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島海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豐島海戰發生於1894年7月25日清晨,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
[编辑] 经过
「濟遠」和「廣乙」兩艘中國軍艦7月23日抵达牙山,掩护运送清軍的运兵船在朝鮮牙山登陸後,25日拂晓離牙山返航,在朝鮮豐島海面,遇上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這三艘以高航速和高射速為特徵的軍艦。(這三艘軍艦在後來黃海海戰中重創北洋艦隊,立下頭功)
7时20分,第一游擊隊望见「濟遠」和「廣乙」兩艦,即时下战斗命令。7时45分,第一游擊隊旗艦「吉野」首先開砲:這是日本在甲午戰爭不宣而戰的開始。7时52分,中國軍艦隨後還擊,兩軍展開激烈砲戰。日本军舰在吨位、火炮、时速方面,较中国军舰占较大优势。福建船政局自製砲艦「廣乙」企图逼近日本军舰发射鱼雷,在「秋津洲」「浪速」压倒性的火力打击下受重傷,無法發射魚雷,船身傾斜,人员伤亡惨重。於是向海岸方向退出戰鬥,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縱火自焚。「濟遠」艦傷亡亦慘重(當時管帶方伯謙與大副沈壽昌皆在艦橋上指揮,沈氏被日軍擊中,腦漿迸裂、血染方氏衣裳,不旋踵二副柯建章腹部亦被日軍砲彈貫穿,足可見當時戰鬥之慘烈)。
8时10分日艦以時速22.5節的「吉野」號、「浪速」號窮追「濟遠」艦不捨,「濟遠」艦藉机西撤,並發尾砲攻擊「吉野」號。8时30分,「濟遠」舰全速向西撤退。日舰猛追,「濟遠」舰悬起白旗。日舰追近,「濟遠」舰又加挂日本海军旗。「浪速」艦发出信号勒令「濟遠」艦立即停轮。
此時載有第二波増援朝鮮清軍並懸掛英國國旗的英国「高升」號商輪和滿載軍械的「操江」艦先后駛來。「濟遠」艦拋下「高升」號而走,「吉野」號独自追击「濟遠」艦。12时38分,「吉野」渐次逼近“济远”。“济远”发尾炮三发炮弹命中,“吉野”受伤转舵撤走。日軍三艦見「高升」號與「操江」艦,立即以「浪速」艦攔截「高升」號,以「秋津洲」艦攔截「操江」艦。9时15分「浪速」发出信号勒令「高升」號“停轮”,逼迫高升將船隻駛往日本,以船上官兵作為「人質」,船上清軍官兵大為憤怒,因為此時中日雙方尚未開戰,怎可無故俘虜船上官兵?便要求船長將船駛回大連或旅順。正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刻,日軍突生紅旗,要求船上洋員離船,旋即發炮進攻,清軍亦據船以步槍迎敵。下午1时「高升」號被「浪速」擊沉,此時日軍竟用機槍掃射在海上漂浮的清軍官兵,最後殉难者达七百余。下午2时「操江」艦「秋津洲」追上也被俘虜。
「濟遠」舰驶抵威海,在《航海日志》中捏造战果:“船后台开四炮,皆中其要处,击死倭提督并官弁数十人,彼知难以抵御,故挂我国龙旗而奔”,并篡改海战时间,掩盖事实。而後丁汝昌誤報「濟遠」艦擊沉「吉野」號。但縱然如此,論戰鬥實力,莫說濟遠一船敵三艦,就是一船敵一艦,濟遠也無法迎敵(因為濟遠時速才十五海浬,日方三艦時速皆超過十八海浬,日艦亦皆配有速射炮,為濟遠所無),最後三艦濟遠擊傷其二而脫困,其實已屬難得。
7月28日夜,日本陸軍進攻牙山清軍,發生激戰,清軍不支,退向平壤。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编辑] 事后
日本不宣而戰,襲擊中國租用外輪,違反國際法。英國駐日使節一度抗議,而「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卻一口咬定,「高升」號是被中國军队非法占据,日舰实行“临检”,该船不服从命令(此解釋被後來由日本所救的英藉船長中得到支持)。而英國政府从自身利益政策,不希望韓國經由清廷之手,最終轉入當時實力強大的俄國手中,所以出現種種指證日本無罪的輿論,此事件草草結束。
|
|||
北洋大臣:李鴻章;提督:丁汝昌;總教習:琅威理、漢納根 | |||
鐵甲艦 定远级铁甲舰: 定遠 (管帶:劉步蟾) 鎮遠 (管帶:林泰曾) |
巡洋艦 致遠級巡洋艦:致遠 (管帶:鄧世昌)、靖遠 (管帶:葉祖珪) 經遠級巡洋艦:經遠 (管帶:林永昇)、來遠 (管帶:邱寶仁) 超勇級巡洋艦:超勇 (管帶:黃建勛)、揚威 (管帶:林履中) 沒有同級艦:濟遠 (管帶:方伯謙)、平遠 (管帶:李和) |
戰役 豐島海戰 黃海海戰 |
其他相關 船政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