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璧君(1891年-1959年6月17日),籍贯中国廣東省新會縣(今江门市新会区),生於英属馬來亞檳榔嶼。父親陳耕基,母親衛月朗,是汪兆銘(又稱「汪精衛」)的妻子。
1906年陳璧君自英属馬來亞華僑小學畢業,進入璧如女校就讀。同年,孫中山自日本抵達英属馬來亞,在檳城成立同盟會的分會。陳璧君因積極參與同盟會的活動,因此被吸收入會,之後其母衛月朗也進入同盟會。1907年结识孫中山的助手汪兆銘。
1910年陳璧君同汪兆銘等人赴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汪兆銘被捕入狱,陳璧君探望并示爱。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汪兆銘出狱与陳璧君结婚。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汪兆銘组建了被日本人扶植的南京政府。1946年4月22日日本投降8个月后陳璧君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处无期徒刑,褫奪公权终身”,关押于南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到上海提篮桥监狱。1959年6月17日病故于提篮桥监狱医院。
陳璧君在政治上相當強悍,相對於汪兆銘待人敦厚有禮,陳璧君待客則相當傲慢,隨汪任職南京汪政權的粵籍媒體人金雄白(朱子家)曾言,汪兆銘的政敵多是陳璧君招來的。而陳璧君在汪兆銘投日前,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等要職,與日後投共的宋慶齡(孫中山夫人)、何香凝(廖仲愷遺孀)並稱當時政壇的女強人。在汪兆銘籌組南京國民政府後,陳出任在汪政權架構中沒有的「廣東省政治指導員」,主要時間駐在廣州「指導」廣東省政。
其傲慢在國民政府開庭受審其漢奸、賣國等罪名時表露無遺。據金雄白《汪政權實錄》(本即連載1960年代香港《春秋雜誌》的「汪政權的開幕與收場」)一書透露,陳璧君當檢察官直呼其名時反吼:「你們的國父和委員長都不敢直呼我的名字!」而在庭上自辯時,多次表示「賣國的不是汪先生,是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