成民主化。南北雙方長期實行不同政、經、社會制度的結果,實質上在朝鮮半島上創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states);在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的情形下,朝韓國族的未來統一,勢必在現實面遭遇重大的挑戰。
中國最初的現代化努力,在清帝國的統治階層和傳統官僚結合的強大保守勢力制肘,以及的人口問題的拖累下,未能獲得顯著的成功。1911年爆發的革命,終結了這個由非華夏民族所建立的傳統帝國的統治;換言之,這個革命具有民族主義及追求現代化的雙重意義。然而,革命之後的中國,隨著中央集權權威的崩潰,不久即陷入混亂的局面,無法有效推展任何現代化轉型所需的政、經、社會改革,且無力排拒諸多外國勢力的干擾。在此狀況下,重建對內的權威和對外的主權可以說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建國歷程中最關鍵的課題。
國民革命軍在北伐戰爭和中原大戰的勝利,在重建中央權威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接著在世界大戰的背景下,對日抗戰的勝利,給中國帶來了與歐西列強建立平等關係的契機。最後,1949年共產黨革命的成功,以及經過從1950年代中期延續到1970年代中期的眾多全國性群眾運動的政治動員,終於在客觀上達成了建立一個「中國國族」的歷史目標。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直接參與朝鮮戰爭,以及它在1970年代以後扮演美蘇兩強之間關鍵法碼的戰略轉變,均在客觀上導致了中國全球戰略地位提升的結果。
最後,中國國共內戰的結果,在1950年代冷戰態勢升高的背景下,形成由國民黨所領導的政權在台灣重建其治權的事實。沿用中華民國的國名和憲政體制,以及在美援的支持下,國府在台灣建立了一個實施國家資本主義的一黨專政體制;經濟自197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政治上則在1990年代達成民主化。此一時期,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與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之間的關係,從較早軍事、意識型態的衝突,到晚近政治疏離、經濟合作的態勢,錯綜複雜(請參閱台灣問題);另外,台灣內部也有脫離中國獨立建國的聲音,以及若干試圖發展台灣國族的政治意識(請參閱台灣獨立運動)。
綜上所述,現代東亞區域內的三大國族——中國、日本、韓國——都在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飽經磨難,才終於形成今日的幾個國家。儘管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出發,中國和韓國都是尚未完成統一的國家;然而在實際的國際政經關係中,本區域內的各個國家或政權,分別以不同的模式陸續開展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軍事等方面的現代化轉型,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大體上均獲得成功。
[编辑] 政治與經濟
由於上述各國在現代化轉型中取得成功,本區域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重要性正日益提升。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取得戰略和經貿大國的地位,日本在經貿和科技方面佔有領先地位,大韓民國和中華民國也都在世界經貿體系中爭得一席之地;此外,上述幾個經濟體間的分工合作和貿易整合,更在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等國際組織的框架下日趨緊密。依此趨勢,二十一世紀的東亞,有成為世界一個新經貿核心的潛力。
然而在廣泛採取經貿合作的同時,區域內幾個國家之間依然存在相當程度的政治歧見,以及潛在的戰略競爭意識。除了朝鮮半島和台灣海峽兩岸的政治問題以外,日本和中、韓兩國因為二戰的歷史而形成的民族情緒摩擦,也是影響區域政治穩定的一個因素。另外,即使冷戰已經結束,美國和俄羅斯作為戰略大國,在本區域的國際事務中仍保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此一層關係更是將區域事務與全球戰略局勢整個聯繫起來,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網絡。
[编辑] 傳統經濟活動
就傳統經濟而言,因東亞大陸人口相對集中於東南沿海地帶,本區勞力密集的農業和手工業較為发达;配合亞熱帶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平地種植水稻、養殖蚕丝,丘陵種植茶葉等均為重要營生。北方的溫帶氣候區則較多種植麥、黍、高粱等作物。
朝鮮半島。
由於耕地不足,海產自古即為大和民族主要的食物來源;日本漁業至今仍相當發達。
十九世紀下半葉,台灣出產的樟腦曾是世界主要的供應源;後來茶葉、砂糖陸續成為重要的出口品。二十世紀下半葉,隨著整體經濟轉型,台灣農業逐漸往精緻方向發展,香蕉、蓮霧、芭樂等品項出口成績不俗,贏得「水果王國」的稱號。
本區西部内陆地區氣候乾燥,農業較不發達,人口相對稀少;不過在內外蒙古遼闊的草原地帶,畜牧业、畜产品加工相當興盛。長期以來,中國若干西北邊城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等國之間的邊境貿易,也十分發達;雙方互易有無,延續中古以來「絲路」貿易的傳統。
[编辑]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經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由於政治因素,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貿易幾近斷絕;在與美蘇關係均不良好的時期,由於取得先進技術的管道受限,中國的工業現代化進程相當緩慢。然而,自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在外來技術和資金投資的刺激和帶動下,經濟發展日益活絡,生產技術也得以加速進步。這段時期投入中國的外資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大韓民國、台灣、香港(包含來自各地的轉投資)等地;隨著外資的湧入及產業的興盛,珠江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等經濟開放區域迅速發展成高度資本化、工業化的地區。
在英國治理時期,香港發展成一個世界商業、金融活動匯集的國際要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順勢成為中國迎接外來投資,以及原物料產品轉運的最主要窗口;隨著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整合,珠江三角洲地區乃被帶動而發展成中國另外一個產業高度開發的地區。香港當前的經濟活動以航運、物流、金融、旅遊和服務業為主,並開始致力於高科技研究。中國另一個較早國際化的城市澳門,經濟尚稱發達,經濟以旅遊和服務業為主。
1990年代以來,由於全球產業分工造成的規模經濟優勢,使得中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中國產業近年來以生產出口導向的製品為主,至2006年時中国大陆的總體國內生產毛額已位列世界第四,仅次於美国、日本和德国;此外,日益蓬勃的營建業和國內市場,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原物料、能源……等的主要進口國。2001年被接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中國經貿發展與世界主流體系更為緊密結合的趨勢。
另一方面,中國與俄國在軍事武器、能源、工業器械、日用品等方面的貿易關係十分密切。從中國與俄羅斯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組成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以及中俄合作構築東北亞天然氣管線的動作,可以看出中國在正面迎接來自西方的資本主義全球化之際,亦相當重視經營區域性的戰略夥伴以及能源安全佈局。
[编辑] 日本的政經概況
二戰戰後,日本首先靠供應韓戰前線的軍需品重建其經濟。196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企業得以累積大量的資本。1970年代以後,日本資本、技術密集的精密製造業已十分發達,外銷的汽車、家用電器等類產品席捲全球市場,一度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同類產業。隨著經濟快速成長,東京—橫濱、大阪—神戶等商業中心一一發展成為高度資本化的大都會區。
這段時期日本製造業在技術改進和產品外銷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奠定了日本在世界名列前矛的雄厚經濟基礎。雖然經歷美日貿易摩擦、泡沫經濟破滅等打擊,導致1990年代以來的日本經濟發展趨勢呈現呆滯,今日的日本仍為世界領先的經濟體,國內生產毛額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當前日本的产业以服務業、航運、金融、高科技研發等為主。
日本的戰略兩難:後冷戰時期的美日安全保障同盟與日中政治摩擦。
[编辑] 大韓民國的政經概況
冷戰、軍人政權、民主化。對日關係、國家統一問題。
大韓民國與台灣、香港、新加坡并称「亚洲四小龙(The East Asian Tigers)」;經濟現代化自1970年代以來取得顯著的成功。南韓近年來的主力產業為電子、通訊產品以及汽車製造業;尤其液晶顯示器在全球供應網絡當中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
[编辑] 中華民國的政經概況
從原先的威權統治,到今天的民主化、本土化,目前有外交孤立、中國統一、臺灣獨立等問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軍事對抗→三不政策→開放交流→政治僵局。
以農業發展工業、進口替代、加工出口、產業結構轉型。台灣的近年來的主力產業為電子、通訊產品,以及汽車的代工生產;尤其以電腦零組件在全球供應網絡當中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跨海峽經濟合作。
[编辑]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政經概況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計劃經濟,經濟並不發達,以傳統農業和軍事工業為主。國際禁運、軍武輸出、邊界貿易。
[编辑] 其他相關地區
越南當前正仿效中國的改革模式,實施革新開放政策,以吸引外資為主;2006年世界貿易組織通過接納越南加入的文件,標誌著越南融入資本主義全球經貿體系的重要轉變。2007年1月11日越南正式加入WTO。
蒙古缺乏現代化工業基礎,經濟仍以畜牧业為主。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ern Asian Nations,ASEAN、中文簡稱「東協」,大陆称为“東盟”),以及「東協加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大韓民國)」自由貿易區。
[编辑] 相關條目
亚洲 | |
---|---|
东亚及北亚/东北亚 | |
东南亚 | |
南亚 | |
中亚 | |
西亚/西南亚 | |
备注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欧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列表 |
世界分區 | ||||||||||||||||||||||||||||
---|---|---|---|---|---|---|---|---|---|---|---|---|---|---|---|---|---|---|---|---|---|---|---|---|---|---|---|---|
|
|
|||||||||||||||||||||||||||
另见世界七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