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
---|---|---|---|---|---|---|---|---|---|---|---|
{{{partof}}}的一部分 | |||||||||||
法王路易十四,為了稱霸歐洲,所以極力扶持其孫腓力五世登基為西班牙國王 |
|||||||||||
|
|||||||||||
參戰方 | |||||||||||
哈布斯堡帝国 英格兰 (1701-6) |
法蘭西王國 |
||||||||||
指揮官 | |||||||||||
歐根親王 巴登边疆伯爵 |
维拉尔公爵 旺多姆公爵 |
||||||||||
兵力 | |||||||||||
232,000 | 373,000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War of the Spanish Succession)(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王位,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國家參與的大戰。
目录 |
[编辑] 戰雲密佈
曾經在15至16世紀時稱霸歐洲的西班牙在三十年戰爭後漸漸沒落,而歐洲新興的列強,如英國、法國、荷蘭等均對西班牙的領土虎視眈眈。而戰爭的起端就在於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在查理二世死後絕嗣,而查理二世在遺囑裡宣明傳位於其外甥,同時亦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次孙,安茹公爵腓力。這引起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滿,他們認為西班牙的王位應該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即後來的皇帝查理六世)繼承,因此他們積極尋找同盟,以其對法宣戰,並奪回西班牙的王位。
[编辑] 互立陣營
這場戰爭敵對雙方各自與友好國家結成同盟,形成了兩派陣營。法國與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及數個德意志邦國、薩伏依(就如一戰時的義大利,很快便投向敵方)組成同盟;而神聖羅馬帝國(當時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則與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葡萄牙以及數个德意志小邦國及大部份義大利城邦組成反法同盟。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對法國宣戰。
[编辑] 戰爭進程
[编辑] 法軍失利
早在1701年,法國軍隊與奧地利軍隊在未宣戰時已於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上部署。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對法國宣戰後,兩方部隊正式開戰。1702年 - 1704年,雙方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海面上不斷發生戰事。 1702年夏季,法軍曾進逼萊茵河,但卻幾乎被約翰·丘吉爾所統率的英荷聯軍包抄,只得撤退。該年9月,法國與巴伐利亞盟軍再攻萊茵河,成功突破防線,進逼奧地利。但是在1702年10月23日,西班牙艦隊在維哥灣海戰裡被英荷聯合艦隊殲滅,在1704年,英國海軍更攻佔了西班牙南面的直布羅陀,西班牙本土受到威脅。該年8月13日,奧英盟軍在薩伏依的歐根親王與約翰·丘吉爾統率下,集中兵力,在豪什塔特附近攻破法巴聯軍,巴伐利亞的防線崩潰,巴伐利亞只得退出戰爭。1706年9月17日,薩伏依的歐根親王再度統領的奧軍於義大利的都靈近郊大敗法軍,法軍只得退回本國。該年,法軍在荷蘭的拉米利地區又被反法同盟所敗,弗蘭倫德地區被反法同盟所奪。戰事發展至此,形勢對法國極為不利。
[编辑] 戰事殭持
戰事發展至1706年,法軍陷入絕境,但此時卻出現了柳暗花明之局。反法同盟在西班牙發動進攻,成功在1706年迫使腓力五世退出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並讓查理大公在1706年7月2日入主馬德里。正當反法同盟以為勝券在握之時,法軍於1707年4月25日在西班牙的阿爾曼薩擊敗加爾韋伯爵馬絮的所部,並乘勝進佔西班牙的大部份地區,腓力五世在西班牙的地位得到鞏固。1707年7月,法軍於土倫大敗歐根親王。但在1708年7月,由約翰·丘吉爾與歐根親王指揮的聯軍於奧德納爾德會戰再度擊潰法軍,使戰事開始殭持。1709年7月11日雙方部隊在荷蘭的马尔普拉凯近郊決戰,法軍戰敗,但反法同盟亦受到重創。戰事自此進入完全膠著狀態,在隨後五年裡(1710年 - 1714年),雙方都只打消耗戰而避免再度決戰。
[编辑] 戰事結束
戰事發展至1710年,反法盟軍雖然有著兵力上的優勢(盟軍共有16萬人,法軍只有7.5萬人),但卻不再主動進攻法國。這是因為反法同盟的主力英國鑑於俄國於同期的大北方戰爭(1700年 - 1721年)中獲勝,為防俄國從此稱霸北歐,必須趕快對法停戰,以抽身制衡俄國。因此英國開始獨自與法國進行和談,停止對法的戰事。而由於英國態度的轉變,反法同盟各國都停止了主動進攻,逐漸與法國停戰。同時間,在171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去世,查理大公即位,是為查理六世,這使得查理六世對西班牙王位要求的合理性降低。因此,在1713年4月11日,法國與除奧地利外的反法同盟各國,即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而在1714年,法國再與奧地利簽訂《拉什塔特和約》。而西班牙方面,則於1713年7月,與英國簽訂《英西條約》及《西班牙-薩伏依條約》;1714年6月,與荷蘭簽訂《西荷條約》;1715年2月,與葡萄牙簽訂《西葡條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至此正式結束。
[编辑] 影響
[编辑]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在三十年戰爭後,本已變得四分五裂,趨向滅亡,但這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卻挽救了神聖羅馬帝國,使得帝國內各邦國獨立的氣焰稍為減少。而德意志最主要的邦國普魯士則藉由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的軍事行動,由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利奧波德一世那兒取得了王國的地位,從此踏上強國之路。
[编辑] 法國
雖然西班牙王位最後被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繼承,但《烏得勒支和約》規定了法國與西班牙不可合併,法國在這場戰爭裡亦損兵折將。所以法王路易十四稱霸全歐的計劃被制止,從此法國被英國壓在頭上,直至拿破侖戰爭時才有所改觀。
[编辑] 英國
英國在這場戰爭裡大量奪取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成功地鞏固了海上優勢,從而走上海上殖民帝國之路。
[编辑] 戰術改變
這場戰爭淘汰了三十年戰爭後所沿用的火槍及長矛方陣戰術,以攻擊力更強大的持燧發滑膛槍的步兵橫隊戰術取代。交戰雙方開始使用爆炸彈和霰彈,使得火炮攻擊的殺傷力更為巨大。後勤補給的效率因為新科技的發明亦大為改善,使得持久戰變得更為可能。而交戰雙方亦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機動戰與城塞戰,這種戰爭的模式直至拿破侖戰爭時才有較大的突破。
[编辑] 參看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注释
- ^ The Acts of Union of 1707 united the crowns of England and Scotland, forming the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 ^ Minor Allied nations included:
- ^ Minor Franco-Spanish allies included:
[编辑] 中文資料
[编辑] 英文資料
- Spanish Succession, War of the. (19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th e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odrick, Thomas. A Compleat History of the late war in The Netherlands together with an abstract of the treaty of Utrecht. London: William Pearson, 1713.
- Lynn, John A. The French wars 1667 – 1714: The Sun King at War. Osprey Publishing, 2002. ISBN 1841763616
- Wolf, John B. The Emergence of the Great Powers, 1685-1715.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51.
- Acton, J. E. E., 1st Baron. (1906). Lectures on Modern History.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 Sainty, Guy Stair. (2004). "The French Succession: The Renunciations of 1712, the Treaties of Utrecht and Their Aftermath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