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字文化圈具體指漢字的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日本。 這些地域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有冊封體制,歷史上完全使用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漢字,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韓國稱之為“漢文”)作爲書面語言。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現在,韓國語、越南語和日本語詞彙的6成以上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的漢字詞組成的。
漢字文化圈内各國歷史上都使用過漢字、本國語言大量借用古漢語詞彙,位于東亞地區,其特徵是受儒家思想影響深,國民中信仰佛教者眾,歷史上或現在以漢字作為傳播語言和文化載體。這些地區主要為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
目录 |
[编辑] 名稱用語的選定
漢字文化圈一詞,據說參考自德語“Chinesischer Kulturkreis”[1]。通曉德語的一家東京出版商主編龜井孝(1912—1995),想找一個描述古代東亞共同使用漢字地區的述語,故從德語“Kulturkreis”譯成“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從地理角度可以稱爲東亞文化圈, 從文化角度可稱爲儒家文化圈(儒教文化圈),以器物戏稱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
[编辑] 地域
下列地區有時也被列入漢字文化圈的範圍:
[编辑] 歷史
[编辑] 夏、商、周朝
自三代文明形成後,中華文化不斷向四周擴散、影響。
[编辑] 秦、漢朝
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更充滿信心與優越感,認為落後的地區會被中國吸引,前來朝貢。中國文化可以不斷的擴大,達到「世界一家」的理想境界。
- 朝鮮/韓國
漢武帝時,設四郡:樂浪、臨屯、真番、玄菟,將朝鮮半島北部納入中國版圖。 以樂浪郡為交通孔道,文化東被重鎮:在前後漢四百年當中,樂浪郡發揮了相當重要的功效。 東漢末,天下大亂,高句麗崛起。
- 越南
秦始皇設象郡,將越南北部首次納入版圖。 漢武帝設「交阯郡、九真郡、日南郡」。
[编辑] 晉、南北朝
- 朝鮮/韓國
高句麗、百濟、新羅形成。 半島北部─高句麗:永嘉之亂後,高句麗佔領樂浪、代方兩郡,由內陸國家變成為臨海國家,並與分裂的中國北方諸國維持友好關係。 西元五世紀初,全盛時期的高句麗與東晉結盟,形成與中國南、北兩面外交關係。429年高句麗遷都樂浪郡,成為道地的半島國家。 半島南部─百濟、新羅:百濟位於半島西南部,臨渤海灣,曾長期與高句麗為敵,與東晉、南朝較為密切。新羅位於半島東南,臨日本海,初期透過高句麗吸取中華文化,與北中國的關係較為密切。 六世紀以後新羅興起,朝鮮半島上形势產生變化。高句麗聯合百濟,以壓制新羅,新羅轉而與中原國家較為密切。 372年高句麗設太學、傳入佛教、頒律令(初期以高句麗為最盛)。384年百濟設太學、頒律令。
- 日本
與南朝建立朝貢關係。根據南朝史書的記載,倭國繼百濟、高句麗之後,在五世紀中與南朝建立朝貢關係的第三個。 西元538年佛教由百濟傳入日本。同時期,中國的儒教、易學、曆算、醫學,亦先後由百濟傳入日本。
[编辑] 隋、唐、宋朝
- 朝鮮/韓國
朝鮮半島初次出現統一王國,新羅在隋唐帝國一再對高句麗用兵的幫助下,先後滅百濟、高句麗,朝鮮半島首次出現統一王國—新羅。 西元668年,唐設安東都護府於平壤。西元583年,始頒佈律令及允許傳佈佛教。政治、經濟制度全仿唐制。文化上,新羅創出用漢字來標音的「吏讀文」。科舉考試指定書籍是儒家經典。大量派遣留學生至長安的太學,如崔致遠高中唐科舉進士,且嫺熟漢文,歸國後,備受國人推崇。
- 日本
西元七至九世紀,中國進入隋唐時代,日本逐漸進入主動、直接吸收中華文化的時期,是歷史上吸收中華文化最多、最快的時期。 從西元607年初次派「遣隋使」至中國,往後二百五十年間,遣使不斷。透過使節來華的留學生、學問僧,唐代文化大量傳入日本。 天皇名稱、“日本”國號的確立、中央體制、地方制度、考試制度、土地田賦制度等,日本多以唐制為藍本。 奈良、京都受唐式文化影響深遠,此兩京的建築系仿自唐代的長安城。 日本人借用漢字偏旁發明「片假名」、根據漢字草書發明「平假名」。 奈良時期,中國的成實、三論、法相、俱舍、華嚴及律宗傳入日本。至京都時期,在傳入天臺與真言(秘宗)後,完成了大乘佛教的東傳。 藝術、娛樂方面,唐朝各項藝術娛樂傳入日本,如圍棋、書法、音樂、舞蹈等經過消化改造,已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 越南
唐設安南都護府。 五代末越南吳朝獨立。
[编辑] 明朝以后
自明朝恢复“册封體制”以后,可纳入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及地区)基本确立下来并延续至今,李氏朝鲜、琉球、大越(后来的越南)及日本都符合条件。当时的日本不仅脱离了“册封体制”,律令制也已形式化,与此相应的科举官僚制度发达的状况说明西嶋定生所列的四大点已非必要条件。第一个要列举的有特色的文化要素是文字系統。文言文(即漢文)的导入促進了用汉字來表記自身语言的发展,日本的假名、朝鲜的口訣、吏读、谚文并非直接从汉字派生出的文字,但其音节文字的特点明显受到汉字的影响。此外语言学者西田龙雄指出本民族文字的發明也有可能是受契丹文字的启发。越南的喃字是由汉字派生出的独立文字。由此各国逐漸确立了本民族文書系統。但是、直到近代以來这些本民族文書系統才逐漸取代文言文(即漢文)運用于官方文書。宗教上本土化的佛教、道教带着地域性的浓淡及混淆(syncretism),在民间普及。儒教由於與政治思想相匹配,在圈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共通思维框架。吃饭用筷子,品茶的习惯,建筑使用瓦等生活文化也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共同特徵, 以中國为中心分布开来。
[编辑] 近現代漢字文化圈内各國漢字的存廢和改革
除了中華民國(臺灣)一直原用正體中文漢字外,部分漢字使用国家的政府确定了汉字的简化方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新加坡採用简化字,日本採用新字體,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有自己的简化方案。
現在的越南及韓國,漢字的使用頻度已比以前少很多。在17世紀由。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大‧德羅茲(Alexandre de Rhodes)設計的國語字(Chữ Quốc Ngữ,𡦂國語)被后来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在学校中广泛推广,取代了傳統的儒字(漢字)和喃字,使理解漢字的人除老年人和一部分的專家以外變得很少。韓國有900字左右的漢字義務教育,不過,李氏朝鮮(朝鮮王朝)的第4代國王世宗所創造的朝鮮文字-諺文(언문、한글)被普遍使用,報紙上的漢字使用頻率也不高,一般只會用於迴避歧義的詞語時使用。
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者常和朝鮮的儒學者用漢字筆談的方式來爭論儒學問題;明清时代来华朝贡使节团的安南(越南)使節與朝鮮使節互贈漢詩。
即使在現代社會,利用漢字的筆談也為東亞人民之間的交流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越戰期間,一名被派遣至越南的南韓國軍排長在與越南當地村長以漢字筆談後,讓這個小村落的無辜村民逃過了美軍的猛烈轟炸;一些南朝鮮游客在前往中國旅行時,因水土不服而瀉吐時,向中國藥劑師遞上寫有「腹痛」和「消化不良」的字條後,即迅速獲得處方。
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的向心力減弱,朝贡体系下的各屬國對漢字的支配地位開始懷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爲擺脫從屬地位的象徵,開始採取漢字廢止政策。
漢字是東亞國際文字的觀點到近年才開始出現。
隨著韓國、台灣、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歐洲共同體成立的啓示,東亞共同體建立的呼聲也逐漸提高,作爲東亞國際文字的漢字的重要性將被重新評估。另外,近年来,在原汉字文化圈的各国各地区亦出现呼吁东亚国家统一使用康熙字典标准汉字的建议。
那些過去屬於漢字文化圈而在近代丟掉了漢字的國家,也逐步意識到漢字的重要性,漢字復活的呼聲也開始被倡導。
[编辑] 關於漢字文化圈内各國專有名詞的翻譯
漢字文化圏内用漢字表記的固有名詞(地名、人名),翻譯到圈内其它地域時,以往通常按照當地相應的漢字讀法(通常採用音讀)來讀。但是這種專有名詞翻譯原則在近代以後產生了變化,主要原因是朝鮮半島和越南的漢字廢止。
[编辑] 华语方面
中文世界對於朝鮮和越南的專有名詞的翻譯仍然完全採用漢字。但是由於近代以降朝鮮半島和越南的漢字廢止,由於表面上無法分辨使用的是哪個漢字,從而使某些朝鮮、越南的源自漢字的專有名詞的翻譯產生了偏差,同樣在使用假名的日本人姓名的翻譯上,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日本女演員“宮沢りえ”、現代漢語通常翻譯成「宮澤理惠」。其實她的本名是「宮澤梨繪(宮沢梨絵)」。這是因爲翻譯者判斷其名字「りえ」的發音用日本語通常表記為「理恵」,所以就誤用下去了。在對朝鮮半島和越南人名、地名的翻譯上也出現有同樣的情況,例如韓國女演員宋慧教(송혜교)在華人社會卻常被誤譯為「宋慧喬」,本名反而很少人知道,另外有不少韓國演員姓名都有好幾個不同的中文翻譯,卻未必是正確的。
對于用固有詞表示的專有詞匯,中國方面多采用音譯。例如韓國首都,舊名為漢城(한성, Han-Seong),為漢字詞,現代漢語直接使用其原漢字“漢城”表示其名稱。1946年8月15日韓國发布城市宪章,并将其首都改稱為“서울(發音為:Seo-Ul)”,“서울”為朝鮮語(韓語)固有詞,無對應的漢字,2005年以后,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等華語地區逐漸采用音譯的“首爾”來表示該城市名稱。同樣位于漢字文化圈的日本和越南,也曾使用相應的漢字詞表示其舊稱,如日語的“漢城”、越南語的“Hán Thành”(“漢城”的漢越音)。漢城改名後,日本首先改用音譯表示其固有詞的名稱“서울”,叫做“ソウル”(souru),越南語後來也采用音譯,由于越南20世紀40年代開始采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國語字),其音譯則直接使用韓文羅馬字“Seoul”。
[编辑] 日本方面
由於日本仍使用漢字,日本對於中國的地名多採用直譯,即把中國的地名的直接用原漢字寫出來。對於人名,則部分使用音譯,即用假名表記現代漢語的發音,也有直接用漢字直譯的情況。對於越南和韓國的人名、地名多採用音譯,即直接引用其相應羅馬字的寫法。
[编辑] 朝鮮/韓國方面
韓國對於中國的人名、地名部分採用现地音来音譯(如: 北京-->베이징 Beijing),部分採用汉字音直譯、即把中國的人名、地名的漢字用朝鮮語的音讀方法讀寫出來(如: 北京-->북경)。韓國對於日本和越南的人名、地名大部分採用现地音来音譯(如:河內 Hà Nội -->하노이)。
朝鮮對於中國、越南的人名、地名的翻譯,較之韓國來説,使用汉字音直譯的情況多一些。這亦影響到中國大陸的官方機構及南韓商人在中國的生活。舉例說:「吉林」按這兩個漢字的韓語發音是「길림」(Gillim),無論是吉林當地的朝鮮語出版物還是在當地生活的韓國商人,都一律採用「길림」這種寫法。可是,在南韓當地的報章,卻一律把「吉林」按其普通話發音寫成為「지린」(Jilin)。這使雙方在溝通方面出現不少問題。
[编辑] 越南方面
越南對於中國的人名、地名多採用漢越音翻譯。即把中國的人名、地名的漢字用越南語的音讀(漢越音)方法讀寫出來。對於日本和韓國的人名、地名多採用音譯,即直接引用其相應羅馬字的寫法。
日本前内閣總理大臣安倍晋三的名字用越南語寫作「Abe Shinzō」,這是用現代日本語的讀音來轉寫的表記方法。“安倍晋三”這四個漢字用越南語的漢越音讀為「An Bội Tấn Tam」,但是這種表記方法一般不使用。朝鮮語亦有同樣的翻譯方法。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 ^ 《漢字在日本》頁174,何群雄著,香港,商務印書館,ISBN 962-07-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