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朝称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临朝称制是指古代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君主制时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朝鲜、越南等国称国王,日本称天皇)执掌国政,如果男性代理国政,太子称监国,其他男性称摄政。[1]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的吕后所开创。
目录 |
[编辑] 词源
按传统儒学和大男子主义观点,身为女性的后妃只能待在内宫中,而不能上外朝,即所谓“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后妃要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当然就要“临朝”,即“当朝处理国政”之意[2];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诏”,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后代理皇帝职责,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级别,所以叫“称制”,即“行使皇帝权力”之意[3];两者合称,即临朝称制,该词在正史中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高后纪》:“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编辑] 历史上的临朝称制
[编辑] 中国
- 西汉(共2位)
- 东汉(共6位)
- 东晋(共2位)
- 明穆庾太后
- 康献褚太后
- 北魏(共2位)
- 文明太后
- 灵太后
- 唐(共2位)
- 辽(共3位)
- 西夏(共3位)
- 没藏太后
- 大梁太后
- 小梁太后
- 北宋
- 北辽(共1位)
- 西辽(共2位)
- 南宋
- 元
- 乃马真后
- 海迷失后
- 卜答失里后
- 清(共3位)
[编辑] 日本
[编辑] 朝鮮
[编辑] 越南
[编辑] 參見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中国
- 《史记·吕后本纪》,西汉·司马迁
- 《汉书·外戚传》,东汉·班固
- 《汉书·元后传》,东汉·班固
- 《后汉书·皇后纪》,南朝宋·范晔
- 《晋书·后妃列传下》,唐·房玄龄等
- 《魏书·皇后列传》,北齐·魏收
- 《北史·后妃列传上》,唐·李延寿
-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后晋·刘昫等
- 《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北宋·欧阳修、宋祁
- 《新唐书·后妃上·则天武皇后列传》,北宋·欧阳修、宋祁
- 《宋史·后妃列传上、下》,元·脱脱等
- 《辽史·后妃列传》,元·脱脱等
- 《元史·后妃列传一》,明·宋濂等
- 《新元史·后妃列传》·民国·柯劭忞
- 《清史稿·后妃列传》,民国·赵尔巽等
- 《中国皇后传》,中国人事出版社,当代·史海阳 ISBN 7-80139-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