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國歷史系列 |
---|
古代 |
史前的法國 |
凯尔特高盧 |
羅馬高盧(前50-486) |
法蘭克人 |
法兰克帝国墨洛溫王朝(486-751) |
中古世紀的法國 |
卡洛林王朝(751-987) |
法兰克帝国(751-800) |
查理曼帝国(800-843) |
西法兰克王国(843-987) |
卡佩王朝(987-1328) |
瓦盧瓦王朝(1328-1498) |
近代法國(1492-1792) |
瓦盧瓦-奧爾良王朝(1498-1515) |
瓦盧瓦-昂古萊姆王朝(1515-1589) |
波旁王朝(1589-1792) |
法国大革命(1789-1799) |
现代法国 |
第一共和(1792-1804) |
国民公会(1792-1795) |
督政府(1795-1799) |
执政府(1799-1804) |
第一帝國(1804-1814) |
波旁王朝第一次復辟(1814-1815) |
第一帝国复辟(1815) |
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1815-1830) |
七月革命(1830) |
奥尔良王朝(1830-1848) |
二月革命(1848) |
第二共和(1848-1852) |
第二帝國(1852-1870) |
第三共和(1870-1940) |
巴黎公社(1871) |
二战时期的法国(1939-1944) |
維希法國傀儡政府(1940-1944) |
自由法国流亡政府(1940-1944) |
光复(1944) |
二战之后的法国(1944-現今) |
临时共和政府 (1944-1946) |
第四共和(1946-1958) |
第五共和(1958-現今) |
专题史 |
行省史 |
經濟史 |
軍事史 |
殖民史 |
藝術史 |
语言史 |
文學史 |
法国文化 |
法国君主 |
王国时代 |
帝国时代 |
共和时代 |
历史年表 |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為1947年到1958年的法國共和政府。這段時期,法國由第四共和國憲法實施管治.該憲制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第三共和國相似,但也遭遇到相似的問題,比如內閣任期短暫,政策計劃面對困難,1946年10月13日,法國正式採用該憲法.
戰後臨時總統夏尔·戴高乐於1946年辭職,他期待公眾的支持能夠讓他重新執政並推行其憲政理念。然而,立憲議會選擇由社會主義者古昂(Felix Gouin)來取代他。1946年議會提出兩個憲法草案交付公投,修改版以些微差距獲得通過。第四共和国的建制極為類似第三共和国。下議院改名為國民議會(Assemblée nationale),比總統享有更大的權力,是權力的核心。一連串不穩定的聯合內閣接連出現,由於缺乏明確的多數而難以順暢運作。政治領袖包括乔治·皮杜尔(Georges Bidault)、莱昂·布鲁姆(Leon Blum)、埃德加·富尔(Felix Faure)、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Pierre Mendes-France)、勒内·普利文(Rene Pleven)以及罗贝尔·舒曼(Robert Schuman)。
一些曾人打算加強憲法中的行政權力以防止戰爭前所出現的政府不穩定情形。但是,第四共和國的不穩定情況仍然持續,執政內閣也連番更換.雖然在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出現了強勁的經濟增長及重建了工業,但最令人記得的是政治不穩定及未能在爭議的地方作出果斷的決定-最著名是非殖民化問題。
[编辑] 非殖民化問題
在法屬印度支那獨立後,阿尔及利亚發生叛亂。政府最初成功地壓止叛亂。但法軍所運用的酷刑手法卻成為極大的公眾醜聞,實行徵兵制也使公眾之間出現極大的社會分化。當法國在軍事上成功地壓制了叛亂的同時,以暴力維持殖民地的手法在道德上卻受到大批公眾的質疑。
1958年,當政府建議與阿尔及利亚民族主義分子進行談判後,第四共和國出現危機。由Jacques Massu領導的法軍右翼派系佔領了阿爾及爾,並威脅襲擊巴黎,除非戴高樂出來主理共和國。戴高樂成為第四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統,並以擴大總統權限為基本理念修改憲法。同年9月28日,經普選通過新憲法。10月5日,第五共和國正式成立,首任總統為戴高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