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天文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無線電天文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通過電磁波頻譜以無線電頻率研究天體。無線電天文學的技術與光學相似,但是無線電望遠鏡因為觀察的波長較長,所以更為巨大。這個領域的起源肇因於發現多數的天體不僅輻射出可見光,也發射出無線電波。
目录 |
[编辑] 歷史
在發現天體會發射無線電波之前,就已經有天體可能也會發射無線電波的想法。在1860年代,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方程式就已經顯示來自恆星的電磁波輻射可以有任何的波長,而不會僅僅是可見光。一些著名科學家和實驗者,如愛迪生、奧利弗·洛奇和马克斯·普朗克都預言太陽應該會發射出無線電波。洛奇曾長是觀察太陽的無線電信號,但局限於當時儀器技術的極限而未能成功。[1].
最早辨識出的天文學無線電波源是偶然發現造成的意外收穫。在1930年代的早期,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的一位工程師卡尔·央斯基在使用巨大的定向天線研究越洋無線電話的聲音在短波上受到的靜電干擾時,他注意到以紙帶記錄器記下的類比訊號,持續的有著來源不明但會一直重複的訊號。由於這個訊號每天有一個峰值,因此央斯基起初懷疑干擾的來源是太陽。持續的分析顯示,來源不隨著太陽的出沒變化,而是以23小時56分的週期重覆著,這個特徵顯示來源是一個固定在天球上的天體,才會與恆星時同步轉動。通過它的觀測和與光學天文的星圖比對,央斯基認為輻射式來自銀河,並已朝向中心星座的人馬座方向最強。 [2].他在1933年公布了這項發現,央斯基本想再進一步的詳細研究來自銀河的無線電波,但貝爾實驗室從新分配了另一項工作給央斯基,使它不能繼續在天文學的領域內完成進一步的工作。
1937年,格羅特·雷伯修建了一架9米直徑的拋物面碟形無線電望遠鏡,成為無線電天文學的先驅。他以儀器重做了央斯基早期的工作和一些簡單的工作,也進行了第一次的無線電頻率巡天。[3]. 在1942年2月27日,英國陸軍的研究官員J.S. Hey發現太陽散發出無線電波,開始協助無線電天文學的推展。[4]. 在1950年代初期,英國劍橋大學的马丁·赖尔和安东尼·休伊什使用劍橋干涉儀描繪天空的無線電圖,製做了有名的2C和3C無線電源巡天星表。
[编辑] 技術
無線電天文學家使用不同形式的技術在無線電光譜上觀測天體。儀器也許只是簡單的針對一個能量充沛的無線電源,分析它所發射出來的是何種型態的輻射。圖像較詳細的天空區域,會有重疊的掃描影像可以被紀錄和拼合(馬賽克)成單一的影像。使用的儀器種類取決於需要的信號強度和需要的詳細的程度。
[编辑] 射电望远镜
電波望遠鏡需要如此的大是因為需要接受訊號和獲得高的噪訊比,也因為角分辨力是" 物鏡 "直徑的函數,與被觀測的電磁輻射波長的比例,相較之下電波望遠鏡就必需比光學望遠鏡大上許多。例如,一架1米口徑的光學望遠鏡是觀測的光波波長的200萬倍,解析力是數個弧秒;而一架盤面大上許多倍的電波望遠鏡,依據他所觀測的波長,也許只能分辨滿月(30弧分)大小的天體。
[编辑] 電波干涉儀
[编辑] 發展
射电天文学為天文知識帶來了相當的進展,特別是好幾種天體的新發現,包括脈衝星、類星體和活动星系。這幾種天體的表現可算得上宇宙中最激烈、能量最高的物理活動。
射电天文学测量了星系的旋转速度,发现星系中有大量物质是看不见的,但是它们的引力是可察觉的,这就是暗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