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国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帝國主義(New Imperialism)是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歐洲各國(主要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等),及後來的美國及日本以其科技及經濟力量,對亞洲、非洲進行殖民地及經濟勢力擴張的行為。在1870年普法戰爭後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四十多年間,是其發展最快的時期。
目录 |
[编辑] 和舊帝國主義的分別
新帝國主義和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初的殖民形式舊帝國主義或古代的帝國主義(如羅馬帝國、波斯帝國、中華帝國)有所不同,在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初的舊帝國主義,其目的主要是通過爭取海外貿易利益以富裕母國,當時的西方各國會利用殖民地作為貿易給站(如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的作用)或利用殖民地生產貨品,直接轉售給顧客(如荷蘭人直接將香料轉賣予其他歐洲國家)。但新帝國主義是在貿易的基礎上,加上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而產生的,殖民地的作用是作為歐洲工業的原料生產地,原料從殖民地運往母國經過工業加工,再運往他處進行傾銷。其次,舊帝國主義時西方各國和其他國家的地位上大致是平等的,雙方同以農業為基礎,國力相差不遠,有時西方各國甚至要屈從於其他國家的限制,以維持貿易的可能性,如西方國家必須遵守清廷和江戶幕府規管下在華及在日的貿易限制。但新帝國主義時,兩者的關係存在著很大的落差,西方各國以船堅炮利打破其他國家的限制,進行工業傾銷、以有大幅度的領土要求,譬如在1840年代前,英國對華只要求允許自由貿易及平等外交,但數十年後,英國的目標便是獲取經濟特權,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以至佔領中國藩屬和劃分勢力範圍以扶助本土工業發展。
大致說來,新帝國主義與舊帝國主義最大的不同在於:舊帝國主義注重經濟的掠奪,而新帝國主義更有領土野心和及政治目的,例如德國、義大利即想藉對外殖民,證明自己已躋身列強之林。
[编辑] 原因
[编辑] 經濟
十九世紀開始,歐洲步入工業革命年代,西方各國的經濟加速發展,並開始令世界的各國發展趨向兩極化,一是工業發達的強國,另外的則是工業落後的弱國。機械的原材料—鐵和鋼—、以及燃料—煤—產量的提高使各個國家能夠加速商品的生產,以令本土市場的需求逐漸不能滿足物品的供應,與此同時,工業生產增加也令原料的需求不斷上升。故此推動工業發達的國家開拓其工業製成品的外銷市場,也加強西方各國著力控制以至爭奪原料產地,而工業落後的弱國正適合成為各工業強國輸出商品的市場和掠奪原料的對象,故此十九世紀中後期至二十世紀初,各大國的商人及企業界皆催促著列強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
[编辑] 政治
經濟的發展推使工業強國藉佔據殖民地來拓展原料供應及市場,使殖民地逐漸成為衡量強國的標準。這解釋了當日一些工業化程度不高的國家,如俄羅斯、意大利、日本(它們本身每每正是他國貨品的傾銷對象)等何以開拓殖民地帝國,它們以開拓殖民地來彰顯己國的民族光榮及國際地位。如在1870年代統一的新興國意大利,在立國統一短短十餘年之間便著意於殖民地開拓(1881年,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很大原因在於意圖擠身強國之林。1890年威廉一世推動殖民地擴張,也是表示德國由歐洲強國晋身至世界強國。法國也借殖民地擴張來提升在普法戰爭後因戰敗大幅下跌的國際地位。
[编辑] 文化
文化上歐洲各國也以所謂「白人的負擔」(The White Man's Burden)來推動他們的殖民地拓展,他們認為將落後地區歸入殖民地是給予這些地區機會進行文明開化,隨此之外,教會也希望隨歐洲文明的進入向他國宣導耶教思想,這又成為了各列強政府開拓殖民地的一種理據。
[编辑] 一次大戰前夕各國主要的殖民地衝突
- 1881年法國和義大利之間對立所引發的突尼西亞衝突
- 1882年英國及法國爭奪埃及所引發的對立
- 1896年至1902年英國和德國就南非布爾戰爭引發的對立
- 1898年英國及法國爭奪蘇丹法紹達一地所引發的對立
- 1905年法國及德國之間對立所引發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 1911年法國及德國之間對立所引發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编辑] 影響
新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爭奪會引致列強彼此間有所衝突,如1881年的突尼西亞、1896年波耳戰爭、1898年法紹達事件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兩次摩洛哥危機,都引致列強關係的僵局,另外,新帝國主義的擴張加劇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如英德兩國在海軍規模上彼此競爭。殖民地擴張也加劇敵對同盟的形成,如法國侵佔突尼西亞迫使意大利投向德奧同盟,德國進行殖民地擴張也迫使英國投向法俄同盟。故此新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擴張某度上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