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大饥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爱尔兰大饥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近两百万因灾荒而移居海外的爱尔兰人。
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造成马铃薯腐烂。马铃薯是当时的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来源,加上许多社会与经济因素,使得广泛的欠收严重地打击了贫苦农民的生计。灾荒对爱尔兰的社会,文化,人口有深远的印象,许多历史学家把爱尔兰历史分为饥荒前,后两部分。
[编辑] 历史背景
爱尔兰马铃薯欠收在18,19世纪其实屡见不鲜。据1851年的一次统计,国内自1728年来至少发生过24次欠收,其中1740年的饥荒程度也非常严重。1845年的饥荒之所以严重,是一些社会因素间接造成的。
爱尔兰自1801年便属于英国的一部分。45年来爱尔兰人口激增到8百万左右,在同时土地兼并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八成的人口是天主教徒,多数属贫困农民,而多数大地主居住于英格兰,大多数农业收入因此输出国外。当时爱尔兰三分之二的人口是靠农业为生的佃农,而他们所获得的土地面积非常小,因此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养活家人。这种对单一农作物的过渡以来,使得1845年的饥荒加倍严重,也因为受打击的多数是穷困阶级,死亡人数也就相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