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
---|
基本教義 |
三寶 涅槃 緣起 戒定慧 五蘊 |
修行位階 |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
人物 |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鳩摩羅什 龍樹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蓮花生 慧能 虚云 印光 |
宗派 |
大乘 上座部 藏傳 漢傳 |
经典 |
法华经 華嚴經 楞嚴經 楞伽經 心經 金剛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日經 維摩詰經 藥師經 坛经 阿含經 百喻經 涅槃经 圆觉经 |
聖地 |
八大圣地 四大菩薩道場 |
维基主题:佛教 |
释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原名悉达多·喬達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佛教创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
目录 |
[编辑] 姓名釋義
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他的尊稱。“釋迦”是他所屬的部族名稱,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為“文”、“仁”、“寂默”,所以漢譯又作能仁寂默[1]、釋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誦詩中,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稱為“牟尼”,他蓄長髮、著褐色的髒衣、可以飛行空中,喝飲毒汁而無事,所以“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聖人”。
“悉达多”〈 梵文 Siddhartha,巴利文 Siddhattha〉,意思是“吉財”、“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薩婆曷剌他悉陀”(梵文 Sarvarthasiddha)意為“意義成就”或“一切義成”[2]。這才是他的真正名字。
傳統上認為“乔达摩”或「瞿曇」(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3]。但這應非他的姓氏,而是依照當時印度貴族的習慣,由《梨俱吠陀》讚歌的作者仙人家族Gautama[4],所取的另一個名字[5]。
大乘佛教對他又有不同的尊稱,如《華嚴經》中又稱他為毗盧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6]。
[编辑] 生平事跡
出身於釋迦族,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有研究认为南传佛教的推断误算一周期60记年。
[编辑] 覺悟以前
根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姨母大愛道(Mahāprajāpati,音譯為摩訶波闍波提,又叫瞿曇彌 Gautamī)撫養成人。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宫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先後娶三個妃子為妻,並建三幢宮殿安置她們,第一宮納善覺王之女耶輸陀羅妃,第二宮納摩奴陀羅妃,第三宮納瞿多彌妃;以耶輸陀羅為正妃,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
據說他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閻浮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脱,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夜睹明星“悟道”,證得揭示諸法實相的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编辑] 成佛之後
佛陀悟道之后,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聖谛”,称之为“初转法轮”。此后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八十岁时,佛在毗舍离城,已患重病,雨季過后,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农历二月十五日因食物中毒[7],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须跋陀罗(Subhadd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后弟子。佛在拘尸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灭。火化後的舍利(人體火化後的遺留物)由摩竭陀國王阿闍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编辑] 著名弟子
佛陀在世說法時,有聞名的十大弟子,他們是: 大迦葉(頭陀第一) 目犍連(神通第一) 富樓那(說法第一) 須菩提(解空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 羅睺羅(密行第一) 阿難陀(多聞第一) 優婆離(持律第一) 迦旃延(議論第一) 阿尼律陀(天眼第一)。
比丘尼眾中的皎皎者,則有大愛道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等。
在佛陀滅度後,大迦葉尊者繼承佛祖衣缽,帶領大眾繼續精進修行、弘揚佛法。
[编辑] 基礎理論
佛陀進入般涅槃後,弟子們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通過幾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隨著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關於釋迦牟尼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緣起法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這些教義又被稱為原始佛教。
[编辑] 歷史宗教
在佛陀時代之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帶來了他們的宗教,稱為婆羅門教。雅利安人與印度當地的居民戰鬥,經常會呼喚神靈的協助。在戰勝之後,則需要感謝神靈的幫助。他們並不怕死,認為光榮戰死之後可以上升天堂。因此,婆羅門教之中,充滿了許多祭祀的儀式,以及贊頌神的讚美詩。這些儀式及讚美詩都收在《吠陀》經典之中,梵文是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唯一語言。負責宗教儀式的人,稱為婆羅門。負責戰鬥的武士階層,則稱為剎帝利。
但是印度當地居民信奉的土著宗教,他們的代表人物,則是沙門。沙門崇尚出家苦行,在原野獨居,不結婚生子,整日端坐不動以求進入禪定。他們不相信吠陀中記載的神祗以及升天之說,但他們相信輪迴轉世,認為今生所做所為〈稱為業〉,會影響到來世的好壞。要脫離輪迴,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苦行而得到解脫。《梨俱吠陀》中所說的“牟尼”,也是屬於沙門中的一種。
在公元前第七、八世紀,興起了奧義書信仰,它與婆羅門教信仰不同,受到沙門傳統的影響,他們相信輪迴業報,崇尚禪定苦行,但是他們也相信婆羅門經典,追求梵我合一。奧義書信仰以秘密傳授的方式,主要流傳在剎帝利階層中,後者對婆羅門階級不滿,認為宗教特權不能由他們獨佔。在後世,逐漸形成了婆羅門六派信仰中的數論、瑜伽二派。
在佛教興起之前,印度具有許多不同的宗教流派,但基本上屬於婆羅門、沙門這兩種傳統。佛陀本人曾經向阿藍迦藍學習不用處定,向鬱頭藍弗學習非非想定,也曾加入苦行沙門,一天只食一顆麻麥。因此佛教興起之初,也被認為是屬於沙門團體中的一個分支。在教義上,佛教與耆那教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也是因為他們同屬於沙門傳統所致。
[编辑] 祖國、語言
釋迦族自稱為印度甘蔗王(巴利文 okkāka)[8]族的後裔,與《羅摩衍那》的主角羅摩同出一系,屬剎帝利種,为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但是因為釋迦族所處偏遠,僻處 婆羅門文化圈之外,雅利安人到達的時間很晚,被認為是未開化地區,所以很有可能是當地土著民族,而不是純粹的雅利安人種[9]。
佛陀時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個大國,都是君主制國家;釋迦族統治的是東北部邊緣四小國之一的迦毗羅衛國[10],採取共和制[11],以憍薩羅(Kosāla)為宗主國。後來迦毗羅衛國受到憍薩羅國的流離王侵略而亡國,整個部落也遭到滅族的命運。
釋迦牟尼佛的主要活動範圍,在恆河兩岸的憍薩羅國(Kosāla)、摩揭陀國(Magadha)和毗舍離國(Vaiśālī)之間,所以他說法使用的語言很可能是印度東部的方言摩揭陀語(Māgadhā nirutti, Māgadhikā bhāsā)。佛入涅槃後,弟子們編纂佛典時使用的語言,也應該是摩揭陀語;但是隨著佛教傳播地區的逐漸擴大,在各種方言的影響之下,佛教語言不可能保持純正不染,學者又稱呼此為半摩揭陀語。在阿育王石碑出土之後,學者對於半摩揭陀語開始有了更多的了解。
根據南傳佛教的說法,現存的巴利文就是摩揭陀方言,也就是佛陀所使用的語言。但是古印度語言學研究者認為,巴利文應該是來自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源自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但它很可能受到摩揭陀語的影響,從而接受了它的某些特徵[12]。
佛教的理論是關於解脫的理論,語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絕弟子要求,依婆羅門傳統,以梵文為統一的傳教語言,而允許弟子以自己的母語來傳播佛教[13]。因此早期的佛教經典也不以梵文寫成。
[编辑] 參考資料
- 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槪論》,三民書局,26-27頁,2000年,9571431036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相關注釋
- ^ 《翻譯名義集》卷一:「釋迦牟尼,摭華云。此云能仁寂默。」
- ^ 《大唐西域記》卷七:「薩婆曷剌他悉陀(Sarvarthasiddha),唐言一切義成,舊曰悉達多〈Siddhartha〉,訛略也。」這應是由於方言不同,使得佛陀有不同名字的傳出
- ^ 《釋迦氏譜》卷一:「明佛姓自分五別:一曰瞿曇,二曰甘蔗,三曰釋迦,四曰舍夷,五曰日種。」《翻譯名義集》卷一:「瞿曇,或憍曇彌,或俱譚。西域記云:喬答摩,舊云瞿曇,訛略也。古翻甘蔗、泥土等。南山曰:非也。瞿曇,星名,從星立稱。至于後代,改姓釋迦。慈恩云:釋迦之群望也。文句曰:瞿曇,此云純淑,應法師翻為『地最勝』,謂除天外,人類中此族最勝。」
- ^ 也就是Vāmadeva(梵文:वामदेव),意為美麗的仙人
- ^ 據季羨林考證。季羨林所持的理由有二,一是釋迦牟尼的姨母名叫瞿曇彌(Gautami),是瞿曇〈Gautama〉的陰性名詞,當時印度習慣上是從父性而非從母姓,釋迦族採取外婚制,也不應該會與同姓氏的人結婚。二者,瞿曇〈Gautama〉是一個婆羅門姓氏,釋迦族認為自己源自剎帝利種姓而不是婆羅門,應該不會使用婆羅門姓氏。
- ^ 《八十華嚴》卷十二〈如來名號品〉:「諸佛子!如來於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義成』,或名『圓滿月』,或名『師子吼』,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毘盧遮那』,或名『瞿曇氏』,或名『大沙門』,或名『最勝』,或名『導師』。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 ^ 誤食鐵匠純陀(Cunda)進獻的糕饼與「栴檀樹菌茸」(Sukara-maddava),Franke 将此字译为「柔软的公猪肉」;Arthur Waley 则对此字作了下列四种解释:猪吃的软食、猪所嗜吃的食物、猪肉中最软的部分,被猪所踏碎的食物。(K.T.S. 萨罗着:〈古印度佛教的不杀生思想〉)
- ^ 《法苑珠林》卷八:「《菩薩本行經》云,甘蔗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即以王位付諸大臣,大眾圍繞,送王出城。剃除鬚髮,服出家衣。……成就四禪,具足五通,得成王仙。……有一獵師,游行山野,遙見王仙,謂是白鳥,遂即射之。……爾時彼地有兩滴血,即便生出二甘蔗牙,漸漸高大。至時,甘蔗熟,日炙開剖,其一莖蔗出一童子,更一莖蔗出一童女。……此童子者,既是日炙熟甘蔗,開而出生故,一名善生。又其從甘蔗出故,第二復名甘蔗生。又以日炙甘蔗出故,亦名日種。彼女因緣一種無異,故名善賢,復名水波。時彼諸臣取甘蔗種所生童子,小年時即灌其頂立以為王。其賢善女,至年長大堪能伏事,即拜為王第一之妃。」釋迦族的起源,又可見《長阿含經》及《佛祖統記》。
- ^ 《雜阿含經》中曾記載釋迦牟尼被婆羅門誤認為賤民的故事,如果釋迦牟尼是純粹雅利安人種,就外貌特徵上,應該不可能被誤認。《雜阿含經》卷四:「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舍。時,婆羅門手執木杓,盛諸飲食,供養火具,住於門邊。遙見佛來,見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領群特!慎勿近我門!」領群特即賤民。近代研究(如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認為释迦牟尼为黄种人(现代南亚的不丹人、锡金人、部分尼泊尔人等也是黄种人)。
- ^ 玄奘譯為劫比羅伐窣堵國(Kapilavastū,在今尼泊爾南部的提羅拉科特附近)
- ^ 《佛祖統記》卷一:「大劫之始,世界初成,光音諸天化生為人云云。於是議立一人有威德者,賞善罰惡,號『平等王』。眾共供給,遂有民主之名(長阿含經○詳見三世出興志)。」傳統上認為佛陀的父親淨飯王是迦毗羅衛國的國王,但是因為迦毗羅衛國採取部落共和制,並沒有國王的稱號,因此佛陀父親應該只是一位武士階級的部落領袖,並不是真正的國王。
- ^ http://ccbs.ntu.edu.tw/BDLM/lesson/pali/lesson_pali1.jsp#1 巴利語簡介
- ^ 《毗尼母經》:「有二婆羅門比丘,一字烏嗟呵,二字散摩陀,往到佛所,白世尊言:『佛弟子中,有種種姓,種種國土人,種種县县人,言音不同,語既不正,皆壞佛正義。唯愿世尊聽我等依闡陀至 ( 指梵文 ) 持論,撰集佛經,次比文句,使言音辯了,義亦得顯。』佛告比丘:『吾佛法中不與美言為是。但使義理不失,是吾意也。隨諸眾生應與何音而得受悟,應為說之。』是故名為隨國應作」。相關討論可見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04/55_68.htm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编辑] 參見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