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柴玲(1966年4月15日-),女,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人,备受争议的著名异见人士。1987年从北京大学心理系毕业,入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六四事件期间,她是绝食发起者之一,并担任天安门广场绝食团、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总指挥,曾与另一位学生领袖封从德为夫妻关系。六四事件之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缉。于1990年4月經香港离开中国大陆,十个月后抵达法国巴黎,随后与封从德离婚,到美国求学,后与一位美国人羅拔·馬丁(Robert Maginn)结婚。199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关系与政治学硕士学位,随后在波士顿Bain & Company任职,1996年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1998年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同年与其丈夫共同创办一家电脑公司Jenzabar, Inc,任总裁至今。[1]
[编辑] 在六四事件中的表現與評介
柴玲是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中的学生领袖。她在该运动中的表现受到极大争议。一方面,她的言语颇具感染力,多次提出激进的抗议做法(诸如绝食、自焚);另一方面,有批評者認為她在抗议取得一些成效后(学运后期政府颁布戒严令后北京市民、工人和学生曾成功劝阻戒严军队入京)坚持继续占据天安门广场,斥责返校学生为一小撮投降变节派,并坚决捍卫自己的“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总指挥”职务以博得国际舆论的关注,接受采访时坚称需要用生命和鲜血逼迫政府对学生动用武力,自己却因上政府黑名单准备出逃國外[1]。种种行为以至于她的行为动机和个人品质受到怀疑。
她在5月28日接受美国记者飞利浦·康宁汉(Philip Cunningham,汉名“金培力”)时嘶哑着喉咙声泪俱下地说:“觉得为中国人去奋斗不值得”,“下一步作为我个人,我愿意求生下去。广场上的同学,我想只能是坚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墙的时候血洗。不过我相信一场大革命很快就会到来——要是它采取下策的话。即使不采取下策,保存一些火种和力量,在下一次运动中我们一定会站出来……”[2]与在广场上声音洪亮得煽动情绪时判若两人。此语在五年多以后被人解释为“让别人流血,自己逃生”[3]。另外,根据侯德健、郑义和封从德等人所言[4],{{Fact|time=2007-07-16T11:04:20Z|五月底柴玲领了救济款出走去“传播革命火种”了[5]。
在这一个采访当中柴玲还说道:
“ | 同学们老在问,我们下一步要干什么,我们能达到什么要求。我心里觉得很悲哀,我没办法告诉他们,其实我们期待的就是,就是流血。就是让政府最后,无赖至极的时候它用屠刀来对着它的公民。我想,也只有广场血流成河的时候,全中国的人才能真正擦亮眼睛。(哭)他们真正才能团结起来。但是这种话怎么能跟同学们说?尤其可悲的是,有一些同学,有一些什么上层人士,什么什么人物名流,他们居然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完成自己的一些交易,拼命地在做这个工作,就是帮助政府,或者不让政府采取这种措施,而在政府最终狗急跳墙之前把我们瓦解掉,分化掉,让我们撤离广场[2]。 | ” |
她的这些说法和她本人也曾引起很大争议。普遍认为柴玲的演讲丑态百出。[來源請求]六四事件发生当日,由于中国政府刻意封锁消息,国外无法了解清场时的状况。6月8日她录了一盒录音带,两天后传到香港播出。录音说曾见解放军在广场向纪念碑开枪,提到坦克施放毒气并追压撤退学生,并且引述传闻指出,有同学在帐篷中被坦克碾成肉饼。“有人说同学死了两百多,也有人讲整个广场已经死了四千多。具体的数字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说法遭到质疑。后来披露的事实表明,清场过程中军队没有打死学生,也没有坦克追碾并压死学生[6]。
柴玲于1997年5月下旬曾到香港。接受传媒访问时,她强调自己一直在天安门广场留守至6月4日凌晨,对于录音带中表示“坦克车辗过学生身驱”,她解釋為“被告知有关情况”。据传她当时想回到上海寻求发展,但是未能如愿。[來源請求]对于此说,接近柴玲的人士如封从德等指并不属实。[來源請求]
另外,她在媒体上的很多言行透露出她强烈的权力欲望,使得她被怀疑利用学生运动捞取政治资本。[來源請求]比如接受美国记者飞利浦·康宁汉(Philip Cunningham,汉名“金培力”)采访后据说要转入地下的柴玲于次日在广场接受采访时,又改口说在学生的“挽留”之下,继续担任总指挥的职务,还要到全国和香港等地“走走”,看看外面的形势。這被認為凸显其强烈的权力欲望和求生欲望。有人认为她作为一个学运领袖,纯粹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和利益、为自己保命而不顾其他参与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她所誓言捍卫的“民主”和“人权”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关于柴玲在六四事件中的表现,还出现了其他一些传言,例如有来源不明且未经证实的消息指其在绝食过程中偷偷独自进食等。对她的评价也比较两极化有人认为她当时是一位富有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学生领袖;也有人看法相反,说她是一个不顾其他人性命的人、阴险的人。
事后,中國政府一直认为她和其他的学生领袖的煽动是该学生运动自5月之后未能得以缓和的根本原因。同时她在运动后期(5月下旬之后)的所做所为客观上导致了大量学生滞留广场无辜受害。[7]
有报导称,柴玲曾在1989年和199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但最终未能获奖 [8]。
[编辑] 参考资料
- ^ 六四之争——天安门的关键内情
- ^ 2.0 2.1 1989年5月28日美国记者金培力采访柴玲的录影讲话
- ^ 六四之争——天安门的关键内情
- ^ 《天安门》记录片,2008年6月9日查阅。
- ^ http://www.xys.org/fang/doc/misc/chailing/chailing5.txt “铁证如山”:方舟子对柴玲的批评
- ^ 据称在广场上一直坚持到6月4日凌晨6点,并且目睹了事件全过程的台湾流行歌手侯德健说,柴玲所述的这些传闻他并未看见,也不知道“别人是在什么时候,哪里看见的”。他还质疑道:“是不是一定要用谎言来对抗撒谎的敌人?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吗?……假如你的谎言先被拆穿,这是个很危险的事情,那你就再也没有力气去打击你的敌人了;那你在道德上的优越性何在?”
-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410页:“从五月十三日起,北京非法学生组织“高自联”煽动一些人进行绝食,长期占据天安门广场。为保证社会安定,恢复正常秩序,国务院决定自五月二十日起,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但是动乱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利用政府和戒严部队采取的克制态度, 继续占据天安门广场,组织各种非法活动,最终发展成为反革命暴乱。六月四日,党和政府依靠人民,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反革命暴乱。”
- ^ 1989年10月6日《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C1版报导,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官员证实,柴玲曾被提名,但因为名字提交太晚而错过当年评奖,她将被考虑为下一年的诺奖候选人,但最终未能获奖。1990年世界各大报,其中包括1990年2月8日的《华盛顿邮报》,均报导说,柴玲被多个有资格的机构和人士所提名,与戈尔巴乔夫、哈维尔、曼德拉诸人,并列为当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热门人选。
[编辑] 外部链接
- Tiananmen activist turns software entrepreneur:CNN专访柴玲---从学运领袖到软件企业家(1999年5月6日)
- Jenzabar.com:柴玲的公司
- “铁证如山”:方舟子对柴玲的批评
- [2]: 陳截《八九民運回憶錄》見「【2006年7月18日】綁架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