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太祖 | |
---|---|
姓名 | 赵匡胤 |
廟號 | 太祖 |
諡號 |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
陵墓 | 永昌陵 |
政權 | 北宋 |
在世 | 927年-976年 |
在位 | 960年-976年 |
年號 | 建隆:960年—963年十一月 |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0月19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吴越、后蜀、南汉、南唐和北汉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接受大臣赵普的建议,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武官的權力,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朝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問題,比起其他朝代來說宋朝的社会比较安定和公平,文學、哲學、美術、科技、教育等也比較發達。但重文輕武的結果也導致宋朝軍事力量不足,和外族戰爭多以敗仗收場。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清晨暴死,得年50岁。關於赵匡胤的死,《續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
据说他武藝高強,太祖長拳就是他传下来的。
北宋除了他外,其他皇帝為其弟匡義(宋太宗)的後代,相反,南宋除宋高宗外,其他皇帝為太祖之後代。
子趙德芳的後代: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
子趙德昭的後代: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宋端宗、宋幼主
目录 |
[编辑] 親族
[编辑] 父母
[编辑] 妻
[编辑] 子女
[编辑] 子
[编辑] 女
- 申國、成國、永國三公主早逝。
[编辑] 石刻遺訓
相傳太祖趙匡胤曾在石頭上(一說為鐵塊上)刻下留給子孫的遺言,宋朝歷任皇帝在即位時,都必須拜讀這份遺訓;不過,這分遺訓至為機密,除了特定宮中人士之外,甚至連宰相都不知道。後來金軍打敗宋王朝,佔領皇宮時,才發現這份文件的存在。遺訓記載的內容有下列兩點:
- (一)子孫世世代代都要照顧讓位與趙匡胤的柴家族人。
- (二)對士大夫不得因言論問題而處以死刑。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有遵守這兩點遺訓,從柴家子孫與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舊黨爭當中失勢的官員並沒有被殺,還可能會隨著政局的演變由罷黜而回到中央這兩點就可以證明。趙匡胤溫厚的個性透過這個石刻遺訓,表現在整個宋王朝的政治上。
前任: 後周恭帝柴宗訓 |
中国皇帝 960年—976年 |
繼任: 二弟太宗趙匡義 |
─ | 大宋皇帝(北宋) 960年—97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