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延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譚延闓 |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1任行政院院長 |
|
任期 1928年10月25日 – 1930年9月22日 |
|
繼任 | 蔣中正 |
---|---|
|
|
出生 | 1880年1月25日 浙江杭州 |
逝世 | 1930年9月22日 南京市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經歷 | |
---|---|
|
譚延闓(1880年1月25日-1930年9月22日,外部圖片),字組安、組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曾任湖南省都督,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當年與陳三立、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
[编辑] 生平
1880年1月25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其父譚鍾麟為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曾任陝甘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等職。他聰穎好學,5歲入私塾。其父規定三天要寫一篇文章,五天要寫一首詩,還要練寫幾頁大、小楷毛筆字。11歲學制義文學,清德宗帝師翁同龢稱之為「奇才」。1904年3月開封會試第一名,填補了湖南在清代200餘年無會元的空白。同年7月殿試,本欲再取為第一,但因與戊戌政變中問斬的譚嗣同同姓,為上所忌,故而捨之,後授翰林編修。
1907年組織「湖南憲政公會」,積極推行立憲。1909年舉為湖南咨議局議長,成為湖南立憲派首腦人物。辛亥革命時附和革命,長沙光復後,被舉為湖南軍政長和參議院議長。後三任湖南都督。1912年加入國民黨,任湖南支部長。二次革命中保持中立,被袁世凱免職。袁死後,任湖南省長兼督軍、省長,1920年下台。1922年重新加入國民黨,隨孫中山赴廣州任大元帥府內政部長、湖南省長、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等職。1930年9月病逝南京,葬於南京鍾山中山陵旁,蔣介石為其墓碑題詞。
譚延闓的女兒譚祥,嫁給了後來在台灣就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陳誠,陳誠與譚祥生下了曾任台灣監察院院長的陳履安。
[编辑] 書法
譚延闓的字(外部圖片)亦如其人,有種大權在握的氣象,結體寬博,顧盼自雄。是清代錢灃之後又一個寫顏體字的大家。顏真卿楷書自從被米南宮批判之後,一直不很被重視,宋、元、明三代不出一個善寫顏字的大家。清初基本上是董其昌書法的天下。直到清中葉劉石庵以及後來錢灃、何紹基、翁同龢等出,顏書才始得到復興。但清代書家多數還是寫行草書,篆隸也頗有好手,只是規規矩矩的楷書尚不多見。錢灃是一時名家了,學顏字得其神趣,氣象渾穆。但橫平豎直處時顯板硬,不若魯公之靈妙。即使如此,同時代及後世,楷書領域內,錢灃也是罕有其匹的。楷書是能顯示真功夫的,一點一畫,稍有偏差,一望便知。
從民國至今,寫顏字的人沒有出譚延闓右者。他尤以顏字楷書譽滿天下。譚延闓可以說一生基本都在攻顏書。
中華民國(廣州國民政府)元首 | ||
前任: 汪兆銘 |
國民政府主席(代理) 1926年4月16日-1927年3月11日 |
不設主席 原因:由臨時聯席會議領導 |
— 原因:寧漢復合 |
國民政府主席 1927年9月20日-1928年10月10日 |
繼任: 蔣中正 |
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元首 | ||
前任: 張作霖 (安國軍海陸軍大元帥) |
國民政府主席 1927-1928 |
繼任: 蔣中正 |
中華民國政府首腦 | ||
新頭銜 |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1928年10月25日-1930年9月22日 |
繼任: 蔣中正 |
[编辑] 其它
- 傳譚延闓好吃,是著名的美食家,享盡人間口福。
- 傳譚延闓愛好養馬,騎馬,1930年是騎馬墜落,導致腦溢血死亡。
|
|
---|---|
汪兆銘 - 譚延闓(代理)- 胡漢民 - 譚延闓 - 蔣中正 - 林森 - 蔣中正(二次) |
|
||
---|---|---|
國民政府時期 (1928-1948) |
譚延闓 - 蔣中正 - 孫科 - 汪兆銘 - 蔣中正(二次)- 孔祥熙 - 蔣中正(三次)- 宋子文 - 張群 | |
行憲後 (1948-1997) |
翁文灝 - 孫科(二次)- 何應欽 - 閻錫山 - 陳誠 - 俞鴻鈞 - 陳誠(二次)- 嚴家淦 - 蔣經國 - 孫運璿 - 俞國華 - 李煥 - 郝柏村 - 連戰 | |
第四次修憲以來 (1997-) |
蕭萬長 - 唐飛 - 張俊雄 - 游錫堃 - 謝長廷 - 蘇貞昌 - 張俊雄(二次)- 劉兆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