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毒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芥子毒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bis(2-chloroethyl) sulfide),也叫芥子气,是一种挥发性液体毒剂,属化学武器中的糜烂性毒剂,中毒后无特效药。
芥子气主要通过皮肤或呼吸道侵入肌体,潜伏期2-12小时。它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对皮肤、粘膜具有糜烂刺激作用:皮肤烧伤,出现红肿、水疱、溃烂;呼吸道粘膜发炎坏死,出现剧烈咳嗽和浓痰,甚至阻碍呼吸;眼睛出现眼结膜炎,导致红肿甚至失明;对造血器官也有损伤;多伴有继发感染。摄入芥子气会引起呕吐和腹泻。有人认为芥子气还会导致人体发生癌病变。
正常气候条件下,仅0.2毫克/升的浓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大约有1%的死亡率。
由于使用最多、最为普遍和伤害较大,被称作“毒剂之王”。
芥子气的含氮类似物称为氮芥,毒性比芥子气小,其衍生物被作为肿瘤化疗药物使用。
目录 |
[编辑] 历史
1822年,德斯普雷兹(Despretz)发现芥子气。1886年,德国的迈尔(Meyer)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的希特勒作为参战士兵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暂时失明。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2000吨芥子气被用于战争;因毒气伤亡人数达到130万,其中88.9%是因芥子气中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曾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驻有负责毒气研究和试验的516部队、731部隊;并在抗战初期的淞沪战场、徐州战场、衡陽保衛戰等大规模戰役中使用过大量芥子气,造成中国军民死亡近万人。在两伊战争中芥子气也曾经被使用。
[编辑] 物理性状
芥子气的凝固点高,作为毒剂,一般不在冬季等气温低的情况下使用;比重大、溶解度小,在水中大部沉于水底,少部分呈油状薄膜漂浮水面,可造成水源长期染毒;容易挥发,毒剂(气)甚至可以透过棉衣,伤害人体,并且极易扩散。
状态和颜色 | 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黄色、棕色或深褐色油状液体,含杂质越多则颜色越深。挥发性中等,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
气味 | 纯品有略带甜味的大蒜气味,工业品有较浓的大蒜气味或芥末气味 |
凝固点 | 14.43℃ |
沸点 | 219℃(部分分解) |
比重(20℃) | 1.27 |
蒸气比重 | 5.5 |
挥发度(mg/L,20℃) | 0.57 |
溶解度(20℃) | 0.081% |
持久性 | 夏天:开阔地5到24小时,森林3到5天;冬天:3天到数周 |
渗透性 | 能渗透皮肤、布、皮革、橡皮等物质 |
[编辑] 合成方法
[编辑] 毒害机理
硫原子的亲核性产生邻基参与作用,使得氯格外容易离去,形成强亲电试剂锍离子。后者攻击DNA的鸟嘌呤碱基,形成交联DNA,干扰基因复制与表达,从而诱发胞溶作用,产生组织坏死、水肿乃至癌变。
[编辑] 急救办法
在染毒12小时内用30%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染毒部位皮肤可以有效减轻痛苦。临床上常用注射麩氨基硫配合口服维生素E来治理芥子气中毒。 芥子气怕碱,所以残毒可以用石灰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