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创造性的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目录 |
[编辑] 生平
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出生于当时为英国占领的马来西亚威尔斯王子岛(今天叫槟城),父亲辜紫云,母亲为葡萄牙人,当时取英文名字叫做汤生(Tomson)。
1867年,辜鸿铭随其橡胶园主英国商人布朗前往苏格兰。1870年,14岁的辜鸿铭被送往德国学习科学。后回到英国,并于1873年考入爱丁堡大学文学院攻读西方文学专业,并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该校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辜鸿铭入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土木工程文凭;后又去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法学。
1880年,辜鸿铭结束自己14年的求学历程返回故乡槟城。1881年,他遇到马建忠并于其倾谈三日,思想发生重大改变,随即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学习中国文化。1885年,辜鸿铭前往中国,被张之洞委任为“洋文案”(即外文秘书)。在此期间,辜鸿铭将《论语》、《中庸》和《大学》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刊登和发行。
1905年,辜鸿铭任上海黄浦浚治局督办。1908年宣统即位,辜任外交部侍郎,1910年,他辞去外交部职务,赴上海任南洋公学监督。1911年辛亥革命后,辜辞去公职,1915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其著作《中国的牛津运动》于1909年出版,《中国人的精神》(《春秋大义》)于1915年出版。
1924年,辜鸿铭赴日本讲学三年,其间曾赴台湾讲学,1927年从日本回国。1928年4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编辑] 观点和著作
在其著作《中国人的精神》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优点概括为“温良”(英文:gentleness),并说道:“中华...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
辜鸿铭是坚决的保皇派,即使民国时期在北京大学讲课,仍然留着大辫子,带着书童。他喜愛中國姑娘淑姑的小腳,酷嗜嗅女人小腳,講究瘦、小、尖、彎、香、軟、正七字訣。對於中華文化如纏足、長袍、馬褂、辮子、娶妾,辜鴻銘堅持終身。当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被免职时,他也愤而辞职,曾说:“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但他反对袁世凯的恢复帝制。
辜鸿铭主张“一夫一妻多妾制”,最出名的比喻是认为一夫多妻是一把茶壶配几只茶杯。但当时诗人徐志摩结婚时,他的妻子陆小曼曾对他说:“志摩!你不能拿辜先生茶壶的譬喻来作借口,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公开用,牙刷是不能公开用的!”[1]
[编辑] 参考文献
- ^ 罗家伦 《回忆辜鸿铭先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 1998年5月 ISBN 7-5600-1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