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餐館,又叫饭馆、飯店、餐廳或食肆,是讓顧客購買及享用烹調好的食物及飲料的地方。餐館一詞涵蓋了處於不同地點及提供不同烹調風格的飲食場所。
餐館很多時附屬於另一場所,例如酒店,方便住客用餐,也開放予非住客光顧,讓酒店增加收入來源。
目录 |
[编辑] 歷史
餐館在13世紀的中国杭州發展起來。当时的杭州是宋朝的文化經濟中心,人口逾100萬,為旅客而設的茶室及酒館林立,後來更發展出餐館,為旅客及本地人服務。當時已有各式各樣的餐館,提供不同菜色。[1]
在西方,雖然旅館和酒館古已有之,但主要針對旅客,本地人絕少光顧。到了18世紀,專為客人烹調食物的餐館才出現。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西班牙馬德里的 Sobrino de Botin 是現存最古老的餐館,開立於1725年。第一間現代模式的餐廳(即客人各於不同餐桌坐下、從餐牌選菜、有指定營業時間)是開業於1782年的 Grand Taverne de Londres。
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国飲食業同業公會解散,貴族逃亡,留下大批擅於烹調的佣人,加上大批從法國不同省份湧到巴黎的人有膳食需求,於是餐館在巴黎如雨後春筍般開業,漸漸形成了法國人外出用膳的傳統,并使得法国烹饪如此受欢迎和高级化。
餐館之後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美國首家餐館 Jullien's Restarator 於1794年在波士頓開業。
餐食系列 |
常見的餐 |
早餐 |
次早餐 |
上午茶 |
早午餐 |
午餐 |
下午茶 |
晚餐 |
夜宵 |
甜品 |
小吃 |
參見 |
[编辑] 種類
餐館種類繁多,由專為附近上班族提供午餐的廉價餐館,到提供美酒佳餚的正式餐廳,應有盡有。依照餐廳的格調,顧客的衣着亦由輕便服飾到正式服裝各有不同。
一般來說,顧客於餐桌坐下,向侍應點菜,之後由侍應送上菜餚,用膳後付款離開。根據不同習慣,結帳時或需要付小費,通常是帳單的一成至兩成,在香港大多數餐廳都收取「加一」服务费,即以一成作小費。世界各地收取小费的数目不尽相同,在泰国,在餐馆用餐必须附加消费税,在日本的餐馆不收取小费,但用餐超过一定量要附加宴会税,在中国,餐馆没有小费和消费税,但餐饮业税收较重,近年来因为国外游客较多,有许多大餐馆如果客人给小费也接受,但没有主动索取的。
[编辑] 快餐
快餐,是一种新型的饮食行业,其特点是在食物烹饪的过程特别快,比正统的餐馆所制作食物的时间要少得多;这一卖点通常被认为比较适合都市人或上班族的选择。
快餐算是最近1950年代新兴起的一种饮食服务行业;原本的餐馆都是很正规独特,但快餐文化就打破了这一传统。原本在19、20世纪,除了正规的餐馆外,还有许多在街道旁、在公园里、或是在商店外的一些小推车,售卖热狗、薯条和饮料等等的零食,相传快餐就是这么来的;这些小型生意逐步便推向大型市场,融入饮食业主流。第一家麦当劳于1940年在美国加州开业;经过超过半个世纪的变迁,现在已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连锁快餐企业;但正因为此种快餐的经营方式,再加上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了解和需求增加,快餐食物质量和其营养价值等问题也引起了许多争议,因此有部份快餐行號就致力研究改良菜式、配料和烹調方法,務求使快餐食物和飲料更健康更多樣化。該等經改良的餐點在中國大陸有被稱為「新快餐」,與既有美式傳統洋快餐區分開。
[编辑] 經濟學
在經濟學上,餐館屬於飲食業供應鏈的最末端。由於開業門檻較低,各大城市的餐館競爭異常激烈,影響盈利。在大部分第一世界國家,餐館受嚴格規管,以確保顧客的安全。zh-hans:;zh-hant:[來源請求]
一般餐館東主面對不少問題,如籌措起動資金、聘請合適員工、保持食物質素、維持工作環境安全,也要應付顧客可能投訴食物甚至索償。經濟環境轉變,如油價上升,也會削弱市民出外用膳的意欲,影響餐館生意。
2006年,在美國正式餐館約21.5萬間,營業額2980億美元;快餐店25萬間,營業額2600億美元。[2]
[编辑] 注釋及資料來源
- ^ Kiefer, Nicholas M.(2002年8月).“Economics and the Origin of the Restaurant”.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pp 5 - 7. (pdf)
- ^ 2006 U.S. Industry & Market Outlook.Barnes 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