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交通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交通大學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
|
國立交通大學校徽 |
|
校訓 | 知新致遠,崇實篤行 |
---|---|
創校 | 1896年「南洋公學」創校 1921年「交通大學」改組 1958年在台復校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1967年「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改名 1979年「國立交通大學」恢復 |
類型 | 國立,綜合大學 |
校長 | 吳重雨 |
所在 | 中華民國台灣省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校本區) |
校園 | 市區 |
面積 | 77.17公頃 |
系所院 | 8學院、20學系、25研究所 |
教員 | 631人 |
學生 | 12,887人 大學部 4,788人 研究所 8,099人 |
國立交通大學網站 |
國立交通大學(英文簡稱:NCTU,中文簡稱交大),前身為上海的南洋公學,主校區現址位於台灣新竹市,與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及國立清華大學隔鄰,每年春季舉辦的梅竹賽是兩校間的悠久傳統。 交大為中華民國教育部核定的七所研究型大學之一,以電子、資訊為知名專長領域,曾製造台灣第一部電腦。交大目前設有理、工、電機、資訊、管理、人文社會、生物科技、客家文化八個學院,共有二十個學系、二十五個獨立研究所。
目录 |
[编辑] 歷史
交通大學創校於1896年上海,最初取名為南洋公學,即今日大陸之西安交通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當時中國教育風氣漸開,提倡新政的辦理輪船電線事務大臣盛宣懷便決定於上海創設南洋公學。公學首任督辦為盛宣懷本人,總理則為何嗣焜。1912年南洋公學改稱上海工業專門學校。
中華民國創立以後,交通部長葉恭綽認為轄下的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平鐵路管理學校及北平郵電學校四校散居各地,管理困難,便在1921年合併成為交通大學,分別稱各校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唐山學校及北京學校。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中國大陸的交通大學由上海市軍管會高教處接管,國民政府下的交通大學校務則被迫中斷。美國交通大學同學會的趙曾玨有鑑於核子科學已由清華大學成立的原子能研究所開始發展,但是與核子研究極其相關之電子研究則尚付闕如,力倡在台成立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1958年6月1日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正式成立,由當時的教育部科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熙謀兼任研究所第一任所長。 1964年恢復招收大學部,增設電子物理學系及電子工程學系。
1967年正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 1979年7月,恢復為國立交通大學,分設理、工、管理三學院。目前,國立交通大學共有八個學院,學生一萬兩千餘人。
[编辑] 學校象徽
[编辑] 校徽
校徽上畫有中西圖書數冊堆列於鐵鉆之上,書上所寫的ESA代表工程(Engineering)、科學(Science)及管理(Administration)。鐵鉆前倚放一錘,尖端懸著鐵環,表示學理間環環相扣,密不可分。鐵鉆基部的1896則是交通大學的創校年。校徽的背景是一盾形,盾紋歷歷可數,勉人忠於一己,勇於前進。環盾作齒輪狀,略似電機中電樞之橫截面,表示交通大學各學科。
[编辑] 校園歌曲
沿用交通大學時期,蕭友梅所創作的曲調,前校長盛慶琜曾改過歌詞,但是後來又改用原詞,歌詞如下:
-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楷模,邦國之榮華;校旗飄揚,與日俱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 美哉吾校,鼓舞群倫,啟發吾睿智,激勵吾熱忱;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值得一提的是,西元1999年,由交大外文系彭莘同學(交大星聲社「隔離霜」樂團)在宿舍所創作的一首搞笑歌曲《交大無帥哥》,當時亦由彭莘同學於1999年12月31日的期末發表會上公開演唱。後來林金毛和九把刀為了要回應這首歌,而各自創作一首歌來反應。
另外,由交大學生薛衣珊與何嘉駒等人一同創作,在2003年製作有《交大人》一曲。
[编辑] 校園
目前國立交通大學共有三個校區,位於新竹市大學路的光復校區是目前最主要的校區,靠近高速公路新竹交流道、科學工業園區,交通便捷。其他還有鄰近的博愛校區,以及位在台北市的台北校區。另外,竹北校區、嘉義校區和台南校區正在籌備當中。
[编辑] 博愛校區
1958年交通大學在台復校,為了設立電子研究所,於新竹市名勝十八尖山下博愛街徵收土地3公頃成立博愛校區,以校友會捐款及美援經費補助興建第一棟校舍,即今日博愛校區內為紀念淩前校長鴻勛先生而命名之竹銘館(鴻勛先生字竹銘),至1960年添建小型圖書館一座。大學部恢復以後,陸續收購其他土地使校地面積增為12公頃。校舍建築除原有之竹銘館外,增添了實驗一館、教學大樓、圖書館、半導體中心、實驗二館、男生第一至第六宿舍、逸軒女生宿舍、學生餐廳、游泳池及籃、排、足球場等,原本的小型圖書館則改為學生活動中心。
[编辑] 光復校區
1978年,博愛校區校地不敷使用,遂有償撥用距離博愛校區四公里,臨光復路及高速公路交流道旁的陸軍威武營區,並收購周邊民地,闢建為光復校區,土地面積約30公頃。期間由於世居本地兩百年之農家拒絕遷離,憲兵曾出動護衛,強行徵地,相關史料至今仍有文史工作者加以研究[來源請求]。其後校地一再擴建,1981年開始,將比鄰本校西南之陸軍日新營區有償撥交使用,並陸續徵購其他土地,目前全校面積有77.1725公頃。光復校區是交通大學最主要的部份,設有行政大樓、中正堂、資訊館、浩然圖書資訊中心、活動中心;教學場館則有綜合一館、工程一館至六館、科學一館及二館、管理一館及二館、人社一館及二館、電子資訊研究大樓、交映樓、土木結構實驗室等。學生生活空間方面,包括學生第七至第十三宿舍、研究生第一及第二宿舍、竹軒女生宿舍和女生第二宿舍等。餐廳則有第一餐廳(位於活動中心一樓)、第二餐廳與女二舍餐廳,另有三座便利商店(全家便利商店兩座,7-11一座)。於2007年暑假整修改建後,學生的伙食環境已經大幅的改善。另運動設施部份闢建體育館、綜合球館、游泳池和田徑場,籃球、排球、網球、棒壘球等各類球場多座。
[编辑] 台北校區
台北校區位於台北北門郵電大樓,自1980年成立至今已超過二十五年,目前為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交通運輸研究所、EMBA以及教育推廣使用。
[编辑] 嘉義校區
正在籌劃中。
[编辑] 台南校區
正在興建中台南校區,校地位於高鐵台南車站特定區,計49.2公頃。由台南縣政府辦理專案預算辦理徵收,將設立半導體學院、光電學院及系統設計學院,預計從2008年開始招收台南校區博、碩士班,學生將到南科樹谷園區的奇美電研發大樓上課。奇美電子將捐贈6千坪教學研發大樓,並每年提撥5年研發專案,每年約6千萬元,提供4代研發設備,提撥獎學金及其他獎勵金,每年約6百萬元;加捷公司將捐贈2億元教學研發大樓及圖儀設備經費。
[编辑] 竹北校區
正在籌畫中的竹北校區,預計於2008年可無償取得竹北校區40公頃校地,設立創新育成園區
[编辑] 藝術
光復校區內有青埔朝陽、風亭九思、思園春曉、荷塘月色、曲道夾蒑、竹園映亭、竹湖晨風、鬆林立翠、綠掩重樓、玉樹向榮、西庭笑語、緣慧潤生、碧草如茵、碧草如茵、康莊迎曦、南臺遠眺、率意通衢交大十六景。另外,校園中散佈13件由知名藝術家楊英風創作的景觀雕塑,當中還有三件大型雕塑。
除校園景觀外,學校在浩然圖書資訊中心內設有名為藝文空間的藝廊,展示繪畫、照片等藝術作品。活動中心則有演藝聽,可供戲劇、音樂或舞蹈等活動演出。同樣位於浩然圖書館內的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和台灣藝術家手稿收藏室,亦陸續將雕塑家楊英風、音樂家蘇森墉的手稿及相關文件整理並數位化。
[编辑] 學術評價
交大為國家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的重點學校,是台灣地區的明星大學。依據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世界大學整體評比約在305-402名之間[1]。依據西班牙網路計量研究中心世界大學網路排名為237名[2]。
[编辑] 學術單位
|
[编辑] 研究單位
- 交大研究總中心
- 國際化推動小組
- 製造管理中心
- 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
- 防災工程研究中心
- 奈米科技中心
- 網際網路推動小組
- 高效率能源技術研究中心
-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 李立台揚網路研究中心
- 思科網路科技研發中心
- 新興文化研究中心
- 客家研究中心
- 科幻研究中心
- 分子科學研究中心
- 腦科學研究中心
- 電影研究中心
- 倪匡科幻獎
- 奈米中心(原半導體中心)
- 交大工研院聯合研發中心
- 奈米電子資訊系統研究中心
[编辑] 實驗室
- 雷射診測實驗室(Laser Diagnostics Laboratory)
- 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National Nano Device Laboratories, NDL)
[编辑] 傳統與活動
[编辑] 梅竹賽
梅竹賽是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間,一系列包含十餘項目的大型學藝、體育活動。梅竹賽於每年的三月舉辦,競賽內容包括:棋賽、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羽球、棒球、橋藝、網球等……,為交、清兩所大學間的年度盛事。第一屆梅竹賽是在1969年,期間停賽過7次,截至2006年,交通大學以16比12暫時領先,當中有三次平手。時至今日,梅竹賽已成為這兩所大學共同的傳統,甚至是家喻戶曉的活動。
[编辑] 社團活動
田徑隊
由於1970年梅竹賽增加大隊接力一項,田徑隊因此誕生。交大田徑隊在高春德老師帶領下,在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都獲得優良成績,在「96年全國大專運動會」中,楊建霆同學參加3000M障礙項目破了大會紀錄。
[编辑] 學生聯合會
交大的學生會早期是由學生活動中心總幹事開始。在民國79年時,成立了學生會。直到民國86年,學生議會修正『學生會章程』並更名為『學生聯合會章程』,將研究生納入成為學生聯合會會員,會長為最高首長,對外代表全體學生以及代表學聯會,下轄行政部門,學生議會,評議委員會。目前為第十一屆學聯會,會長為人文社會學系97級焦佳弘[3]。
[编辑] 人物
[编辑] 歷任校長
-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時期
- 李熙謀(1958年至1967年)
- 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時期
- 鍾皎光(1967年至1969年)
- 劉浩春(1969年至1972年)
- 郭南宏(代理)(1972年)
- 盛慶琜(1972年至1978)
- 郭南宏(1978年至1979年)
- 國立交通大學時期
[编辑] 著名校友
[编辑] 資料來源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連結
亞洲AACSB認證大學 | ||
---|---|---|
台灣 | 輔仁大學 - 中山大學 - 政治大學 - 交通大學 | |
中國大陸 | 清華大學 | |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科技大學 | |
日本 | 慶應義塾大學 - 名古屋商科大學 | |
韓國 | 首爾大學 - 高麗大學 - 世宗大學 - 韓國科學技術院 | |
以色列 | 畢爾坎特大學 - 臺拉維夫大學 | |
東南亞二國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南洋理工大學 - 亞洲管理學院 | |
阿拉伯三國 | 科威特大學 - 阿聯酋大學 - 法赫德國王石油與礦物大學 |
在台復校大學 | |
---|---|
國立大學 | 政治大學 - 清華大學 - 交通大學 - 中央大學 - 中山大學 |
私立大學 | 東吳大學 - 東海大學 - 輔仁大學 - 清雲科大 - 聖約翰科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