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
---|
基本教義 |
三寶 涅槃 緣起 戒定慧 五蘊 |
修行位階 |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
人物 |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鳩摩羅什 龍樹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蓮花生 慧能 虚云 印光 |
宗派 |
大乘 上座部 藏傳 漢傳 |
经典 |
法华经 華嚴經 楞嚴經 楞伽經 心經 金剛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日經 維摩詰經 藥師經 坛经 阿含經 百喻經 涅槃经 圆觉经 |
聖地 |
八大圣地 四大菩薩道場 |
维基主题:佛教 |
菩薩,菩提薩埵(巴利文:Bodhisatta,梵文:Bodhisattva)之略稱,過去曾譯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Bodhi 覺悟,satto 或 sattva 有情, 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覺有情」:追求覺悟的有情眾生,使人覺悟的有情眾生。佛教認為,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佛,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
南传佛教认为,菩萨是在佛法失传之后,在未来成佛、重新开启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传经典里提到的菩薩只有两位,即成佛前的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彌勒菩薩。此外,上座部佛教所定义的菩萨也包括了一切发愿在未来成为佛陀圣弟子的修行者,即声闻菩萨。菩萨的主要修行内容就是十度波罗密。
大乘佛教認為,菩薩是佛的脅侍,每位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尊);現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釋迦三尊);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藥師三尊)。現在佛和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大乘佛教佛经称某些菩萨在远古已成佛,如观世音菩萨过去佛号正法明如来,他們以大慈悲心,为度众生示現菩薩形象,重入世間教化救援。
佛經中所舉出菩薩的異名有:開士、大士、尊人、聖士、超士、無上、自在、勇健、大道心成眾生、身業無失語業無失意業無失、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身業無動語業無動意業無動等。
[编辑] 四大菩薩
四大菩薩一般指:
- 文殊菩薩 - 釋迦牟尼佛左脅侍,以智慧聞名。
- 普賢菩薩 - 釋迦牟尼佛右脅侍,以大行聞名。
- 觀音菩薩 - 既為阿彌陀佛左脅侍,又以大慈大悲聞名,在人間以千手千眼不遺餘力地救度苦難眾生。
- 地藏菩薩 - 救度一切有情,直至地獄盡空,以大願聞名。釋迦佛滅度後彌勒佛出世前娑婆眾生之救世主。
在彌勒佛時代尚未來臨以前,釋迦牟尼佛與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會以佛法濟度眾生。
觀音菩薩以慈悲聞名,常以各種化身救濟世人苦難,廣受世人尊敬。而地獄的眾生,就由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願意犧牲自己,而不立即成佛的地藏王菩薩救度。一般常把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合稱四大菩薩。
中國有四大菩薩道場(四大佛教名山)之說: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是浙江普陀山;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山西五台山;普賢菩薩的道場是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薩的道場是安徽九華山。
阿彌陀佛的另外一位胁侍:專修念佛法門的大势至菩萨,示現為代表神通力、現憤怒相的金剛手菩薩,在藏传佛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编辑] 八大菩薩
關於八大菩薩有多種說法。
- 《藥師經》說: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無盡菩薩、寶檀花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
- 《七佛八菩薩經》說:文殊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大勢至菩薩、得大勢菩薩、堅勇菩薩。
- 《舍利弗陀羅尼經》說:光明菩薩、慧光明菩薩、日光明菩薩、教化菩薩、令一切意滿菩薩、大自在菩薩、宿王菩薩、行意菩薩。
- 《般若理趣經》說:金剛手菩薩、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菩薩、才發意轉法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
[编辑] 外部链接
- 菩薩與羅漢的故事(上集) - 海濤法師編著
- 菩薩與羅漢的故事(下集) - 海濤法師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