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脷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鴨脷洲是香港島的香港仔對出的一個島嶼,屬於香港十八區之中的南區。鴨脷洲與香港仔之間的海面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
鴨脷洲面積1.30平方公里,約住了86,782人[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6,755人。據zh-hans: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zh-hant:金氏世界紀錄大全;zh-hk: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zh-sg: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2],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
目录 |
[编辑] 地理
「鴨脷洲」的「脷」字,在粵語中是舌頭的意思,因其形狀狹長像鴨舌而得名。而鴨脷洲的形狀也有點像縮小了的香港島:東南部及中部是山丘,稱為玉桂山。整個島嶼主要還是以住宅為主,集中在島嶼北部;西南面則有一個規模很小的利南道工業區和香港駕駛學院。
[编辑] 歷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政府戰敗給英國。兩國簽署南京條約後,於1841年把香港島連同鴨脷洲一同割讓給英國。
鴨脷洲的東北岸是島上首先有人居住的地區。鴨脷洲大街上的鴨脷洲洪聖廟,已有超過100年歷史。
約1940年,英軍在鴨脷洲玉桂山上修建鴨巴甸炮台(Aberdeen Battery),用作鎮守香港南面海岸及南丫島一帶。及後為防止落入日軍手上,炮台在香港保衛戰期間由守軍自行破壞。由於當時鴨脷洲的英文名為Aberdeen Island,因此炮台的名稱取其英語音譯為鴨巴甸炮台。至1970年代後期,鴨脷洲開始發展,政府將其名改為Ap Lei Chau(另一英文為Aberdeen Island)。
1980年,第一條鴨脷洲大橋通車。通車前,鴨脷洲居民只靠街渡往返香港仔。同年,鴨脷洲邨落成入伙。
1989年,鴨脷洲發電廠拆卸,遷往南丫島。原址發展為私人屋苑海怡半島,在1992年至1994年間落成。
1994年,第二條鴨脷洲大橋落成(實際上是在原來的鴨脷洲大橋旁邊並排建橋,然後將兩組橋的行車方向調整),使進出鴨脷洲的交通,從雙線雙程行車變為四線雙程行車。
1994年8月16日,一場暴雨使鴨脷洲橋道旁的山坡發生塌坡,導致鴨脷洲邨和海怡半島對外交通中斷。油麻地小輪開辦一條臨時航線,接載乘客往返海怡半島與香港仔魚市場和中巴臨時開設95X線往返香港仔中心及香港仔魚市場。
[编辑] 主要住宅區
[编辑] 交通
[编辑] 主要道路
[编辑] 公共交通
鴨脷洲主要依靠巴士服務往返香港其他各區。另外亦有街渡來往鴨脷洲及香港仔。
港鐵公司已落實興建南港島綫,南港島綫將於海怡半島及利東邨設站。
- 巴士
- 綠色專線小巴:
- 27、29、36X、37、37A、39C、39M、39S、63,繁忙時間路線29A、36
- 通宵小巴:27、36A、38
- 渡輪
- 鴨脷洲大街往返香港仔海濱公園[1],服務時間由06:00至00:00,班次為10-30分鐘一班。
[编辑] 交通問題
交通問題是區內多年來一個隱憂,由於鴨脷洲人口高,但通住市區主要依靠一條香港仔隧道,居民早於1994年已要求政府興建南港島綫途經鴨脷洲。現時大部份居民到市區上班都要經過擠塞的香港仔隧道,以上班繁忙時間由鴨脷洲乘座巴士到中環為例,一般要60-90分鐘,甚至比一些新界北部的遍遠地區乘巴士到中環的時間更久。不少居民指一但遇上路面事故令即令香港仔隧道非常擠塞,有時被困隧道多達一小時,到中環時間隨時往往超過90分鐘,有時甚至交通癱瘓和重蹈經典建築結業當日覆轍,故希望南港島綫可早日通車,以解決香港仔隧道往兩海隧及銅鑼灣擠塞問題。
[编辑] 其他
鴨脷洲邨在落成時曾被中華巴士公司稱為鴨脷洲新邨。另外自利東邨落成後,部分鴨脷洲居民習慣稱呼鴨脷洲邨為「西邨」或「鴨脷洲西邨」,以相對於利東邨的「東邨」。
[编辑] 相關
[编辑] 參考資料
- ^ 區議會選舉2007-南區,D02至D07選區人口合計
- ^ 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编辑] 外部連結
香港南區 | ||
---|---|---|
中西區、 灣仔區、東區 | ||
離島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西貢區 |
薄扶林 - 沙灣 - 鋼綫灣 - 田灣 - 香港仔 - 石排灣 - 鴨脷洲 - 黃竹坑 - 深灣 - 深水灣 - 淺水灣 - 赤柱 - 大潭 - 石澳 - 大浪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