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會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歐會戰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戰線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美國 英國 加拿大 自由法國 |
德國 | ||||||||||
指揮官 | |||||||||||
艾森豪元帥 蒙哥馬利元帥 奥马尔·布拉德利 雅各布·L·德弗斯中將(1945年秋升上將) |
阿爾貝特·凱塞林空軍元帥 莫德爾元帥 保羅豪塞爾大將 約翰內斯·布拉斯科維茨大將 |
西方戰線 |
---|
法蘭西 - 馬斯垂克 - Fort Eben-Emael - Afsluitdijk - 荷蘭 -西蘭省戰役- 敦克爾克 - 不列顛 - 大西洋 - 迪耶普 - 諾曼第(D-day) - 龍騎兵 - 齊格菲防線 - 市場花園 - Aintree - 斯海爾德 - 許特根森林 - 亞琛 - 突出部 - 科瑪包圍戰 - 諾德萬德 - 中歐 - 德國投降 |
中歐會戰 |
---|
確實 - 手榴彈 - 大學行動 - 戰利品 - 魯爾突圍戰 - 阿默斯特 |
中歐會戰(Central Europe Campaign),在當時的納粹德國又稱為德國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為在中歐地區數國,為擊退德軍所發動一連串軍事行動,時間是自1945年3月22日到5月11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為止,盟軍統稱取名為“中歐會戰”;導致希特勒舉槍自裁,粉碎納粹黨,納粹德國戰敗投降,第三帝國走入歷史。
在1945年春天盟軍在歐洲戰場局面轉為有利,德軍西戰場「突出部之役」在一月現出敗象,此戰是德軍最後一次最大反攻作戰卻失敗,且消耗德軍剩餘戰力;德軍僅存殘兵敗將抵抗盟軍攻入中歐洲及德國,失去萊茵河沿岸土地讓德軍更為弱化,僅存部隊編制人員皆不足,都撤退至萊茵河東岸堤防防守;到三月中旬「西戰場」盟軍擁擠沿著萊茵河大部份前線,美軍最早攻佔雷瑪根市魯登道夫大橋,並在此橋東岸建立小面積橋頭堡。
「東戰場」方面蘇聯紅軍幾乎已經佔領波蘭大部份國土,並且紅軍已經潮水般擁入匈牙利及捷克東竟,且甚至已經攻抵德、蘇國界之「Oder-Neisse line」防線,紅軍至此停攻稍事休息;「東戰場」紅軍快攻追擊撤退慢德軍,報復毀滅數個在曾經侵略蘇聯數年的德軍軍團,導致德軍「西戰場」防衛萊茵河明顯兵力缺乏,也因此,「西戰場」盟軍已經充分休息補充戰鬥物資,準備隨時攻入德國總司令部;盟軍似乎勝利在望。
目录 |
[编辑] 戰鬥部隊序列
盟軍最高統帥,五星元帥艾森豪將軍,擁有90個人員武器足編師(包括25個坦克師及5個傘兵空降師)、120萬大軍,統領一個最具戰鬥力及最大編制部隊都已經整裝待發,全部進入戰鬥位置只待令發,盟軍戰線是沿著萊茵河南北延伸450公里:北至荷蘭北境北海,南到瑞士國界。
盟軍沿著萊茵河戰線有組織派出三個軍團作戰:北戰線是自荷蘭北海邊到德國科隆市,是英軍元帥蒙哥馬利統領英軍第21集團軍群三個軍駐守,每隔 10英哩(16.09344 公里)就換一個「軍」佈防:加拿大第1軍負責盟軍戰線左翼 ,緊接是英軍第2軍居「北戰線」正中,美軍第9軍團居北戰線南段;
盟軍「中戰線」則是自美軍第9軍團右翼起算每隔15英哩(24.14016 公里)放一個「軍」兵力南至德國美因茨,美軍上將奧馬爾·布拉德利領導美軍第12集團軍群(包括美軍兩個軍):美軍第1軍團駐軍在戰線左翼(北方),美軍第3軍團 在「中戰線」在戰線右翼(南邊);
到「南戰線」連結瑞士邊境是美軍上將雅各布·L·德弗斯統領美軍第6集團軍群,轄有兩個「軍」,番號分別是:軍團部在北,法軍第1軍團在南(戰線右側)。
這盟軍三大軍團到三月已經掃除萊茵河西邊所有德軍,艾森豪將軍再次想起動用他過去所研擬戰略:先大軍渡過萊茵河,再一鼓作氣直衝到佔領德國首都柏林, 原先他策劃先把他所有兵力拉近到萊茵河西岸,運用萊茵河這大河做「楚河漢界」掩護盟軍稍事整補物資及休息;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北戰線英軍蒙哥馬利英軍第21軍團大軍已經先行全部渡河,讓艾森豪將計就計:既然加拿大第1軍已渡河成功,索幸再多派幾個盟軍「軍」一起渡河朝東北向作戰,形成北、南兩隻鉗螯,夾擊圍吞德國工業區魯爾區,同時也消滅納粹德國防衛首都柏林左側防線所有兵力。
迎戰的當時德國「西戰場」總司令是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他自1945年同年3月10日才剛接格特·馮·倫德施泰特老元帥職缺;雖然他才從「義大利防禦戰」改調任至此,有著在義大利成功防守盟軍事蹟,被讚譽為「防守戰略家」,可是他嚴重缺乏建立緊密防線所需要軍事資源保衛德國,例如:此時萊茵河德軍防衛兵力只剩兵力缺乏之未足編「師」26個師,分屬於德軍三個軍團H、B、G,德軍總司令部優先集中所有兵力在「東戰場」對抗蘇聯紅軍,卻只能補撥少少或是甚至沒有援兵補給「西戰場」德軍(非正式估算同時3月中,「東戰場」德軍尚有214個作戰「師」200萬兵力).[1]
3月21日「德軍H軍團」司令部改編為「德軍西北軍團」(OB Northwest)且是由Ernst Busch上將統領;「德軍H軍團」前任司令約翰內斯·布拉斯科維茨卸職,改統率軍隊為「德軍荷蘭軍團」(OB Niederlande) ;德軍第25軍已經在荷蘭作戰失去聯絡;Busch將軍他主力軍是德軍第1空降軍則負責擔任「德國保衛戰」防線右翼;
德軍防線中央方面:負責防衛工業區魯爾區Kesselring元帥主持,莫德爾元帥統領此區德軍B軍團(底轄:德軍第15軍與黨衛軍第5坦克軍)與;
在他南方的保羅豪塞爾的G軍團(底轄:德軍第7軍與第19軍)。
[编辑] 艾森豪戰略
在攻佔魯爾區同時,艾森豪已經計劃以21個軍之龐大軍力數量向東邊挺進,橫越德國北部平原攻至柏林:盟軍第12軍團與第6軍團將發動附帶攻勢,使德軍失去平衡及在北方組止盟軍攻勢的德軍戰力;盟軍第2次猛攻也給艾森豪在處理北方作戰時所遇到的各樣困難,有可以更匆容調度軍隊。
有幾個原因理由讓艾森豪有重新調整這些軍事計劃緩衝但最遲需在3月底前達成:第1、他的司令部收到情報說:紅軍在奧得河已經建立渡江橋頭堡,距柏林只有距離30英哩(48.28032 公里),盟軍自萊茵河畔到柏林還超過 300英哩(482.8032 公里) ,即便更向德國內陸推進至易北河畔離柏林仍有 200英哩(321.8688 公里) 遠,似乎再清楚不過:紅軍攻佔柏林距離比盟軍攻佔柏林距離更近!艾森豪因此把他原先攻佔目標做調整改變,及最重要盟軍儘快與紅軍會師,以免東、西二戰場分開的納粹德軍比他們盟、紅二軍更早會師;在這之前需先毀滅一邊德軍,或有效切斷破壞德軍防守據點,在上述大戰略目標達成以後,便可以把殘餘無援德軍各個降服或消滅。
另外,盟軍在萊茵河方面:即便「魯爾工業區」仍舊聚集大批德軍防守,且因為工業區是德國作戰動力所在,因此盟軍列為第一攻佔目標謀略不變;此時盟軍情報單位發現:魯爾地區許多軍事武器製造重工業已經在迅速悄悄拆卸移轉至德國南部更內陸地區,這項重大情報導致盟軍加速橫越萊茵河上游對德軍作戰。
還有一件事讓艾森豪也專注在萊茵河南邊盟軍攻勢:所謂德軍"國家防線."謠傳:“希特勒最赤膽忠誠信仰保衛「領袖」的狂熱精英部隊將行長期作戰,「國家防線」最後一道抗戰壕溝戰槍炮堡壘,是沿著粗硬地質阿爾卑斯山脈依山構築多年,防線長達德國南部到奧地利西部,盟軍休想越雷池一步”云云;若設真這麼一條防線能窩藏德軍抗戰一年或拖延更久,必定在蘇聯紅軍與西方盟軍爆發內鬥,再加上德軍居中稍予政治挑撥,難保有利德國的和平因此來到,讓德國轉危為安;可實際上,這時候剛逃回萊茵河東邊內陸國境的德軍面臨的是盟軍紅軍西東向一起攻擊的左支右絀窘局,說德軍能再怎麼拖延戰局實在有限、不甚可能出現。
儘可能召集兵力建立一支延阿爾卑斯佈防的反擊戰線,至今盟軍情報單位仍不敢大意低估德軍殘兵自殺性質地自阿爾卑斯山集結反撲,「找什麼時機消滅希特勒親衛隊」爭論已經變成:盟軍攻南德的正式作戰需即執行。
也許這是這個軍事行動付諸施行的最重要原因;儘管如此,過往在南德備戰情形美軍事實上比德軍做更多;當英軍蒙哥馬利元帥小心翼翼地謀略在北德發動大規模推進德國本土攻勢,已經調來重炮部隊及傘兵,態勢顯示美軍艾森豪統帥更樂見美軍在北德只需做好基本佔橋攻擊(其他大作戰尚勿妄動):3月7日Courtney H. Hodges中將率領 美軍第1軍攻佔雷瑪根市魯登道夫大橋橫越萊茵河並很快建立橋頭堡。
南德Saar-Palatinate地區,美軍喬治·巴頓中將率領美軍第3軍團揚言將摧毀德軍第7軍,並聯合美軍第7軍幾近消滅德軍第1軍,在5天戰鬥時程內,3月18至22日,巴頓軍虜獲超過68,000德軍;此舉瓦解掃蕩萊茵河西岸所有德軍一空,即使蒙哥馬利仍在謀略渡河後大舉攻德,艾森豪統帥仍確信美軍在南德的大軍不應被僅只是在萊茵河線上的佔領橋頭堡(例如:美軍第1軍)或是只發動一次有限兵力的牽制攻勢(例如:英軍於德北作戰)在美軍南德攻勢發動以前浪費兵力資源。在3月底「盟軍統帥司令部」因此決定傾向把更多作戰行動交賦美軍攻擊南德;最後攻德戰役的最先幾天已經足以令艾森豪確信這是正確的。
[编辑] 軍事行動
3月19日艾森豪告訴布萊德雷準備第1軍團於3月22日以後隨時自「雷瑪根大橋」突破,同一天美軍第3軍團在「薩爾-Palatinate」地區粗野展示,也是為了表示在萊茵河東岸美軍第1軍團側翼有強大能戰的美軍護衛,布萊德雷已經吩咐巴頓率領第3軍團不須顧忌儘可能向德國國內猛攻前進。
這些進攻命令正投巴頓所好,巴頓算盤是:足夠並強大美軍倘若即早衝過萊茵河並打出大勝仗,艾森豪就有足夠理由把奪佔德國的主力作戰,自英軍蒙哥馬利英軍第21集團軍群那裡轉移給布萊德雷美軍第12集團軍,此時隸屬於「布萊德雷」麾下的巴頓不但可以在歷史留名外,還能節節升官。
21日巴頓命令屬下美軍第12軍在22日凌晨渡過萊茵河,比蒙哥馬利排訂渡河時間更早;早在19日巴頓收到蒙哥馬利命令22日後才能渡河,巴頓馬上調集在從去年秋天美軍開始囤積在洛林倉庫裡所有攻擊艇,迫不及待想提早渡河。
渡河作戰井然有序且猛烈:巴頓知道最能迅速渡過萊茵河是在Mainz或是萊茵河下游地區北邊城鎮,易作渡河選擇是因為Main River東邊30英哩(48.28032 公里)是平行的萊茵河且都向北流, 且Main River在Mainz流注萊茵河,且兩河下游城市多過一河下游,如此可一網打盡;可是巴頓推測德軍知道他會攻Mainz渡河,所以他「攻Mainz渡河」是假,真正他會在Nierstein and Oppenheim以南9至10英哩(16.09344 公里)城市渡河;決策已定,委任美軍第12軍執行作戰,美軍第8軍增援協助美軍第12軍,美軍第8軍必須在Mainz西北向25至30英哩(48.28032 公里)的Boppard及St. Goar中間橫渡.
在Nierstein與Oppenheim附近的地形適合採用炮攻戰術,在萊茵河西邊地勢高可以俯瞰東邊低平區,即便如此,這也意謂越早渡河越好:因為爭取時間渡河後,必須在東岸無守平地,迅速構築佔地大又強固的「灘頭堡」防禦工事,以免被德軍集兵在東岸平地圍剿;另外,基於嚴酷事實考量是:在距離河東岸僅僅6英哩(9.656064 公里)內陸有個Grossgerau鎮卻擁有道路運輸網,必須趕在德軍坦克自這「道路網」載兵載炮攻來以前,迅速建立灘頭堡防禦工事。
[编辑] 盟軍第12軍橫渡萊茵河 (3月22日)
[编辑] 盟軍第6軍團橫渡萊茵河(3月26日)
[编辑] 盟軍第21集團軍群謀略戰利品行動
[编辑] 蒙哥馬利先行展開「戰利品行動」 (3月23日 )
- 請參閱戰利品行動。
[编辑] 德軍B集團軍陷入盟軍魯爾口袋被包圍(4月1日 )
請參閱魯爾突圍戰
[编辑] 艾森豪發動他所轄最大軍力第12軍猛攻前線(3月28日)
[编辑] 第12軍準備最終猛攻
[编辑] 美軍第12軍攻抵易北河(4月9日)
[编辑] 美軍第1軍與進攻中的蘇聯紅軍第一次會師(4月25日)
[编辑] 巴頓第3軍團與第1軍在義大利邊界會師 (5月4日)
[编辑] 第21集團軍群橫渡易北河 (4月29日)
[编辑] 德國投降 (5月8日)
[编辑] 分析
[编辑] 參考注釋
- Bedessem, Edward M.(1990?).Central Europe, 22 March - 11 May 1945,CMH Online bookshelves: The U.S. Army Campaigns of World War II.Washington:U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CMH Pub 72-36.
- Keegan (editor), John(1989).The Times Atla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London:Times Books.ISBN 0-7230-0317-3.
- ^ 雞根Keegan (1989), p.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