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洋理工大学 | |
愿景 | 成为一所卓越的全球大学, 满怀理想、激情、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
建立于 | 1981年 |
所有制 | 公立学校 |
校长 | 徐冠林博士 |
位置 | 新加坡, 裕廊 |
学生 | (07-08学年) 南洋理工大学: 28,949 包括: |
教职工
3,739, 包括: |
|
校友 | 南洋理工大学: 70,000 南洋大学: 10,906 |
地址 | 南洋道 |
主页 | http://www.ntu.edu.sg |
南洋理工大学 (英文全称: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英文缩写 NTU;中文简称: 南大;马来语: Universiti Teknologi Nanyang) 是新加坡四所大学之一,学校校址位于新加坡西南部裕廊西前南洋大学云南园,距市中心25公里,校园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校园首期工程建于1986年,建筑规划由世界著名建筑师Kenzo Tange设计。现在南洋理工大学采取的官方说法是南洋理工大学承接前南洋大学正统,因此在2005年庆祝50周年校庆。不过,对于此说法,部分前南洋大学校友持反对意见。
2000年11/12月,国立教育学院(NIE)迁入南洋理工大学内、耗资四亿元建造的全新的校园。 校园内配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实验室、讲堂和辅导课室内设备齐全,视频会议系统的使用不断增加。课堂和讨论会上都配有多媒体演示系统,以及不同讲堂和其他地点间的即时通讯系统。
教职工和学生住在舒适的居住区和学生公寓里,并能享受各种休闲娱乐设施。
学校还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整个学校都接入互联网,任何人在校园网上都可以使用网上的各种设施和资源。庞大的校园网联接校园内所有的计算机系统,由学校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CITS)管理。
作为对校园内固定网络的补充,南洋理工大学在2000年末建立了覆盖整个校园的无线网络。这个传输速度可高达11MB/s的高速无线网络使教职工和学生可以在教学区及阅读室內不用连接网线就可以使用如笔记本电脑和PDA等各种移动设备接入所有网上服务。
目录 |
[编辑] 使命和愿景
使命: 培育领袖人才,开拓知识领域。
愿景: 成为一所卓越的全球大学, 满怀理想、激情、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编辑] 财政
学校经费主要由新加坡政府教育部提供。一部分年度预算来自学费及其他渠道的收入。政府还对一些发展项目进行单独拨款。
[编辑] 院系分布
[编辑] 工学院
- 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
- 生物工程系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系
- 环境工程系
- 海事研究系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计算机工程系
- 计算机科学系
- 商业与计算机(双学士学位)(与商学院联办,毕业生将获颁商学士与工程学士学位)
- 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机与电子工程系
- 信息工程与媒体系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工程系
- 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系
- 宇航工程系
[编辑] 理学院
- 生物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系
- 生物医学系(双学士学位)(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办,毕业生将获颁南大生物医学理学士荣誉学位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学中医专业学士学位)
- 数理科学学院
- 化学与生物化学系
- 物理与应用物理系
- 数学系
- 数学与经济系
[编辑] 商学院
- 会计学系
- 商业学系
[编辑] 文学院
- 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
- 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
- 传播学系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中文系
- 经济系
- 英文系
- 心理学系
- 社会学系
[编辑] 国立教育学院
[编辑] 国防与策略研究院
[编辑] 学术部门
- 高等研究所
- 南洋科技创业中心
[编辑] 历史
- 1955年,南洋大学成立,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 1975年,南洋大学改为英文教学。
- 1980年,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组新加坡国立大学。
- 1981年,于南洋大学旧址建立南洋理工学院。
- 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升格为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是在1991年7月1日由国会法令批准建立的。她的前身南洋大学由陈六使先生于1955年创办。1980年8月,南洋大学与当时的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1981年8月,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在南洋大学原址上建立。其主要功能是为工程和科技方面的各分支学科提供高等教育及研究,以及为经济发展培养以实践为主的工程师。当时的南洋理工学院在学术方面隶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他方面则是独立的。
南洋理工学院在1982年7月接受了第一批共计582名工程科学生。随着学院的发展,除工程以外的其他课程也在逐年开设——会计学(1987),商学、计算机工程(1989),材料工程、教育学专科(文科)、教育学专科(理科)(1991),以及传播学(1993)。
1991年7月1日,南洋理工学院与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合并重组为南洋理工大学,并可以自行颁发学位。这是一所为本国和区域内输送人力资源的综合性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学位被当地及国际上的各相关专业学会所承认。
南洋理工大学致力于成为一所在各学科都有卓越的学术成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大学。她的使命是为新加坡及整个区域培养领袖、专业人才和企业家,以及推动学术领域和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南洋理工大学是LAOTSE (Links to Asia by Organizing Traineeship and Student Exchange)成员之一,这是一个欧洲和亚洲顶尖大学间交换学生和高级学者的国际网络。
南洋理工大学最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评选的世界200所顶尖大学中排名全球第69, 亚洲第7。
关于许多老南大校友倡导的将学校校名改回“南洋大学”的提议,长久以来争议颇多。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层长期抵制这一变动,新南大的校友和学生也对此反应冷淡。反对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容易引起混淆、以及对南洋理工大学多年来业已建立的声誉有可能产生的影响。一些老南大校友也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应该区分两所学校的意义,复名无助于保存老南大的传统,等等。[1]
2005年,有鉴于大学内多所非理工类学院的建立,以及其扩充为完整的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层最终让步,并提出了将南洋理工大学更名为南洋大学的计划。然而此更名计划广受争议,最终校方宣布将更名计划推迟。此外,通过1996年南洋大学校友录转入南洋理工大学保存,以及2005年8月南洋理工大学庆祝建校50周年,可以看出,南洋理工大学已经将老南大的传统作为了自己的遗产。[2].
[编辑] 著名校友
[编辑] 参考
[编辑] 外部链接
亞洲AACSB認證大學 | ||
---|---|---|
台灣 | 輔仁大學 - 中山大學 - 政治大學 - 交通大學 | |
中國大陸 | 清華大學 | |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科技大學 | |
日本 | 慶應義塾大學 - 名古屋商科大學 | |
韓國 | 首爾大學 - 高麗大學 - 世宗大學 - 韓國科學技術院 | |
以色列 | 畢爾坎特大學 - 臺拉維夫大學 | |
東南亞二國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南洋理工大學 - 亞洲管理學院 | |
阿拉伯三國 | 科威特大學 - 阿聯酋大學 - 法赫德國王石油與礦物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