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割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香港割讓指香港於1842年至1898年期間,清朝政府在英国的武力威逼下,先後三次與英國簽定不平等條約,分別割讓香港島、九龍半島及租借新界(包括新九龍)給予英國,成為英國殖民地。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定1997年7月1日起,香港主權將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着香港的殖民地時期正式結束。
目录 |
[编辑] 背景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成功地成立往返中英兩國的海運企業,然後有很多英國商人來到中國。東印度公司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廣州成立了一個貿易站。因英國需在中國大量採購茶葉,而中國不需向英國購貨,故導致英國嚴重貿易逆差,幾近出現白銀荒。後來英國人向中國傾銷鴉片,平衡兩國貿易,但此舉使中國出現貿易逆差,白銀大量外流,致通貨膨脹;民眾也因吸食鴉片而損害健康。
此外,英國也一直尋找中國附近的一個地點作為駐地以便交易,舟山群島、香港島等皆在考慮之列。
[编辑] 割讓香港島
1839年,中英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6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
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
其後第一次鴉片戰爭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於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编辑] 割讓九龍半島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敗於英國與法國的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部份納入香港殖民地,交由英國管治。九龍半島南端的割讓,有助英國確保維多利亞港的安全。當時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
[编辑] 租借新界
1897年中國山東發生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德國乘機佔據山東的青島,俄國亦進駐旅順和大連。英國則佔領山東的威海以平衡列強勢力。同時法國亦借機進駐廣東的廣州灣(今湛江)。為了平衡法國在南中國的勢力,英國政府以香港的防衛需要加強為由,再逼使清朝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189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方及附近二百多個離島,為期99年。值得留意的是,在清朝政府力爭之下,九龍寨城的管治權並沒有交給英國。
[编辑] 影響
[编辑] 就清朝而言
《南京條約》的簽訂意味著清政府第一次正式向從海上而來的西方國家永久性地割讓土地(澳門並非割讓或租借之殖民地,而是一個特許的居住點),開啟了列強對中國之土地野輻射政治中心北京的天津,香港的作用相對較為有限。即使在香港本地,較深層的文化融合仍要在二次大戰後才發生。在此之前,香港多作為中國流亡人士的避難所,以及國人離開中國之窗口。而香港之香港大學亦為中國第一個革命組織之誕生地,對中國之革命有不少影響。
[编辑] 就英國而言
香港之割讓是一項令人不悅之戰利品,這是一塊「細小、荒蕪、不衛生、沒有價值」及「比非洲的zh-hans:塞拉利昂;zh-hant:獅子山國;zh-hk:塞拉利昂更差,因為更不衛生而且離英國更遠」[1],對英國來說得到舟山群島、台灣等地方屬「有價值」之戰利品,而非這個在地圖上指不到位置的岩石小島。
然而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是东亚地区少数港闊水深的天然良港。自1841年开埠以来,多次填海改造。香港隨著時代和國際形勢導致之形勢改變,地位更是漸漸加強,香港與新加坡成為了英國除印度外,最重要的兩塊東方殖民地。
[编辑] 就香港而言
由於在割讓之初,即保證了香港居民原有習俗得以保留,再加上殖民者亦無意與殖民地人民有太多融合,故香港之割讓對當時不到一萬人口之小漁港,並無太大改變。然而在清朝覆滅後,中國陷入意識形態混亂,長期革命、長期內戰時,香港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和平的避難所,而且香港今日賴以成功的《普通法》、廉政公署、積極不干預政策、公務員體系、自由的社會及各項基建等等,都是靠長期的殖民統治,令香港在政治上脫離百年紛亂的中國,方有可能會誕生的。
[编辑] 參見
[编辑] 資料來源
- ^ 見Jan Morris著,黃芳田譯,《香港1840-1997 大英帝國殖民時代的終結》,城邦出版社。2006年:96頁。ISBN 986-7247-38-8。中所引1844年庫政司馬丁及第九十八軍團陸軍中尉布萊吉曼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