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阮大鋮(1587年-1646年),中国明清之际政治人物、戲曲作家,安徽安慶人,字集之,號圓海。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中進士,天啟年間官給事中,依附魏忠賢,造《百官圖》攻擊東林黨人[1]。崇禎初以阿附魏忠賢,廢居回乡。崇禎八年(1635年),農民起義軍進入安徽,大鋮避居南京,廣召勇士,當時復社中名士顧杲、楊廷樞、黃宗羲等憎惡其為人,作《留都防亂揭》驅之,曰:“其惡愈甚,其焰愈張,歌兒舞女充溢後庭,廣廈高軒照耀街衢,日與南北在案諸逆交通不絕,恐嚇多端。”。南明弘光朝立,經馬士英推薦,官至兵部尚書,編《蝗蝻錄》,據《留都防亂公揭》捕殺黃宗羲等人。清兵攻陷南京,出奔浙江,後隨方國安降清。隨清軍攻仙霞關(今屬福建),在五通嶺上突然頭面腫脹,贝勒劝他留下养病,“大铖惊曰:‘我何病?我年虽六十,能骑生马,挽强弓,铁铮铮汉子也!我仇人多,此必东林、复社诸奸徒潜在此间,我愿诸公勿听!’已而又曰:‘福建巡抚已在我掌握中,诸公为此言得毋有异意耶?’”於是大鋮带病随军南征,越仙霞岭,眾將上馬缓行登山,而“大铖独下马,徒步而前,左牵马,右指骑(者)曰:‘我精力百倍于后生!’盖示壮以信其无病也。言讫,鼓勇先登”[2],不久“馬拋路口,身踞石坐”,僵仆石上死。時天氣炎熱,屍體潰爛,清軍草草收殮,不知埋在何處。
阮大鋮品格卑劣,人惡其行穢,然頗有才華,善詩詞,降清之際,“诸公因闻其有《春灯谜》、《燕子笺》诸剧,问能自度曲否?即起执板顿足而唱,以侑诸公酒。诸公北人,不省吴音,乃改唱弋阳腔,(诸公)始点头称善,皆叹曰:‘阮公真才子也!’”[3]。作傳奇戲曲有《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牟尼合》、《忠孝環》、《桃花笑》、《井中盟》、《獅子賺》、《賜恩環》、《老門生》等十種。詩文有《詠懷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