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同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8年2月1日─2012年1月31日 |
|
---|---|
性別: | 男 |
政黨: | 民主進步黨 |
籍貫: | 臺灣嘉義 |
出生: | 1935年6月13日 (73歲) 日治臺灣臺南州東石郡 |
學歷 | |
經歷 | |
|
蔡同榮(1935年6月13日-),臺灣的政治人物、資深立法委員,是臺灣獨立與公民投票的主要推動者。現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目录 |
[编辑] 早年簡介
蔡同榮出生於臺灣嘉義縣布袋鎮的新塭。其父親是嘉義縣第一屆、第二屆議員,蔡同榮自臺南一中畢業後,考取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後轉入臺大法律系就讀。在臺大就讀期間,曾經以第一位非中國國民黨籍學生當選臺大代聯會主席。1958年大學畢業後服兵役,役畢後與張燦鍙、侯榮邦、陳榮成等人發起關子嶺會議,討論有關推翻中國國民黨與臺灣獨立問題。蔡同榮於1960年赴美留學後,也因此被列入黑名單,二十餘年無法回臺。之後,獲得美國田納西大學政治學碩士,並於1969年取得美國南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之後任教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在美國期間,蔡同榮於1966年與陳以德、張燦鍙、羅福全等人成立全美臺灣獨立聯盟,1970年1月組成臺灣獨立建國聯盟,蔡同榮也擔任首任主席,1982年組成的臺灣人公共事務協會上,蔡同榮也擔任會長,之後出任執行長。蔡同榮在美期間,曾經為臺灣爭取到與其他國家同樣每年享有二萬名移民的配額,並且要求美國關切臺灣民主與人權的狀況。
[编辑] 推動公投
1990年,蔡同榮以「奔喪」名義返臺,之後於臺灣順利設籍,並組成公民投票促進會,表示將推動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公共事務以及住民自決,以聖火長跑、遊行、絕食靜坐等方式號召民眾加入、以推動臺灣獨立;也因為蔡同榮推動公民投票不遺餘力,而有「蔡公投」的稱號。1992年蔡同榮接受民主進步黨提名參選嘉義市立法委員並當選,但1995年在同選區與中國國民黨提名的蕭萬長角逐立委時落選;1997年蔡同榮於嘉義市立法委員補選中當選,之後於1998年、2001年與2004年獲得連任。在2008年起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编辑] 民視公司
- 蔡同榮致力於打破當時黨政軍勢力壟斷無線電視台的情況,於是募資籌組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 1997年6月11日,民視開播,蔡同榮出任民視董事長。
- 2002年,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陽光媒體小組」提出媒體公共化修法方向,並要求政黨與政治人物皆退出媒體經營;但因蔡同榮等立委要求將政治人物排除在外,導致黨團被迫妥協折衷,只由羅文嘉、李文忠等黨團成員連署提案。
- 蔡同榮等立委反對政治人物退出媒體的主要理由,是強調「民視對民進黨貢獻很大」;若要蔡同榮辭去民視董事長,反而會影響民進黨的長期發展。他們又認為,目前臺灣媒體「大中國意識」傾向極為嚴重,需要「本土派」媒體繼續為臺灣發聲,因此蔡同榮不宜退出民視經營。
- 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質疑:「如果蔡同榮真要與『統派媒體』相抗,以追求臺灣多元的聲音,就該放棄『政媒兩棲』理念或利益,轉而支持至少在目前能夠體現免除政黨控制、(且能呈現)臺灣多元文化的公共媒體。這不也是阿扁總統對臺灣有利的政策嗎?」(〈蔡同榮的抉擇〉,2003年2月13日《臺灣立報》)
- 2003年8月,在「黨政軍退出媒體經營」的訴求下,蔡同榮正式辭去民視董事長職務,由田再庭繼任。
- 2008年3月,蔡同榮只看民視的新聞,從不看民視的連續劇,「哪有立委有時間坐在那邊兩小時看連續劇啦!」[1]
[编辑] 競選主席
2005年底因民進黨在三合一選舉中大敗,主席蘇貞昌決定辭職。民進黨宣布舉行補選,蔡同榮與翁金珠及游錫堃角逐。結果由游錫堃當選主席。
2008年4月,蔡同榮再度表態參選黨主席,但在5月12日宣布退出競選,轉而支持辜寬敏。選舉結果最終由另一位對手蔡英文取勝。
[编辑] 評價
- 管中祥說:「雖然蔡董(蔡同榮)過去都以『本土派需要有媒體』的說法做為『自己並非戀棧權位』的藉口,並突顯自己是個具有理想情操的道德者與先行者;然而有理想的臺灣人並非只有蔡同榮,有能力經營堅持『本土』媒體的亦非只有蔡同榮一人。這樣的說法不但自我膨風,將蔡委員搞得像是凡人無法取代的救世主,甚至也沒把其他有理想的臺灣人放在眼裡。……蔡董如果真有理想、使命,考量媒介中的多元發聲,那麼就該從自己開始,放棄既有利益,尋求相對公平的公共媒體環境,不該在爛蘋果的政媒兩棲曖昧中流連與攪和,更不該和其他貪慕政媒兩棲的權位者一起比爛,否則蔡同榮將是臺灣媒體改革的一塊大石頭。」(〈蔡董,請自我了結〉,2002年6月12日《臺灣立報》)
- 姚人多說:「他(蔡同榮)宣稱,之所以至今仍不肯辭去民視董事長的原因,是為了不讓臺灣成為中國的一部份;也就是說,老話一句,他是為了全體臺灣人的利益著想:在今日臺灣內部統派媒體勢力囂張的情況下,他位居民視董事長猶如中流砥柱、一柱擎天;有了他,民視便可以在一群不本土化的電子媒體中除妖斬魔、端正視聽。這是一種自我放大,把自己放大成巨人,彷彿世界少了他便會從此往不同的方向運轉。」(〈蔡同榮與綠巨人〉,2003年6月)
- 2006年民主進步黨主席補選期間,候選人翁金珠在政見發表會上說:就算蔡同榮已經不再是民視董事長,只要蔡同榮向民視說要調閱民視新聞的資料帶,民視就會立即調出資料帶給蔡同榮看,所以蔡同榮回家以後不必擔心看不到自己在電視上的表現。言下之意,是暗諷蔡同榮雖然已經辭去民視董事長的職位,但是在民視仍有影響力,並沒有完全退出民視的經營,依然可以透過民視來包裝自己的形象。
[编辑] 重要著作
- Chai, Trong R. 1969. Professionals in Communist China: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______. 1975. Professionals in China: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Tokyo: New Citizens Pub. Co.
- ______. 1976. Taiwan for the Taiwanes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In The Taiwan Issue: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November 6, 1975, edited by Jack F. Williams, 79-84. East Lansing: Asian Studies Center,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 ______. 1977a.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Obituary Notices on Mao Tse-tu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1 : 475-87.
- ______. 1977b. Who Controls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sia Quarterly 2: 143-62.
- ______. 1978. Chinese Leaders' Support for Hua Kuo-feng: A Content Analysis. Asia Quarterly , no. 3: 189-208.
- ______. 1979a. Communist Party Control over the Bureaucracy: The Case of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11: 359-70.
- ______. 1979b. Chinese Policy toward the Third World and the Superpowers in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1971-1977: A Voting Analys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3, no. 3: 391-403.
- ______. 1980a.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General Assembly.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4: 23-34.
- ______. 1980b. The Communist Part of China: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sian Affairs 11: 43-54.
- ______. 1980c. Mao Zedong's Control over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sian Quarterly , no. 2: 75-92.
- ______. 1981a.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Test of the "Red and Expert" Concept. Journal of Politics 43, no. 4: 1215-29.
- ______. 1981b.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bility in China: A Test of Huntington's Theory.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8: 25-40.
- ______. 1981c. Chinese Policy toward the Third World in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 8: 319-33.
- ______. 1986. The Future of Taiwan. Asian Survey 26, no. 12: 1309-23.
- 蔡同榮,1988,臺灣的前途,見張富美編,臺灣問題討論集:臺灣現狀與臺灣前途,頁223-45。Irvine,Calif.:臺灣出版社。
- Chai, Trong R. 1989. Taiwan Should Remain Independent of China. In China: Opposing Viewpoints, edited by William Dudley, and Karin Swisher, 184-90. San Diego, Calif.: Greenhaven.
- 蔡同榮,1990,我要回去。高雄:敦理出版社。
- ______,2003,民視與我。高雄:民視文化。
[编辑] 和蔡同榮相關的學術研究
- Shu, Wei-Der. 2005. Chapter Seven: Case Study (3):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of Trong R. Chai. In Transform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 An Identity Formation Approach to Biographies of Activists Affiliated with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386-479. Ph.D. diss., Syracuse University.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第七屆立法委員任期出席紀錄
2008年2/1~3/26院會應出席15次,委員會應出席19次,總計34次,缺席20次。 資料來源: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監督國會周報第五期。http://www.ccw.org.tw
[编辑] 外部連結
|
---|
丁守中 - 尤宏 - 方來進 - 王天競 - 王世雄 - 王金平 - 王建煊 - 王國清 - 王顯明 - 朱星羽 - 朱高正 - 朱勝號 - 朱鳳芝 - 江偉平 - 江鵬堅 - 何智輝 - 余政憲 - 余玲雅 - 吳東昇 - 吳德美 - 呂秀蓮 - 呂新民 - 李友吉 - 李必賢 - 李宗正 - 李進勇 - 李源泉 - 李鳴皋 - 李慶華 - 李慶雄 - 李顯榮 - 沈富雄 - 沈智慧 - 周伯倫 - 周書府 - 周荃 - 林光華 - 林志嘉 - 林明義 - 林國龍 - 林源山 - 林瑞卿 - 林壽山 - 林濁水 - 林錫山 - 林聰明 - 邱垂貞 - 邱連輝 - 侯海熊 - 姚嘉文 - 施台生 - 施明德 - 柯建銘 - 洪冬桂 - 洪玉欽 - 洪秀柱 - 洪奇昌 - 洪性榮 - 洪昭男 - 洪濬哲 - 郁慕明 - 徐中雄 - 徐成焜 - 翁金珠 - 翁重鈞 - 高天來 - 高育仁 - 高巍和 - 張文儀 - 張旭成 - 張俊宏 - 張俊雄 - 張建國 - 張堅華 - 曹爾忠 - 莊金生 - 許國泰 - 許添財 - 郭石城 - 郭廷才 - 郭金生 - 郭政權 - 陳水扁 - 陳光復 - 陳宏昌 - 陳志彬 - 陳定南 - 陳建平 - 陳昭南 - 陳癸淼 -陳唐山 - 陳哲男 - 陳健民 - 陳婉真 - 陳清寶 - 陳傑儒 - 陳朝容 - 陳錫章 - 陳璽安 - 彭百顯 - 曾永權 - 曾振農 - 游日正 - 游淮銀 - 程建人 - 華加志 - 黃主文 - 黃正一 - 黃信介 - 黃昭順 - 黃昭輝 - 黃煌雄 - 黃爾璇 - 楊吉雄 - 葉菊蘭 - 葉耀鵬 - 葛雨琴 - 詹裕仁 - 廖大林 - 廖永來 - 廖光生 - 廖福本 - 趙綉娃 - 趙少康 - 趙永清 - 趙振鵬 - 劉文慶 - 劉光華 - 劉松藩 - 劉政鴻 - 劉炳華 - 劉國昭 - 劉瑞生 - 潘維剛 - 蔡中涵 - 蔡友土 - 蔡同榮 - 蔡式淵 - 蔡勝邦 - 鄭逢時 - 盧修一 - 蕭金蘭 - 戴振耀 - 謝長廷 - 謝啟大 - 謝深山 - 謝聰敏 - 韩国瑜 - 顏錦福 - 魏耀乾 - 魏鏞 - 羅傳進 - 關中 - 嚴啟昌 - 蘇煥智 - 蘇嘉全 - 饒穎奇 |
第6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嘉義市名單 |
江義雄 | 蔡同榮 | 黃敏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