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左派是在1960年代各先進國家的大學中,主要以積極的革命為方向的大學生所組成的左派政治勢力;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及英國倫敦學派左派歷史學家,是世界知名理論代表,1990年代後,中國北京學派(Beijing circle)陸續提出嶄新觀點,杭州學派(Hangzhou circle)則提出學術質問與補述;上述學派皆可視為歐亞學派分支,自20世紀起長久以來與美國—太平洋學派分庭抗禮,互有辯駁交鋒。
他們對於舊有的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政黨,掌握權力之後緊緊抱住不放的左翼批判為既成左翼,於是他們選擇和議會政治左派的不同的道路,以戰鬥左派為方向進行積極的革命,為了區別則稱為新左派。他們基本的思想體系是基於反對溫和的專制主義(en:paternalism)的反共主義、反史達林主義或是無政府主義、馬克思主義(托洛茨基主義)、毛澤東主義等,擁護少數(男女差異問題等)成為兩個中心支柱。
目录 |
[编辑] 中國的新左派
“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在中国语境中都是论战中常用的意识形态标签。新左派被用来描述有别于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其他左翼思潮的代表人物或同情者,以区别于新自由主义派学者,如张五常、龙永图、朱学勤等。 被认为属于新左派的郎咸平,实际上称自己为“资本主义经济学家”。
[编辑] 論題
- 尋求市場的公平競争环境(汪晖)
- 市場系統不是萬能,應該強化國家的財政體質(胡鞍钢)
- 社會政策应该遵從效率與公平並重原則(胡鞍钢)
- 亞洲有亞洲的價值觀,西方的民主主義對中國的發展不重要
- 國內的高附加價值產業應該保護
- 資本工業發展對生態環保及健康破壞應予重視、批判對抗與防治改善
[编辑] 中國的新左派代表人物或同情者
[编辑] 日本的新左派
日本戰後的左派運動發端於1958年,學生群體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一些學運領導者已認為日本政府已淪為美國「戰車」的走卒,並準備與美國在東亞發動戰爭,當時的全國性學生組織「全學連」因而確立了「反帝和平鬥爭」的主軸。在1958年至1960年間,美日安保條約引發戰後日本社會運動的高峰,當時學生與工人、農人一起發動了抗爭。1960年6月19日,20萬人的反安保示威遭警方鎮壓,日本政府和國會強制通過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左派運動也暫趨消沉。
1966年,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發生路線爭論,日本共產黨決定脫離所謂「中國路線」,同時積極與蘇聯修好。反對蘇聯路線的左派人士因此另起爐灶,發起所謂的新左派運動。
1968年至1970年間的第二次反安保運動帶來了新左派的另一高峰。在70年代,日本的新左派發動了反越戰、反美軍基地與成田機場等等抗爭,與政府的「機動隊」爆發多次衝突,造成許多學生被捕,甚至遭機動隊毆打致死的事件。另一方面,新左派內部出現了「赤軍派」、「ML派」(中國文革派)等主張激烈手段的派別。
然而此時新左派內部的分歧也愈演愈烈,派系林立,因而日益脫離群眾與知識界。隨著越戰告終、中日建交與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新左派進入了低潮時期。日本民間除原有的「社會主義協會」、「東京唯物研究會」等左翼學術團體在堅持活動外,山口勇等左翼人士於1988年成立了「社會主義理論協會」,廣松涉與飯田桃等人在90年代又成立了「論壇90」,其下分化為「結構改革派」與「市民派」。這些現象是蘇聯與東歐的劇變對日本思想界的衝擊所致。
2007年1月1日日本憲法新修訂:自衛廳升格為防衛省,擴大增兵條款,日人支持軍國主義為日本新左派的挫敗。
[编辑] 英國的新左派
由於赫鲁曉夫對斯大林的批判及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許多英國共產黨黨員退黨,並加入各托洛茨基主義團體或英國工黨。
英國新左派聚焦於反核武運動與全球正義運動。一些英國新左派分子加入國際社會主義者組織,此組織即後來的英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另一些人則參加諸如國際馬克思主義者群體之類的團體。托洛茨基主義者 Tariq Ali 在其著作 Street Fighting Years 中述及他當年參與新左派抗爭的情形。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 E. P. Thompson 在英國共產黨內發起異議刊物 Reasoner。他在被開除黨籍後,開始從1957年起出版雜誌 New Reasoner。此雜誌在1960年與 Universities and Left Review 合併為《新左評論》。這些刊物試圖從正統馬克思主義出發,兼容修正主義、人道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由於他們的努力,即使是一名大學生讀者,也能觸及文化導向的理論家之想法。《新左評論》普及了法蘭克福學派、安東尼奧·葛蘭西、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及其它各種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其它新左派雜誌尚有1964年起刊行的 Socialist Register 與1972年起刊行的 Radical Philosophy。
隨著美國新左派在1960年代中晚期漸顯其校園導向,英國新左派的學生部份開始採取作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成為英國學生運動的中心(Hoch and Schoenbach, 1969)。法國的五月風暴也對英國新左派產生強大影響。
[编辑] 美國的新左派
在美國,「新左派」泛指1960年代的基進政治運動,主體為大學生。此名源自社會學家 C. Wright Mills 在1960年發表的一封公開信 Letter to the New Left。Mills 主張與關注勞工運動的傳統左派區別,建立一個新的左翼意識形態;這個新的意識形態應該關注較個人化的問題,例如異化、失範、權威主義及其他現代富裕社會的病徵。換言之,Mills 主張偏離傳統左翼,面向反傳統文化的價值。
新左派反對社會中無所不在的權力結構,他們稱之為「機構」,而反對這種結構者就被稱為「反機構」。新左派專採積極行動主義的組織方式,不與產業工人結盟。許多新左派人士自認能發起一種較好的社會革命。
美國的新左派思想家或多或少都受到越戰與文化大革命影響。一如英國新左派,他們也相信赫魯曉夫的批判點出了蘇聯的問題;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並未因此轉向托洛茨基主義或社會民主主義。許多美國新左派認為,既然蘇聯不再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中心,須有新一代的共產革命思想家取代其位置——例如毛澤東、胡志明與菲德爾·卡斯楚。
美國新左派的其它成份還有無政府主義者,他們上承美國的基進左派傳統,並審視世界產業工人組織與先前的工聯運動。此群體以歷史期刊 Radical America 相聯繫,分成數個小群。美國的自主馬克思主義也源於這股潮流,例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 Harry Cleaver 的主張。
美國新主義也與黑人基進主義交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