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原名林育蓉,出生於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今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中國現代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的二号人物(「副统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目录 |
[编辑] 大革命时期
林彪于1921年春进入了由恽代英筹资创办的“竣新”学校,随着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各种进步思潮的兴起,林彪逐步接受了新的思想,随后进入武昌的“共进中学”学习。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只有十六岁。十八岁时南下广州,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陆军第四期学习军事,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林彪的堂兄林育英(张浩)、林育南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是林彪走上革命道路的指引者。
1926年林彪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由叶挺独立团于1926年底改编而成)参加北伐战争,任见习排长。1927年3月,林彪升任七十三团三营七连连长。四月,参加了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期北伐,进军河南,同北洋奉系作战。在國民政府宣布清共之後,林彪離開國民黨选择了共产主义革命道路,他随本部参加了南昌起义(升为连长)。随后,参加湘南武装起义,并随着武装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
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林彪初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营长、团长,逐渐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为朱德、毛泽东所赏识,提升很快。到1929年春,红四军主力转战于赣南、闽西时,林彪升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师长级)。随着红军的发展和编制的扩大,1930年6月,林彪升任红军第四军军长,年仅二十三岁,1931年11月成为中革军委委员,1932年3月,25岁即任中国工农红军绝对主力红一军团军团长,他率部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并成为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例如:邵武戰鬥);在他的指挥下红一军团獲得許多回勝利,他也被誉为“红军之鹰”,是毛泽东最为钟爱和倚重的战将。
他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取得了四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腊子口等作战的胜利。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
[编辑] 抗日战争时期
长征结束到达陕北后,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任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副校长),1937年8月22日成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林彪任实力最为强大的师115师师长兼115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由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改编而成),同时被授予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中將军衔,率部进入山西省西北部。
1937年9月25日,林彪指挥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了日本军队板垣征四郎师团第21旅1部及辎重部队,并击退了日军增援部队。据当时公布的战报,此役“击毙1000餘人”,击毁汽车百餘辆、马车200辆,缴获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餘挺、步枪1000餘支、军马50餘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抗战初期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中共称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毛泽东盛讚115师“为中国人民打了个争气仗”。蒋介石表示:“捷报南来,良深嘉慰”。平型关一战使林彪成为了抗日期间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同年11月,他又指挥343旅在广阳伏击了另一支日军部队。
1938年3月1日,林彪穿着缴获来的日军大衣,骑着东洋战马,带着师直属队10餘人,路经阎锡山的第十九军防区。该军哨兵误以为林彪一行是日军,向其开枪射击,子弹击中林彪,伤了脊神经[1]。从此他逐渐形成了怕水、怕风、怕光等毛病。是年底,被送往苏联治伤。期间林彪向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汇报了中国革命的情况和国共关系,陈述了苏日条约对中国国内发展的影响,协军事小组与共产国际方面会谈。
1942年,林彪回到中国,继续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参加了重庆谈判和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4月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当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编辑] 国共内战时期
1945年10月林彪由延安赴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1946年6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
起初在國軍將領杜聿明和孫立人的攻勢下,林彪主力被打敗,喪失了長春,甚至有意放棄哈爾濱。但在「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戰略下,林彪所部解放軍逐漸在東北農村生根。1946年7月主持召开东北局扩大会议通过“七七决议”。1947年后,林指挥夏、秋、冬攻势,取得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大量歼灭了国军,迫使国军收缩在长春、瀋阳、锦州等几个互不相连的大城市中。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为军区兼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瀋战役,攻占东北全境。1948年11月,林担任平津前线总前委书记指挥平津战役,攻克天津,1949年2月和平占领北平(今北京)。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1949年春,指挥所部进军中南。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12月改称中南局)书记、华中军区(12月改称中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至1950年8月,指挥所部,先后进行了宜沙、湘赣、衡宝、广东、 广西、海南岛等战役,攻占了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五省。
林彪率领的四野完成了三大战役的两大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从黑龙江一直打到海南岛,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东北、华中、西南乃至海南岛及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林彪历任中南局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建国初期,林彪因为身体虚弱,怕光、怕風、怕水、怕聲音,連山水畫他都不敢看,[2],以养病为名长期赋闲在家。
1950年朝鮮战争之前,林彪反对毛泽东出兵朝鮮的计划,毛泽东点将林彪,他称病拒绝,随后彭德怀被任命为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总司令。另有说法是毛泽东为了削弱林彪的权威本来就没有打算让林彪挂帅,他将彭德怀调离“一野”,让其代林彪指挥“四野”出兵朝鮮,是一石二鸟之计。
1951年11月林彪任军委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第二副总理(位于陈云之后,邓小平之前)。1955年4月补任弼时与高岗之缺,与邓小平一起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9月,他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朱德、彭德怀之后,排第三。1958年5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部分评论家分析,这一时期的林彪,主要实行的是“韬光养晦”策略。林彪曾手书:“张良范蠡,急流勇退;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这些应该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他在当时的心态。
[编辑] 庐山会议到文化大革命前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因为彭德怀上“万言书”批评以“大跃进”为代表的“三面红旗”,林彪被毛泽东召上庐山。林彪在庐山对彭德怀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说彭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是冯玉祥式的人物”,“有野心,要招兵买马”,“在中国,只有毛主席是大英雄,谁也不要想当英雄”;但同时也对长征时自己给毛泽东写信质疑毛泽东战术的事作了说明,澄清此事并非是彭德怀指示所为。庐山会议后林彪接替彭德怀出任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在军队中进行了清洗彭支持者的反右倾运动。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在刘少奇等人检讨三面红旗的问题时,林彪支持毛泽东的立场,说出现问题正是未能全面贯彻毛泽东思想的结果,由此愈加得到毛的信任。从1962年到“文革”开始,毛泽东和刘少奇之间由于建设国家根本理念的不同,分歧逐渐变得不可调和,而这时的林彪则始终保持与毛泽东的立场一致。
[编辑] 文化大革命前期
1966年8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文革全面开始。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成为了中共中央第二号人物(原来排名第二的刘少奇跌至第八),而且是唯一的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其他新聞媒體主管都被打倒,《解放軍報》由“毛主席的親密戰友”、副統帥林彪領導。[3]
1967年林彪主导出台了“军委八条”,维护了军队在文革中的稳定。在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林彪的名字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被称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林副統帥」。
1969年10月间林彪独自下达了“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令”,指挥全军进行了对苏的战略调整。据说毛泽东对林彪这一所谓擅自指挥军队的举动很不满意。
在这一时期,林彪曾与毛泽东一起在天安门八次接见红卫兵,并高举《毛主席语录》发表讲话:“誰敢反對毛主席,就全國共討之,全黨共誅之!”,对红卫兵表示大力支持。
许多评论认为,在文革期间,林彪联合江青等势力,以毛泽东为后台,与刘少奇、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老幹部集团作了激烈的斗争。但一些最近的研究成果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林彪并没有笼统地把广大老幹部作为打击对象,而是被動地被毛泽东卷入了文革,实际是文革中的“逍遥”派。
[编辑] 在国外身亡
根据中国官方说法,中共九大以后,因为林彪不顾毛泽东的多次反对,坚持设立国家主席和称毛泽东为天才,使毛泽东疑其有异志,逐渐不信任林彪。
1970年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指使陈伯达等人含沙射影的猛烈批判张春桥,遭到了毛泽东的强烈反弹,致使会议后期变成“批陈会议”,陈伯达被彻底打倒。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之后毛泽东开始对林彪集团采取行动,具体措施用毛泽东的原话来说就是“甩石头”(指批文件和找人谈话)、“掺沙子”(派出嫡系官员渗透其中,主要指本来由林彪集团把持的军委办事组)和“挖墙脚”(改组部门,主要指北京军区和卫戍区)。1971年,毛泽东南巡,约见各省和军区的主要领导人,被认为是为打倒林彪做全面准备。
1971年9月13日,林彪和其妻叶群、其子林立果等人乘英國製“三叉戟”飞机出走,林彪出逃時心情極為矛盾,乘車前往山海關機場途中,曾下令停車[4]。周恩來提出要用導彈打下来,毛不同意。毛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什么办法。林彪要跑,随他去吧。不要打。”[5]飞机坠毁于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首府温都尔汗,机上人員全部身亡。这一事件,史称“九·一三事件”。对于林彪之死,官方说法是飞机燃油耗尽而坠毁。也有不少人认为,对该机的致命一击来自外部力量,比如苏联防空部队的打击,机内被放置了定时炸弹等等;但都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
根据大陆官方的解释,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是:林彪是文化大革命的策动者之一;刘少奇被打倒后,林彪继任成为中共二号人物(原为刘少奇),以毛泽东继任者的身份写入党章;但林彪预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引起毛泽东的警觉,于是策划了571工程(“武装起义”的谐音),准备暗杀毛泽东和武装夺权;事件失败后,林彪在9月13日凌晨坐飞机出走,机毁人亡。
另有评论认为,林彪出逃事件的根源在于:林彪和他的老部下们对文化大革命不满,并在庐山会议上发出怨言,对张春桥等人进行抨击;毛泽东反击后,林彪拒绝做自我批评而使事态恶化。在毛泽东到南方视察期间,他和各地军政领导人通气表现出对林彪的不信任,并且突然回到北京;之后,林立果、叶群认为毛泽东可能会采取行动,故而匆忙决定出走,并欺骗林彪登上飞机,踏上不归之路。
根据《亚洲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报道,林彪在文革初期即对自己的处境有所担忧,并且秘密派人与台湾国民党方面联系,台湾方面对林彪的态度表示欢迎,但联系随后中断。此事与林彪倒台和出走的关系尚不清楚。[6]
林彪的死亡在公布后极大的震撼了中国各阶层。李志綏寫道:“林彪的策划武装政变和死亡,对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精神打击。一九七○年十一月,毛将我从黑龙江召回北京替他治肺炎,从此他就没有完全恢复。毛的体质上有了惊人的变化。在林彪的党羽陆续被逮捕,毛的安全确定后,他又像一九五六年反右运动时那样,一天到晚睡在床上,表情忧郁。毛话变得少了,无精打采,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步履迟缓,站起来的时候背驼得明显,睡眠更加紊乱。”[7]很多人认为,林彪事件是他们反思文化大革命、反思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开始。林彪之死也直接制造了邓小平复出政坛的机会。
[编辑] 身后和评价
1973年,中共中央決定永遠開除林彪的黨籍,并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当时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共的最高领袖。)
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审了四人帮和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林彪被认定是反革命集团的首犯。(当时邓小平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共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文革”定性为“由领导者(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江青(四人帮)和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林彪的评价问题,在九十年代后渐趋客观。对其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的功勋,中共官方给予了较高的评价[8]。但关于林彪的死因和对林彪集团评价的问题,仍然疑团重重、众说纷纭,这也成为了一段时期政治、学术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林彪作为近代伟大的军事家,也受到了一些军事爱好者的重视和崇拜。
[编辑] 军事思想
林彪六个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
1960年2月,把毛泽东在1939年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三句话八个字串联在一起,叫“三八作风”。
1960年2月27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1.将来的战争是要按电扭的。2.战争准备中间最迫切的、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的,我认为就是解决武器,特别是搞尖端武器。3.今后的战争已不只是靠步兵,而靠空军,导弹。空军的在战场上作用会越来越大,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成为致胜手段。应当优先发展空军。”这表明,林彪建军的战略意识是很超前的,在海湾战争后,中国军方才真正意识到“高科技战争”的威力,科索沃战争后才真正意识到现代战争形式的转换,才强调科技建军,特别是空军、海军.
1962年提出“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这是我军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向,也是整个军队建设的方向”。“四个第一”的实质是“突出政治”。
[编辑] 家庭
- 父亲林明卿,母亲陈氏,林彪是家中第三子。
- 三个妻子:汪静宜(指腹为婚,未正式结婚);刘新民(张梅),1937年在延安结婚,1942年1月在苏联离婚;叶静宜(叶群)1943年在延安结婚。
- 儿子:林立果(叶群所生)
- 女儿:林晓霖(张梅所生),林立衡,即林豆豆(叶群所生)
[编辑] 参考资料
- 《林彪的这一生》 少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ISBN 7216014464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 汪幸福,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ISBN 7216039130
- 《黑白人生林彪》 潘强恩,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年,ISBN 7806981004
- 《四野-1949》 宣村,黄河出版社,2003年,ISBN 7801521757
- 《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汪东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ISBN 7801702867
- 《在大漠那边:林彪坠机真相》 孙一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ISBN 7500665164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 ^ 肇事的班長和士兵後來被閻錫山綁至林彪面前任憑處置,並建議槍斃,但林彪倒是寬恕他們,那位班長和他的士兵感動得涕淚交加。
- ^ 醫生傅連暲認為這只是林彪的心理障礙,李志綏也持同一看法,以為是“政治病”。但是林立果未婚妻張寧女士曾長期觀察林彪,她覺得林彪確實是風年殘燭的樣子。
- ^ 兩報一刊社論
- ^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
- ^ 李志綏《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一九六五年——一九七六年
- ^ 林彪在文革爆发后不久,从陶铸处获悉毛泽东对自己关于“政变”的讲话有所猜疑。林彪与陶铸在1966年末密派黄埔四期同学萧正仪赴香港,密晤居住香港的前国军华南补给区中将司令周游(同林、陶、萧三人一样,周也是黄埔四期的学生),并转交一秘函,林彪在函中倾诉自己「处危疑之局,遇多疑猜忌之主,朝荣夕枯,诡变莫测,因思校长(蒋介石)爱护学生无微不至 ,苟有自拔之机,或不责已往之错……」。该函由周游在1966年11月送交国防部特呈蒋经国。台湾方面对此做出了秘密回应,表示欢迎,但台北与林彪之间的联系随后中断。据陶希圣回忆,林彪死讯传到台北时,蒋中正曾为此而落泪。(参见听到林彪死的消息时,蒋介石曾经流泪;郑义:一百个偶然演变成一个必然——论国民党为什么败走台湾)
- ^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一九六五年——一九七六年
- ^ 2007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林彪照片30年来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并按照十大元帅排序。凤凰网报道
[编辑] 外部链接
前任: 彭德懷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 1959年—1971年 |
繼任: 葉劍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
朱德 | 彭德怀 | 林彪 | 刘伯承 | 贺龙 |
陈毅 | 罗荣桓 | 徐向前 | 聂荣臻 | 叶剑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