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類斯中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類斯中學 | |
SCIENTIA ET PIETAS (拉丁文:學問與虔誠) |
|
成立 | 1864年 至1927年正式由慈幼會接辦 |
---|---|
類型 | 資助中學 |
校長 | 吳多祿神父 |
教師人數 | 約50人 |
學生人數 | 約1100人,29班 |
宗教 | 天主教 |
地址 | 香港西營盤第三街179號 |
電話 | 852 2546-0117 |
網站 | http://www.stlouis.edu.hk/ |
聖類斯中學為聖類斯學校的中學部,位於香港西營盤第三街的男子中學,是香港114家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之一。
目录 |
[编辑] 歷史
聖類斯中學前身為建立於1864年名為「養正院」 的男童教導所,這是天主教在香港島西區建立的第一個傳教點,養正院由一位華籍司梁神父(M.Leong)主管,並聘請了兩位教師及兩位雜工,收容了60多名需要學習手藝的男童,並於後來改名為「西環教導所」。 [1] 教導所於1927年由天主教慈幼會接辦,並改名為「聖類斯工藝學院」,1935年把除印刷外的工藝科目(皮革、裁縫、木工、機械)轉移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的前身香港仔兒童工藝院(Aberdeen Trade School)。1936年設中文中學部,由工藝學校轉為文法學校,1950年始辦英文部(小五至初中三),1962年開設預科班。[2][3]2008年,有兩大報章(分別是太陽報及東方日報)報導指該校有三名中一學生偷拍多名教師裙底並上載至學校內聯網,校方最終報警以解決此事,但是該校校譽已嚴重受損。
[编辑] 校徽與校訓
聖類斯中學校徽底色純白象徵要身心純結,中央紅色十字架代表耶穌基督的犧牲和服務精神。而「S」和「L」是SAINT LOUIS的簡寫。
十字架底的一本書上寫有希臘字母首尾兩字:A(Alpha)與Ω(Omega),教導學生追求真理要矢志不移。校徽底的拉丁文SCIENTIA ET PIETAS(學問與虔誠),也是聖類斯中學的校訓,要學問與虔誠並重。
[编辑] 校舍
聖類斯校舍由四部分組成:東(A)、中(B)、西(C)及北(D)翼,其中以東翼歷史最悠久,建於1927年左右,採用裝飾派建築風格。1936年,北翼受颱風吹襲,損毀嚴重,遂於同年重建。校舍中翼和西翼(小學部)則先後於1951年和1969年落成啟用。
東翼(A):三層校舍,並符設地牢(地牢包含一綜合科學實驗室)
中翼(B):分前後兩座,各四層
西翼(C):八層,包含聖類斯小學校舍
北翼(D):三部分,第一部分,足球場加室內活動中心,第二部分,聖安多尼小學的地下部分,第三部分,看台加禮堂
在1999年7月東翼大樓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编辑] 校歌
All Hail! All Hail!
Salesian School to thee!
By time endeared the more,
our hearts shall ever ever loyal be
to thee and friends of yore,
and memories that shall never never fade
wherever we may roam,
shall rivet fast the friendships made
in youth at boyhood's home.
Long live our Alma Mater!
On thee may blessings rain,
and may thy sons hereafter
bring honour to thy name.
Saint Louis School,
guide of our youth,
we are loyal to you in faith and truth.
Saint Louis School,
guide of our youth,
we are loyal to you in faith and truth.
All Hail!
[编辑] 課堂編排
由2007-2008學年開始採用7個循環日,每日六堂,每堂55分鐘(夏令時間表45分鐘),學生每天須於8:10前回校。
[编辑] 科目
[编辑] 語文
- 英國語文 (中一 - 中五)
- 英語運用 (中六 - 中七)
- 中國語文 (中一 - 中五)
- 中國語文及文化 (中六 - 中七)
- 普通話 (中一 - 中三)
[编辑] 理科
- 數學 (中一 - 中五)
- 純粹數學 (中六 - 中七)
- 應用數學 (中六 - 中七)
- 數學及統計學 (中六 - 中七)
- 附加數學 (中四 - 中五)
- 綜合科學 (中一 - 中二)
- 物理 (中三 - 中七)
- 化學 (中三 - 中七)
- 生物學 (中三 - 中七)
- 普通電腦 (中一 - 中三)
- 電腦與資訊科技 (中四 - 中五)
- 電腦應用 (中六 - 中七)
[编辑] 商業
- 經濟 (中四 - 中七)
- 商業 (中四 - 中五)
- 會計學原理 (中四 - 中七)
[编辑] 社會學
- 綜合人文 (中四 - 中五)
- 地理 (中一 - 中三)
- 歷史 (中一 - 中三)
- 中國歷史 (中一 - 中五)
- 宗教-天主教 (中一 - 中五)
[编辑] 其他
- 音樂 (中一 - 中四)
- 美術 (中一 - 中三)
- 體育 (中一 - 中七)
[编辑] 刊物
- 《博藝》(Aloysians):半年出版一次
- 學校校刊(包括聖類斯小學資料):每年的五月中出版
[编辑] 學校組織
[编辑] 社聯 (United of Houses)
由1973年開始,聖類斯中學設立社制把中學部的學生分為五社。而社名的來源,是根據當年在校神父國籍的國花而定:
- 白社(Lily,百合花)為法國國花;
- 紅社(Rose,玫瑰花)為英國國花;
- 橙社(Tulip,鬱金香)為荷蘭國花;
- 藍社(Thistle,薊)為蘇格蘭國花;
- 綠社(Shamrock,三葉草)為愛爾蘭國花。
五社制度在運作之初一直堅持學生主導及獨立運作,但到了2006年,在校方的要求下,與課外活動協進社合拼為「學生活動協進社」。
[编辑] 學長聯會 (Prefects' Association)
成立於1966年,是全校最有代表性的民選學生組織,以學生代表(Head Boy)為主席。學長聯會貫徹聖類斯中學「自由與自律」精神,組織學生自行管理學校紀律事宜,並負責籌劃全校性大型活動,例如感恩節晚會綜合匯演(Thanksgiving Nite)及院長文藝盾等活動。
學長聯會由中六學長(Prefect)及各級班長(Class Prefect)所組成,成員共約一百人。所有中六學長由全校學生直選產生,是學長聯會的領導骨幹,其中得票數目最高的中六同學會成為學生代表。各級班長則由所屬班別的學生直選產生,除維持各班紀律及班務之外,也是所屬班別在學長聯會中的代表。
[编辑] 課外活動協進社 (Independent Clubs Association)
成立於1973年,協進社成立之初是希望仿傚當時香港大學內之同名組織,由學生自行管理、統籌及協助校內的課外活動學會運作,校方及老師方面只擔任顧問角色而不干涉管理方針,故其英名稱中有Independent(獨立)一詞。
協進社由1980年起,每年均會聯同其他學校合辦「聯校領袖訓練營」,為本地學界之中歷史最悠久的聯校領袖訓練活動。該訓練營在舉辦之初,由目前在培訓界中非常有名的資深社工余德淳先生擔任義務顧問,為本營引入了很多在中學學界中較少接觸得到的團隊活動及培訓主題。如本訓練營在1996年(第十七屆)就已經以情緒智商(EQ)為主題,但香港社會普遍要到九十年代末期才開始關注情緒智商學說。余德淳先生有深厚的領袖培訓經驗,因而深受聯校領袖訓練營的籌委成員及參與者所喜愛,但由於協進社中部份顧問老師拒絕合作,因此余德淳先生於1997年(第十八屆)之後便淡出了訓練營的顧問角色。
協進社於2006年停止運作,並與社聯合拼為「學生活動協進社」。
[编辑] 學生活動協進社 (Student Activities Association)
成立於2006年,由「社聯」及「課外活動協進社」合拼而成,是統籌及協助校內學會活動及五社的學生組織。
[编辑] 港島第16旅童軍
港島第16旅童軍全名16th Hong Kong Group,於二次世界大戰前(1940年)成立,那時的名稱是第16童軍團。16旅的創辦人是Brother Greenshaw。16旅童軍為聖類斯中學唯一的制服青少年團體,目前有兩個小童軍團(聖類斯小學小一至小三),幼童軍團(聖類斯小學小四至小六),一個童軍團(中一至中四)與一個深資童軍團(中五至二十歲)。
[编辑] 家長教師會
[编辑] 善會
- 聖體善會
- 聖鮑思高善會
- 聖類斯善會
- 聖母無原罪善會
- 聖母進教之佑善會
- 聖多明我善會
[编辑] 聖類斯青年團 (Community Youth Club of St.Louis School)
聖類斯青年團成立於1973年,由聖類斯舊生會資助成立,是一個關注社區及弱勢社群的組織。
[编辑] 八十周年
「奪魁」(Vase of Champion)是屹立在聖類斯中學門口一座九呎高、重四千磅的雕塑。這是聖類斯中學1972年會考畢業生、美國馬利蘭大學藝術系雕塑家沈寬教授的作品,由許多同屆同學出錢出力玉成其事,作為慶祝天主教慈幼會接辦聖類斯八十周年的賀禮。雕塑品背襯一幅幕牆,上刻有「學繼往聖,有教無類,不捨如斯。」三句,巧妙地嵌進「聖類斯」三字,據悉乃出自沈教授的同學、本港著名骨科醫生林光前校友的構想。
沈教授乃國際知名雕塑藝術家,曾在美國、加拿大、挪威、澳洲及香港等地舉行過二十多次個人作品展,是次以雕塑「奪魁」贈送母校,除了作為慶祝母校八十周年校慶的禮物,亦為了回饋他學生時期成長的社區,特意選定把這件雕塑品放置在聖類斯校門向街的位置,讓區內坊眾都可以分享藝術欣賞的樂趣。
[编辑] 神長老師
- 曾希穎 老師(莫斯科大學炮兵科畢業,其二子為曾昭科。曾老師文采出眾,與余心一、李履庵、熊潤桐、佟紹弼合稱南園今五子)
- 田惠民 神父(Fr. Patrick Deane)《1926-2007》[1]
- 伊思高 神父(Fr. Bruno Gelosa)《1914-2005》[2]
- 曹文值 神父(Fr. William Joyce)《1918-2005》[3]
- 家思齊 神父(Fr. Julian Carpella)《1923-2006》[4]
- 黃光照 神父 (已被調到香港仔工業學校)
- 張志誠 神父
- 麥謹行 神父(Rev. Fr. McKenna)
- 高懷黎 修士(Bro. Edward Kowala)
- 吳多祿 神父(Rev. Fr. Peter Ng)
- 蔡炳佳 老師 (蔡sir,長期在聖類斯小學任教,在90年代病逝。)
- 羅延信 老師(羅夫子;羅老師生前為中文科主任及「常識問答社」和「聖類斯中樂團」的創辦人。羅老師逝世後校方設立「夫子文學盾」以茲記念。)
- 湯應祥 老師 (蘋果佬;現已退休,長期任教物理科)
- 林仲偉 神父(現任慈幼會中華省省會長。)
- 白耀燦 老師
- 鮑嘉天 神父(Fr. Anthony Bogadek,長期任教預科生物科,是香港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專家,鮑氏雙足蜥(Dibamus bogadeki)即以鮑神父命名,著作包括「香港兩棲類及爬蟲類動物」、「蛙蛙世界~ 香港兩棲動物圖鑑」。)
- 陸乃強 老師 (神經陸,在90年末病逝.)
- 陳其隆 老師(長期任教音樂科,為歌星陳麗斯之父。)
- 洪炳耀 老師(Bernard Hung (B洪),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名譽副會長)
- 李志剛 老師(吉 Sir(仔), 現已移居澳洲悉尼)
- 陳天富 老師(Paul Chan)
- 吳國翰 老師(翰叔,現已退休,退休前長期任教化學科.)
- 譚敬齡 老師(高音叔)
- 鍾啟智 老師(鍾哥)
- 鄭鴻坤 老師(大白兔,射箭總會認可教練)
- 李均豪 準神職修士
- 譚震威 老師(Willam Tam英文科老師,每天駕駛"綿羊仔"回校.)
- 管惠遠 老師(肥佬管;聖類斯舊生;長期任教初中化學科.)
- 郭迪群 老師(大郭;已歿,退休前長期任教英文科.)
[编辑] 著名校友
- 黃宏發,OBE(前立法局主席)
- 任志剛,GBS JP(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 郭文緯(前副廉政專員)
- 蔡德才(律師/音樂人)
- 白耀燦(聖類斯中學副校長/舞台工作者)
- 鄭東漢(唱片公司高層)
- 鄭中基(歌星)
- 徐嘉慎(律師/前保護海港協會主席)
- 何輝(前香港甲組球員/足球評述員)
- 蘇守忠(反天星小輪加價運動發起人)
- 盧永仁(IT集團財務董事)
- 周鼎文(電訊盈科商業營運部董事總經理)
- 陳文鴻(學者)
- 史文鴻(學者)
- 黎耀祥(演員)
- 洪興立(學者)
- 沈寬(雕塑家)
- 李誠(精神科醫生)
- 林光前(骨科醫生)
- 黃奇峰(作家)
- 潘國森(作家)
- 李厚頎(作家)- 著作包括《K型公屋物語》、《冥通銀行信用卡》
- 伍步高(永隆銀行主席兼執行董事)
- 朱俊毫(港隊游泳代表)
[编辑] 高級工友
- 杜生 (杜寶星先生)
[编辑] 校工
- 鐘伯 (真實姓名不詳.)
- 蘭姐 (真實姓名不詳.)
[编辑] 其他
- 劉紹銘教授在《吃馬鈴薯的日子》一書中,曾記載了他和胡菊人在印刷部工作的日子。
- 香港最早的大型補習社出現在1972年,是在西營盤第3街借用聖類斯中學校舍上課的「聖類斯預科夜校(現在已停辦),被譽為現代補習社前身,多位名師,包括Dr.Simon Chiang曾在此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