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oksgratis.com

See also ebooksgratis.com: no banners, no cookies, totally FREE.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國立政治大學 - Wikipedia

國立政治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政治大學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國立政治大學校徽
校訓 親愛精誠
創校 1927年「中央黨務學校」創校
1929年「中央政治學校」改組
1946年「國立政治大學」改稱
1954年在台復校
類型 國立,普通大學
校長 吳思華
所在 中華民國 台灣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校園 市郊
面積 103.8公頃
系所院 09學院
34學系
63研究所
69研究中心
教員 628人
教授 282人
副教授 206人
助理教授 90人
講師 50人
學生 14,573人
大學部 8,918人
研究所 5,655人
紀念日 5月20日
國立政治大學網站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簡稱:政大,英文簡稱:NCCU),是位於台灣臺北市的著名國立大學。政大前身為1927年中國國民黨南京成立的中央黨務學校,是國民黨培養政府機關公務員的搖籃,畢業生享有免試派任縣長與各級官員職務之權利。1954年在台復校後,逐漸發展為招收普通大學生,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要教研領域的國立大學解嚴後更脫離中國國民黨之影響,成為實質上獨立自主的大專院校。截至2007年,政大已擁有包含國立大學唯一的「國際事務學院」在內的九個學院、三十四個學系、十六個獨立研究所及多個校內學程與跨國雙聯學程。並有附設幼稚園、實驗國民小學附屬高級中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公企中心),建立了涵蓋各年齡階段一貫教育的完整學制。

目录

[编辑] 校史

政大正門口校碑
政大正門口校碑
四维堂
四维堂

[编辑] 中央黨務學校

其前身為中國國民黨1927年南京成立的中央黨務學校,負責北伐期間國民黨幹部的教育訓練。1927年,蔣中正以「清黨」剷除黨內中國共產黨勢力後,原先準備成立「宣傳訓練院」,但後來代之以「中央黨務學校」。中央黨校校訓與1924年成立的黃埔軍校相同,並於1927年經首任校長蔣中正敲定。創校初期借用國立東南大學校舍,再遷江蘇省立法政大學校址。課程著重黨務及社會運動政治宣傳,授課內容則分為理論、歷史地理和組織

中央黨務學校因屬「黨國一體」時代重要的黨國菁英培訓學校,蔣中正親任校長表示重視之程度。但蔣氏並無暇管理中央黨務學校校務,實際負責學校運作者乃副教務主任羅家倫、副訓育主任谷正綱及副總務主任吳挹峰等人。

[编辑] 中央政治學校

1929年,中央黨務學校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初設政治、財政、地方自治、社會經濟四系,後來又增設教育外交等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政治學校遷至重慶小溫泉,並將科系調整為法政、經濟、外交、新聞、地政五系,爾後又成立新聞事業專修班、新聞專修科、地政專修科、會計專修科、統計專修科、語文專修科。功能上說,中央政治學校是中國國民黨訓政時期培育國家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地位類似中國共產黨的「中共中央黨校」。

[编辑] 國立政治大學

1946年「中央政治學校」與「中央幹部學校」合併,定名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改為專任制,但依舊由蔣中正擔任永久名譽校長。1949年國民黨政權在大陸全面潰敗,1949年4月共軍佔領南京,政大南京校址為中共所接收。一部分遷到四川的政大師生,以少量劣質兵器,投筆從戎,參與國共內戰,經過蘇場遭遇戰和大邑包圍戰後,僅有少數學生虎口生還,爾後以軍籍身分轉由香港進入台灣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因為原計畫近期反攻大陸,並無在台灣恢復大陸地區國立大學的構想。但隨著反攻無望逐漸明朗,黨政高層開始思索增設高等院校之計畫,進而意識到培養本地高等教育人才之急迫。由於政大以往為國民黨黨校,具指標性;且曾為培育高等公務員的搖籃,素有口碑,加上當時日本統治時代留存的高教機構,如國立臺灣大學、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南工學院(現國立成功大學)、臺灣省立農學院(現國立中興大學)、臺灣省立法商學院(現國立臺北大學)等校已無法負荷國府遷臺導致之人口遽增的升學需求等因素,1954年教育部張其昀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批准國立政治大學在台北縣木柵鎮(今台北市文山區部分地區)復校,成為嗣後大陸各國立大學(如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在台復校的濫觴。政大在臺設校首任校長是日本東京大學畢業,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哲學學者陳大齊(百年)先生,初設行政、公民教育及新聞等三個研究所1955年恢復成立大學部。

[编辑] 校園環境

羅馬廣場
羅馬廣場
井塘樓
井塘樓

[编辑] 校區機構

單位機構 所在地址 單位面積(公頃
政大校本部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94.96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臺北市文山區萬壽路64號 1.93
公共行政與企業教育中心 臺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 0.56
附設實驗幼稚園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6號 0.53
附設實驗小學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三段12號 0.72
附設高級中學 臺北市文山區政大一街353號 2.06

[编辑] 政大十景

  • 日昇:朝迎晨曦登樟山
  • 日落:暮送夕陽步長堤
  • 春耕:醉夢溪畔品學思
  • 夏耘:環山森林浴創想
  • 秋收:好漢登坡眺願景
  • 冬藏:紅櫻綻枝望新年
  • 親民:景美溪畔踏車行
  • 愛物:指南山下觀魚游
  • 精實:四維堂內學堅毅
  • 誠心:八德道路習鴻儒

[编辑] 歷任校長

綜合院館
綜合院館
新聞館
新聞館

[编辑] 中央黨務學校

[编辑] 中央政治學校

[编辑] 中央幹部學校

[编辑] 國立政治大學:大陸時期

  • 第一任校長:蔣中正(1946-1947)
  • 第二任校長:顧毓琇(1947-1949)
  • 第三任校長:楊希震(1949-1954)

[编辑] 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後

[编辑] 學術單位

[编辑] 學院系所

[编辑] 特色學系

[编辑] 外交學系

政大外交系民國十九年,中華民國雖已統一,中國國民黨中央鑒於我國所處國際局勢仍險惡,認為欲使國家富強,並對抗列強侵凌,非培養幹練之外交人才不為功。為培養外交事務專門人才,遂在南京市紅紙廊之中央政治學校設立外交系。外交系不僅在國內學府獨一無二,在政大歷史也最悠久。民國四十三年七月,行政院核准政大在台恢復辦學,同年十一月,國際關係研究所成立。翌年,外交學系恢復招生,教育部令諭政大將國際關係研究所更名為外交研究所,以配合外交學系系名。至此,外交研究所與外交系同為培育國際事務人才之搖籃。民國八十四年,為配合教育部「系所合一」政策,外交研究所改稱外交學系碩士班。八十九年奉教育部核准設置博士班及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現亦設有博士班。

外交系師資與課程之安排、圖書與設備之充實、資料之管理運用、及行政組織之運作,已達相當水準,久獲好評。外交系因教師學驗俱豐,教學嚴格,系友成就輝煌,故各年報考系所之學生,錄取標準較高。外交系學生畢業後進入外交部或政府機構服務者較多,繼續在國內或赴國外深造者亦不少,畢業生出路良好,除從事公職外,在傳播界、企業界、學界等均大放異彩。系友返校訪問母系時多認為在校受益良多,頗能學以致用。

馬英九行政團隊中,蕭萬長(副總統)、歐鴻鍊(外交部長)、蘇起(國安會秘書長)、詹滿容(國安會諮詢委員)、史亞平(新聞局長)均為外交系畢業生。政大八十週年校慶時,選出八十位風雲校友,其中外交系及外交所便佔十三位(陸以正、李鍾桂、程建人、邵玉銘、張京育、蕭萬長、宋楚瑜、關中、胡志強、蘇起、張小月、包宗和、姜豐年)。政大目前副校長林碧炤亦為外交系友。

[编辑] 新聞學系

政大新聞系是臺灣各大專院校新聞傳播等相關科系鼻祖,也是唯一一個設於國立大學的新聞學系。不少現今各報社、電視臺的高階行政主管,以及臺大新聞研究所、政大新聞系所、輔大大傳所、世新大傳所等等新聞傳播類研究所的教授皆畢業於該系。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創於1935年,在大陸草創的階段主要是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程天放以及馬星野等人來負責系務,到國民政府遷臺以後,於1954年木柵恢復辦學,是政治大學在臺首先恢復的四個研究所的其中之一,首任系主任是新聞界大老曾虛白,成立以來,培育無數新聞從業人員,現在各大學新聞系所或是相關科系師資與政大新聞系亦多有所淵源。

[编辑] 法律學系

政大法律系可溯源到1927年中央黨務學校政治系法律組,因抗日戰爭以及國共內戰之故四處遷徙,1954年政大在木柵現址復校,1960年奉準增設法律學系,1993年,為明確顯示法學及社會科學之屬性及特質,成立全國首創法學院之下僅有法律系之組織,嗣後為全國各法律學系所仿效,從此法律系所自成一院,原法學院下除法律學系之外,其餘原屬舊法學院底下之政治系,公行系,國發所,東亞所,外交所等系所則於此後新設社會科學院以及國際事務學院以容納之。

[编辑] 金融學系

本系原名銀行學系,於民國四十七年設立,為國內各大學中最早培育金融專業人才之系所,歷屆系主任有汪茂慶教授、童秀明教授、張震復教授、侯金英教授、游坤敏教授、殷乃平教授、張春雄教授、朱浩民教授、陳松男教授、李桐豪教授、霍德明教授、沈中華教授,現任主任為江永裕教授。 成立至今有畢業校友二千餘人,服務於金融業者約占三分之一,其中多人擔任銀行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另有十餘人分別在國內外大學任教,而在政府或企業機構擔任高級主管者亦為數頗多,本系培育之人才,廣為社會重用。本系自八十五年起改名金融系,自八十四年八月開始,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班併入本系,並於八十八學年增設博士班,以培養金融高級研究人才。

本系以培育金融專業人才為宗旨,課程內容理論與實務並重。大學部除一般基本課程之外,專業課程包括經濟理論、金融理論、金融制度與市場、金融機構之經營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等;碩士班課程則有財務經濟、財務工程及創新、銀行理論、貨幣理論與政策、銀行經營與風險管理及選擇權等。

本系並與多家銀行簽訂建教合作契約,除提供獎學金獎勵優秀學生及聘選實務經驗豐富之專業人士擔任教席外,並於暑假安排學生至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實習,增進學生對金融實務之瞭解。92年8月商學院與元大京華證券建教合作,提供碩士班同學暑期見習機會。

配合金融環境之發展,我國正積極推動金融國際化,本系未來將加強國際金融有關課程,並進一步推動與金融機構之交流與合作,培育國際金融人才。此外,近年金融資訊系統進步迅速,本系與資訊管理學系合作,設置金融資訊系統教學設備與環境,培養金融機構資訊系統之規劃與操作人才,為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繼續作出努力與貢獻。

[编辑] 財務管理學系

政大財管系1989年初經教育部核准成立,並於該年參與大學聯考第一類組招生,1990年開始招收轉系生及轉學生。民1995年8月順利地把原財務金融所的財管組合併為本系之碩士班,並於1997年成立博士班。復於1998年配合商學院成立EMBA財管組學程(2005年起改為財金EMBA)。

[编辑] 資訊管理學系

政大資管系成立於1984年,隸屬商學院,為國內第二所資訊管理系所。自民國八十年起,本系大學部開始招收雙班學生;民國八十一年設置研究所課程,開始招收碩士班學生;並於民國八十五年,成立博士班;再於民國八十九年開始招收EMBA資管組學生,成為國內最完善之資訊管理人才養成場所之一。為加強理工與管理人才的交流融合,自90年開始,於大學部同時招生第一、二類組高中生;及於碩士班招收除了傳統管、商學相關科系外的理工醫農等科系學生,並混合教學。目前有超過100名碩博士研究生、60餘名EMBA學生,以及大學部學生約400人。

本系成立之宗旨,在於建立一個教學與研究的整合環境,發展資訊管理相關 理論與技術,培養資訊管理專業人才,推廣資訊管理應用概念,以因應企業組織與公眾社會推展資訊化之需要。一九九八年三月,本系於天下雜誌「一九九八就 業升學專刊」所作全國最佳資訊管理研究所評鑑調查中,排名第一。

[编辑] 資訊科學系

政大資科系1993年設置大學部,於1999年設置碩士班,2004年設置碩士在職專班,2006年招收博士班,與許多學校不同的是政大資科系屬於年輕的系所,一方面以資訊科技理論與技術為本,另一方面,也著重於跨領域的資訊應用,而有別於其他理工為主的學校,結合政大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資訊科技。目前大學部、碩士班及在職專班畢業學生,資訊科技基礎及專業訓練紮實,兼具政大人文社會環境之陶冶,不論是就業或升學深造,都獲得肯定與好評。

[编辑] 企業管理學系

政大企管系為國內首創之企業管理學系。最早可溯源至1962年秋,由政治大學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簽訂合作計畫。在該計畫下,先設立企業管理學系大學部,兩年後,設立研究所碩士班。1996年8月1日,研究所與大學部合併為企業管理學系。系上設立了企業家經營管理研究班(研修期間3年)、全球科技事業經營管理研究班(研修期間2 年)、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建教合作班(研修期間2年,已停辦)、技職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研修期間4個暑期,已停辦)等4個在職進修班次。大學部教育目標在培養企業最需要之實作與管理人才;碩士班針對具各種背景之大專畢業生,教育其成為全方位觀點之專業經理人才與氣度恢弘之企業專才;博士班教學目標在培育大專院校企管教育所需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编辑] 研究中心

[编辑] 校級研究中心

  •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 美洲暨歐洲研究所
    • 亞洲暨太平洋研究所
    • 中國政治研究所
    • 中國經濟暨社會研究所
  • 選舉研究中心
  • 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 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 臺灣研究中心
  •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 科技與人文價值研究中心

[编辑] 院屬研究中心

[编辑] 學生活動

[编辑] 文化盃系際合唱比賽

[编辑] 文化盃系際辯論比賽

[编辑] 包種茶節

[编辑] 金旋獎

[编辑] 圖書與展覽資源

社会科学资料中心
社会科学资料中心
中正圖書館
中正圖書館
  • 中正圖書館
  • 社會科學資料中心
  • 商學院圖書館
  • 綜合院館圖書館
  • 傳播學院圖書館
  •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圖書館
  • 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圖書館
  • 民族學系民族博物館

[编辑] 知名校友

關於完整的國立政治大學校友資訊,請參照「國立政治大學知名校友列表」,或參考「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校友」。

[编辑] 學術評價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國際學術交流

目前政大與56所國外大學院校締結校級姊妹校學術交流協議合約,並與數十所國外大專院校締結院系級合作關係,提供教師或學生出國進行學術訪問或短期進修機會。最新詳細姊妹校訊息請拜訪國立政治大學國際教育交流中心

  • 土耳其 土耳其
    • 安卡拉大學
    • 畢爾坎特大學
  • 俄羅斯 俄罗斯
    • 聖彼得堡大學
    • 喀爾穆克大學
  • 波蘭 波兰
    • 華沙大學
    • 華沙經濟大學
  • 瑞典 瑞典
    •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

[编辑] 相關連結

[编辑] 外部連結


世界大學列表 | 台灣大專院校列表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