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磡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舊區,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在九龍城區內,但油尖旺區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體育館及香港海底隧道九龍入口等地方在傳統上亦算是紅磡的一部份。
“磡”字的普通話正音讀作“kàn”(注音符號ㄎㄢˋ);不過很多人因爲聽了九廣東鐵(現港鐵東鐵綫)的廣播而將該字讀作“kān”。
現時該區區內大多是住宅樓宇,但其實過去本區是一個綜合發展的區域,有工業(黃埔船塢)、商業、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但隨着舊區(已拆卸的山谷道邨)重建,以及紅磡灣的大面積填海,該區已經變成一個住宅區。紅磡碼頭都隨着搬遷,現在新填海土地有私人屋苑半島豪庭、海濱南岸、香港理工大學學生宿舍等。
該區有一條海濱長廊可徒步由海逸豪園經紅磡碼頭到達尖沙咀,而車輛可使用紅磡繞道短時間內往尖沙咀。
紅磡區內細分為六個地為選區,以2007年區議會選舉計算,紅磡灣於紅磡有最多的合資格選民。
目录 |
[编辑] 歷史
紅磡是由大環和紅磡灣組成,最初只有大環是陸地。 1884年開始,香港政府便開始於紅磡灣填海,當時並未有紅磡的名稱。據說1909年,當時有建築工人打一口井時,發現湧出來的井水是硃紅色的。有風水專家歸咎於動土傷了龍脈,流出的是龍血。無論如何,因為紅色的井水,該區便得了紅磡之名;不過此說可信性較低,因《新安縣志》已有記載紅磡古時被稱為赤磡村。另一說法為1856年之前從港島望往紅磡,只見海邊全為紅色岩石,由於漁船常泊於此灣,而漁民稱泊船的凹入海邊稱為磡,紅磡因而得名[1]、[2]。
[编辑] 社區環境
[编辑] 公共屋邨
[编辑] 私人屋苑
[编辑] 區議會
根據紅磡六個地方選區
選區 | 備註資料 |
鶴園海逸 | 紅磡廣場,海逸豪園一帶 |
黃埔東 | 黃埔花園五,七,九,十一,十二期及海名軒 |
黃埔西 | 黃埔花園一至四期 |
紅磡灣 | 半島豪庭及黃埔新村 |
紅磡 | 大多屬於紅磡的舊區範圍有著較多的唐樓 |
家維 | 家維邨,紅磡邨 均屬於家維選區 |
[编辑] 公共設施
[编辑] 大專院校
[编辑] 基礎教育
-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
- 聖公會奉基小學
- 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
- 黃埔宣道小學
- 葛量洪校友會黄埔學校
- 聖匠中學
- 紅磡基道中學
- 顏寶齡書院
[编辑] 醫療服務
- 紅磡健康院
[编辑] 休憩
[编辑] 康樂/文藝/泳池
- 紅磡圖書館
- 紅磡市政大廈
- 和黃公園
- 大環山公園
- 大環山游泳池
[编辑] 購物點
[编辑] 寺廟、教堂
- 紅磡觀音廟
- 鶴園角北帝廟
- 聖匠堂
- 聖母堂
[编辑] 交通
[编辑] 主要交通幹道
[编辑] 公共交通
- 渡輪
- 港鐵
- 巴士
[编辑] 未來發展
- 由於紅磡仍有土地尚未發展及由於交通方便,因此規劃處正就紅磡未來的發展進行資詢
- 多條港鐵的路線也會途徑此地,包括途徑紅磡站的沙中線及九龍南線,還有伸延至何文田站及黃埔站的觀塘綫延綫等
- 紅磡的海傍也將會與尖東的海傍連成一線。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 ^ 《九龍街道命名考源》梁濤 著,第六十二頁,市政局出版,1993年
- ^ 《香港歷史文化小百科16-趣談九龍街道》 爾東 著,第9-10頁,明報出版社,2004年11月,ISBN 962-8871-46-3
香港九龍城區 | ||
---|---|---|
沙田區 | ||
深水埗區 油尖旺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黃大仙區 觀塘區 |
東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