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纳粹主义(德語:Nationalsozialismus,英語:Nazism),意譯是國家社會主義或民族社會主義。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纳粹”这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並不具有極為明確的意涵,然而,納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精神是“屬於一個民族的”、“國家的”、“具有社會主義之精神的”。纳粹主义者通常是民族主义的支持者。然而,在「社會主义」的部份,納粹主義者對其並無絕對之理念與態度。事實上,所謂“納粹主義者”之意識型態並非彼此相同:對於經濟制度的態度,有所謂右翼納粹主義,亦有左翼納粹主義,而左翼納粹主義者在某種意義上亦可算是所謂的“社會主義者”。纳粹主义之國家觀乃主张國家权力之絕對集中化,即极权主义,但其則不完全等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法西斯主义。
阿道夫·希特勒乃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的领袖。納粹黨執政时期的德国通称为「纳粹德国」、「第三帝國」,而正式國號乃「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作為德國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政治思潮與運動 "Nationaler Sozialismus"的一環,由於在政治理論辭彙定義上的模糊,纳粹主义有時称为“国家社会主义”或者“民族社會主義”(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为Nazi,“纳粹”即为其译音)。纳粹主义的追隨者称为纳粹主义者。目前仍有纳粹主义者即新纳粹在各国活动,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对其他纳粹行径进行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并以极端之民族主义、種族主義为主要宣传内容。
1919年1月5日納粹的前身,德國工人黨正式成立,創立者是安東·德萊克斯勒。 (德文: Deutsche Arbeiterpartei) [1] [2] 希特勒于1919年9月加入纳粹党,[2] [3] 并成为了宣传部的头目。随后他提议将党名更改为社会革命党(但最终未被采纳) 。该党后于1920年1月正式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4] [5] 希特勒于1921年7月29日出任该党党魁。[5][2]
纳粹主义并非一个严格定义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些政治观点的集合:极端爱国主义、种族主义、优生学、极权主义、反同性恋、反犹太与限制宗教自由。(参见下文核心元素一节)
目录 |
[编辑] 词语
“纳粹”(Nazi)这个称呼是由德语中纳粹党的官方称呼:“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的前两个音节派生而来。纳粹分子最开始不称呼自己为“纳粹”,而是用官方的称呼:“国家社会主义者”。在德国,“纳粹”是为了与“sozi”---一种普便而略着贬义的于纳粹执政前的主要对手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称呼---相区别的。
[编辑] 歷史背景
[编辑] 意識形態上的概論
[编辑] 納粹主義與法西斯主義
[编辑] 納粹的理論
[编辑] 國家主義與社會主義
[编辑] 軍國主義
[编辑] 種族主義
[编辑] 宗教
[编辑] 其它來源
[编辑] 納粹主義與希特勒主義在海外的變化及影響
[编辑] 同性戀者
有些支持希特勒的同性戀者,特別是恩斯特·羅姆
[编辑] 納粹意識形態上的重要要素
[编辑] 與其他意識形態的競爭
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在一戰後於德國掘起成為兩個輕忽不得的權力競逐者,特別是隨著魏瑪共和越來越不穩定。納粹運動起源於一戰後不久對受布爾什維克影響而在德國引發的暴動的抵抗力量,俄國的1917年革命使得列寧主義版本的馬克斯主義受到極大鼓舞,並吸引許多社會主義者也採用革命理念,柏林的斯巴達克起義和1919年的巴伐利亞蘇聯共和國皆因由於此。自由軍團,一個組織鬆散的準軍事團體(基本上是由前一戰士兵組成的義勇軍),擊潰了這兩次起義且很多自由軍團的指揮,包括恩斯特·羅姆,後來成為了納粹黨的指揮。1922年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取得大權後,納粹主義看似成為一種對抗共產主義的可行選項,特別是考量到墨索里尼在擊潰那些在一戰後以一系列罷工和佔據工廠動搖義大利的共產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取得的成功。
許多歷史學家,如安恩·科修(Ian Kershaw)和喬群·費斯特(Joachim Fest),主張希特勒的納粹是德國境內眾多競逐反共產主義領導地位的的民族主義並越來越法西斯主義的團體中一個,並最終,整個德國。更進一步,他們堅持法西斯主義和它的德國次型,國家社會主義,能成功挑戰共產主義是因為它能同時作為防範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壁壘和吸引工人階級,特別是對下層社會越來越多的失業者和無法受雇者和越來越窮快失去地位的中產階級份子(被指責為流氓無產階級),納粹使用的親工人言語吸引了那些不滿資本主義的人,他們在推行限制個人利潤、廢除土地租金和擴大社會福利(僅限德裔)的同時提供一種政治和經濟模式是去除了「蘇聯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危險成份,例如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和工人控制生產手段等,因此,納粹主義在它的民粹主義、反共產主義和反資本主義等內容的幫助下,使它比傳統保守黨如DNVP更受歡迎。因為以上原因,特別是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它們大部份的存在期間互相爭鬥(經常是暴力的)的事實,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常被視為是在政治光譜上相對的兩個極端,不過此觀點並非未受挑戰,一些政治理論家和經濟學家,主要是那些與奧地利學派有關者,主張納粹主義、蘇聯共產主義和其他極權意識形態之間有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共通處。
納粹的言語、活動和意識形態的單純也使他的保守主義盟友低估了它的力量,和它的管理能力以及甚至做為一個政黨存在的能力。麥可·曼(Michael Mann)定義法西斯主義為「透過準軍事主義進行超越和淨化的國家中央極權主義」,其中「超越」意指所有階級皆會被廢棄以形成新的、一體的、純淨的人民。[6]
[编辑] 反共產主義者對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的支持
許多歐洲極右翼政治家和政黨基於對共產主義的極度反感歡迎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的上揚,他們認為,希特勒是西方文明也是資本主義對抗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救星。在1930年代末和1940年代,納粹受到西班牙長槍黨以及後來組成維琪法國的政治和軍事人物的支持,法國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和其他反蘇聯戰鬥集群成立。
[编辑] 参考文献
- ^ "Nazi Party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vervi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6, Britannica.com webpage: Britannica-NaziParty.
- ^ 2.0 2.1 2.2 "February 24, 1920: Nazi Party Established" (history), Yad Vashem, The Holocaust Martyrs' and Heroes' Remembrance Authority, 2004, webpage: YV-Party.
- ^ "Australian Memories Of The Holocaust" (history), Glossary, definition of "Nazi" (party), N.S.W. Board of Jewish Educatio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webpage: HolocaustComAu-Glossary.
- ^ "The History Place - Hitler Youth" (history), The History Place, 1999, webpage: HPlace-HitlerYouth.
- ^ 5.0 5.1 "Kriegsverbrechen der alliierten Siegermächte" ("war crimes of allied powers"), Pit Pietersen, ISBN 3-8334-5045-2, 2006, page 151, webpage: GoogleBooks-Pietersen: describes Hitler as "Propagandachef" and becoming chairman on July 29, 1921.
- ^ Michael Mann, Fascists, CUP 2004, p.13.
[编辑]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