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祿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他加祿語 | ||
---|---|---|
发音: | IPA:tɐˈgaːlog | |
通行区: | 菲律賓 | |
区域: | 呂宋島中及南部 | |
总使用人数: | 第一語言: 2.2 千萬 第二語言: 超過 6.5 千萬 |
|
排名: | 58 | |
语言系属分类: | 南岛语系 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 西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群 菲律賓中部語言 他加祿語 |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或组织: | 菲律賓 (以「菲律賓語(Filipino)」這個名稱) | |
管理机构: | 菲律賓語言委員會 (Komisyon sa Wikang Filipino) | |
语言代码 | ||
ISO 639-1: | tl | |
ISO 639-2: | tgl | |
ISO 639-3: | tgl | |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
他加祿語(Tagalog),又稱為塔加洛语和他加洛語1,在語言分類上是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主要被使用於菲律賓。被當成是菲律賓國語及官方語言之一的所謂「菲律賓語」(Filipino),正是以他加祿語作為主體而發展出來的。
根據菲律賓政府2000年所進行的人口普查資料,在總數為76,332,470的菲律賓人當中,有21,485,927人是以他加祿語作為母語的。此外,還有將近5000萬的其他菲律賓人,則是以他加祿語作為第二語言。在菲律賓將近170種的本土語言中,他加祿語是唯一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一個語言(Wikipedia 2005a)。
目录 |
[编辑] 名稱和歷史
在他加祿語中,「taga」是「本地人」的意思,而「log」則是「河流」的意思,所以,「Tagalog」原本的意思是「住在河濱的居民」。
在西班牙人於16世紀佔領菲律賓以前關於他加祿語相關的文字紀錄不是很清楚。1989年在拉古那地灣(Laguna de Bay)發現了拉古那銅版銘文(Laguna Copperplate Inscription)。銘文上記載了一件免除債務的事件,在銘文上記載的時間是900年4月21日。銘文中有梵語、古爪哇語、古他加祿語、古馬來語的詞彙。拉古那銅版銘文現在藏於菲律賓國家博物館。
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當地人使用一種稱為「貝貝因」的音節為基礎的文字書寫他加祿語。西班牙人到來後,這種文字被拉丁字母所取代。
某些語言學家推測,和也被歸類為「中菲律賓語」的其他語言一樣,他加祿語可能也是發源於民答那峨島(Mindanao)的東北部或維薩亞群島(Visayas)的東部(Wikipedia 2005a)。
第一本用他加祿語所寫的書籍,似乎是在1593年所出版的《基督教義》(Doctrina Cristiana)這本書。這本書總共出了三種不同的版本,一個是用西班牙語寫作的,另外兩種版本則都是用他加祿語寫作的,一個是用「貝貝因」(Baybayin)的書寫系統,另外一個則是採用拉丁字母的書寫系統(Wikipedia 2005a)。
[编辑] 語言分類
在他加祿語的發展過程當中,由於語言接觸的結果,它從其他語言當中吸收了不少語彙。他加祿語因為是馬尼拉為中心的群島貿易系統的共通語,所以殖民時期受西班牙語影響較大。禮貌用語及比較嚴肅的名詞都從西班牙語舶來。此外還有福建話、英語、馬來語、梵文(經由馬來語)、阿拉伯語(經由馬來語和西班牙語)、以及在菲律賓呂宋島所使用的「卡片片甘語」(Kapampangan,屬於「北菲律賓語言」),都對他加祿語字彙的形成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Wikipedia 2005a)。
雖然他加祿語受到不少外來語的影響,但是,對語言學家而言,該語言仍舊呈現相當明晰的南島語言特質,和馬來語、印尼語、夏威夷語、帛琉語、乃至台灣南島語言,都有親緣關係(Wikipedia 2005a)。語法比印尼語,馬來西亞的國語馬來語要複雜,但沒爪哇語一樣分嚴格的社會等級用法,和臺灣的阿美語還有淵源關係。
更進一步地說,他加祿語屬於「南島語系」、「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西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支」、「美索菲律賓語言」中的「中菲律賓語言」,和呂宋島東南方之比可半島(Bicol Peninsula)以及呂宋島和民答那峨島之間之維薩亞群島所使用的語言 --- 比如說比口語(Bikol)、西樂給儂語(Hiligaynon)、瓦瑞瓦瑞語(Waray-Waray)、以及宿霧語 --- 都有更接近的關係(Wikipedia 2005a)。
[编辑] 從地方語言到官方語言
使用塔加洛語的人,主要是分布在呂宋島的中部和南部,包括大馬尼拉區、馬尼拉以北的5個省份、以及馬尼拉以南的6個省份。此外,位於呂宋島南部的鹿邦島(Lubang)、馬林杜克島(Marinduque)、以及民都洛島(Mindoro)的北部和東部,也都有塔加洛語的使用人口(Wikipedia 2005a;李林 2000)。
以前官方語言是英文。美西戰爭前用的是西班牙語。1935年,新當選該年成立之「菲律賓自治政府」總統的奎松(Manuel L. Quezon),在菲律賓憲法第14條第3項中加上了所謂的「國語條款」:「…… 國會應該在某一個既存之本土語言(one of the existing native languages)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發展出一個國家語言 ……」(引自Belvez 2002) 。在成立了一個特別的委員會經過一番研究以後,有8個使用人口在100萬人以上的「主要」語言成為菲律賓國家語言的候選對象。後來,只剩下兩個語言成為最後的競爭者,一個是宿霧語(Cebuano),另一個則是塔加洛語(Rubino 1998)。宿霧語是當時菲律賓使用人口最多的一個本土語言,主要使用於維薩亞群島的宿霧島(Cebu)、薄荷島(Bohol)、尼格洛斯島(Negros)、萊特島(Leyte)西部、以及民答那峨島的北部(Wikipedia 2005b)。塔加洛語雖然在使用人數上佔第二位,但卻是大馬尼拉地區的主要語言。後來該委員會選擇了塔加洛語當成菲律賓發展中之國家語言的基礎。
1937年,奎松總統宣佈塔加洛語為菲律賓的國語。1940年,塔加洛語開始在菲律賓所有的學校中傳授。1946年7月4日,菲律賓正式從美國手中宣佈獨立,塔加洛語也才正式成為菲律賓的國語。從1961年到1987年,塔加洛語也被稱之為「菲律賓語」(Pilipino)。1987年以後,「菲律賓語」的拼法又改成「Filipino」(Wikipedia 2005a)。馬可斯倒臺後,阿基諾夫人推動之下,更確立了它的菲律賓國語地位。
參見:菲律賓語
[编辑] 他加祿語中的外來語舉隅
他加祿語 | 意義 | 來源 | 原語言中的寫法 |
---|---|---|---|
dasál | 祈禱 | 西班牙語 | rezar |
kabayo | 馬 | 西班牙語 | caballo |
silya | 椅子 | 西班牙語 | silla |
kotse | 車子 | 西班牙語 | coche |
sabón | 肥皂 | 西班牙語 | jabón |
lumpia | 春捲 | 福建話 | 潤餅 |
syopaw | 肉包 | 福建話 | 燒包 |
pansít | 一種用來煮湯或湯麵的包餡食物 | 福建話 | 扁食 |
susì | 鑰匙 | 福建話 | 鎖匙 |
kuya | 哥哥 | 福建話 | 哥仔(哥亞) |
ate | 姊姊 | 福建話 | 阿姊 |
bakyâ | 木履 | 福建話 | 木履 |
hikaw | 耳環 | 福建話 | 耳鈎 |
bihon | 米粉 | 福建話 | 米粉 |
dyinseng | 人參 | 北京話 | 人參 |
madyong | 麻將 | 北京話 | 麻將 |
tulong | 幫助 | 馬來語 | tolong |
tanghali | 下午 | 馬來語 | tengah hari |
dalamhatì | 不幸 | 馬來語 | dalam + hati |
luwalhatì | 榮譽 | 馬來語 | luar + hati |
duryán | 榴槤 | 馬來語 | durian |
rambutan | 紅毛丹 | 馬來語 | rambutan |
saráp | 好吃的 | 馬來語 | sedap |
nipa | 聶帕櫚 | 馬來語 | nipah |
ratan | 藤 | 馬來語 | rotan |
batik | 點 | 爪哇語 | batik |
gamelan | (印尼等的)木琴 | 爪哇語 | |
lahar | 火山泥流 | 爪哇語 | |
salitâ | 說話 | 梵文 | चरितँ |
balità | 新聞 | 梵文 | वार्ता |
alak | 酒類飲料 | 波斯語 | الكل |
turban | 纏頭巾 | 波斯語 | dulband، دلبند |
mangga | 芒果 | 塔米爾語 | mankay |
bagay | 東西 | 塔米爾語 | /vakai/ |
salamat | 謝謝 | 阿拉伯語 | سلامة |
Islam | 回教 | 阿拉伯語 | إسلام |
sultan | 素檀 | 阿拉伯語 | سلطان |
katól | 蚊香 | 日語 | かとりせんこう |
bakit | 為什麼 | 卡片片甘語 | obakit |
akyát | 爬 | 卡片片甘語 | akyát |
at | 和 | 卡片片甘語 | at |
kiwi | 奇異果 | 毛利語 | |
yukulele | 尤克里里琴 | 夏威夷語 | |
tabu | 禁忌 | 波里尼西亞語 | tabu |
tatu | 刺青 | 波里尼西亞語 | tatu |
資料來源:改寫自Wikipedia (2005a)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注釋
- 採用「塔加洛語」這個漢文譯名的有楊聰榮(2001)、康福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nd)等。採用「他加祿語」這個漢文譯名的則有李林(2000)。
[编辑] 和「他加祿語」相關的工具書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Panganiban, Jose Villa. 1969. Concise English-Tagalog Dictionary. Rutland, Vt.: Tuttle.
- Ramos, Teresita V. 1971. Tagalog Dictionar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Soberano, Rosa. 1980. The Dialects of Marinduque Tagalog. Canberra: Dept. of Linguistics,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Zorc, R. David Paul. 1991. Tagalog Slang Dictionary. edited by Annabelle M. Sarra, and Patricia O. Afable. Kensington, Md.: Dunwoody Press.
[编辑] 參考出處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Belvez, Paz M. 2002. Development of Filipino,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the Philippines [online]. np: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 , [cited 1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1].
- 康福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nd,菲律賓旅遊指南 [online]。台北:康福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引用於2005年2月1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2]。
- 李林,2000,他加祿語 [online]。台北: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引用於2005年2月16日]。全球資訊網網址:[3]。
- Morrow, Paul. 1998. The Laguna Copperplate Inscription.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4].
- Rubino, Carl. 1998. Tagalog: A Brief Look at a National Language [online]. np: Carl Rubino's Homepage, [cited 15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5].
- Wikipedia. 2005a. Tagalog Language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15 February [cited 15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6].
- Wikipedia. 2005b. Cebuano Language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6 January [cited 1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7].
- 楊聰榮,2001,菲律賓獨立革命與西美戰爭:論東南亞自主歷史史觀下國族歷史論述的成就與侷限。新史學 12:18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