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標帜 | 总书记 |
---|---|
![]() 党旗 ![]() 黨徽 |
![]() 胡锦涛 |
基本资料 | |
创建时间 | 1921年7月23日 |
建党纪念日 | 7月1日 |
创建地点 | 中国上海/嘉兴 |
中共中央总书记 | 胡锦涛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 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 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
党员人数 | 7336.3万名(直至2007年6月)[1] |
网站 | 中国共产党-新华网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本文章是關於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政府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 / 委員長 |
國家主席
|
國務院 / 總理
|
中央軍事委員會 / 主席 中國人民解放軍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
地方行政區劃 |
政黨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中國共產黨 章程 / 全國代表大會 中央委員會 / 總書記 中央政治局 / 常委 中央書記處 |
民主黨派 |
選舉 |
參見 |
一國兩制 香港政治 / 澳門政治 |
兩岸關係 中華民國政治 / 台灣政治 |
|
中国共产党,簡稱中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中國共産黨創立於1921年,以實現共产主义為最終綱領。歷經多年努力,终于通过國共內戰在中國大陸地區取得軍事上的胜利,率領人民解放軍打敗中华民国的军事力量[2],迫使中華民國政权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统治。
2007年,中國共產黨現有黨員約七千三百萬[1],為中國甚至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團體[3]。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胡锦涛。近年中國共產黨高層人事更迭、權力轉移上已大幅制度化與透明化。
目录 |
[编辑] 发展历史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晚於建立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因此在中華民國仍主導大陸地區的1949年之前,其競爭的對象主要是中國國民黨。
[编辑] 五四運動啟蒙至國共合作
[编辑] 創立背景與過程
1919年,因為山東問題而爆發的學生愛國運動.五四運動,席捲全國。隨之,在北京推行的新文化運動也席捲全國。在這個動盪的時刻,不少新文化,新思潮帶到了中國,有不少國民思考著如何救國,如何使中國富強。在這個時候,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傳到中國,有一些知識份子,例如陳獨秀、李大釗等人,認為共產主義可以救國,是中國應走的道路。於是,各地就興起不少的共產主義研究小組。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吴廷康)在杨明斋的陪同下来到中国,受命组建中国的共产党。他们在北京通过苏俄使馆联系到李大钊,又通过李与上海的陈独秀建立了联系。维经斯基在上海向陈独秀提出建党建议,得到陈的同意,8月,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俞秀松、李达、施存统和邵力子等人在上海陈独秀寓所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人归纳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被推选为书记。共产国际的刊物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日期是1920年8月。陈独秀还在另外几个城市(北京、汉口、长沙、济南、广州、东京及巴黎)中发展了组织。
1921年7月23日,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来自上述城市的中国共产党的13名代表(共有57名党员)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於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会议移至嘉兴南湖举行,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为领导机构。这也是中共通常认可的成立日期。
1922年7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并接受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的指导。为了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控制,1923年-1927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122次讨论中国革命的会议,作出了738个决议。[4]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 |
---|---|
代表 | 任期 |
向忠发 | 1927年7月—1928年7月 |
瞿秋白 | 1928年7月—1930年9月 |
王明 | 1930年11月—1937年12月 |
王稼祥 | 1937年12月—1938年3月 |
任弼时 | 1938年3月—1940年3月 |
[编辑]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政治系列之 共产主义 |
学派 |
马克思主义 |
实践 |
共產主義運動 |
共产党(列表) |
共产主义国家 |
机构与联盟 |
文化 |
相關主題 |
|
[编辑] 寧漢分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及長征
[编辑] 八七会议
于1927年8月7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在汉口召开。该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明确了根本任务。会议改变了陈独秀过去对全党的领导路线。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博古先后主持中央工作。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是探索如何完成根本任务的时期。在探索中,毛泽东显示出了领导才能。
[编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由中国共产党所建,首都為江西省瑞金。这是中国首个共产党政权,被当时的中国政府视为分裂国家的武装叛乱割据政权,也没有获得国际承认。
該政权在運作期間,不僅頒佈了憲法,還發行了貨幣、設計有國旗,同時將其所屬控制區域稱為「蘇區」。鑒於來自國民政府方面的軍事壓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4年10月18日被迫撤离江西苏区,开始长征,之后于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苏区。1937年9月6日,其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在延安被中央政府收编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為當時的中央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
[编辑] 遵义会议
于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即今贵州省遵义市城內)召开,王明路线的领导在这次会议上被结束。在组织上,张闻天替代博古总负责,周恩来在军事上最高负责,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力圈,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时代开始。
[编辑] 西安事變與對日抗戰
[编辑] 國共內戰
[编辑] 中共建國與世界冷戰格局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地战胜了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再次正式建立自己的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当时内战还在进行当中(某种意义上至今还没结束),中共已宣称该政权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1949年后,中共发起了很多政治运动,这些政治运动后来被证明或认为是犯上错误的。
中共建国初期发起的政治运动 | |
---|---|
运动 | 时期 |
三反五反运动 | 1951年—1952年 |
百花运动、反右派 | 1956年—1957年 |
大跃进 | 1958年—1960年 |
反右倾 | 1959年庐山会议—1960年代初 |
四清运动 | 1962年—1966年 |
[编辑] 文化大革命
1964年7月,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根据毛泽东提议成立,1966年2月3日小组发表二月提纲,文化大革命正式展开。不久刘少奇、邓小平、陶铸被打倒,文革小组取代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文革小组碰头会成为文革期间最高会议。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确立林彪为毛泽东的接班人。翌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陈伯达及林彪的其他党羽在会上,积极建议设立中国国家主席一职,谋求林彪担任此职,遭到毛泽东的驳斥,大会转而批判陈伯达。
- 1971年9月13日,副统帅、中国共产党副主席,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林彪乘喷气飞机北去,在蒙古国内坠落,机毁人亡。
- 1973年8月24日-8月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举行。1973年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王洪文成为名列周恩来之后的党的排名第二的中共中央副主席。
- 1974年1月,真正忠于毛泽东的势力江青等人便发动了“批林批孔运动”。
- 1974年10月周恩来入院后,邓小平获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实际负责日常工作,开始整顿生产秩序,试图对文化大革命的政策作出修正。
- 1975年1月8日-1月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6年2月,四人帮经毛泽东批准,掀起以批判邓小平为主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因病逝世。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为首的党中央,采取了逮捕四人帮成员及清洗其支持者的活动,史称“粉碎四人帮”。至此,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非正式地结束。
[编辑] 文革后
[编辑] 邓小平再次复出
- 1977年7月16日-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追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邓小平恢复中共中央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 1977年8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和汪东兴为副主席。五人组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 1977年8月19日,十一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8年2月18日-2月23日,十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预备。
[编辑] 改革开放时期與冷戰後期
[编辑]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会议改变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邓小平在会上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会上还重新评估了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为其平反。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中国共产党的邓小平时代开始了。
- 1979年9月25日-9月28日,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 1980年2月,在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全会一致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接任中共中央主席。
- 1982年8月6日,十一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同时设立总书记职务。
[编辑] 六四事件後
1989年6月,六四天安门事件后,召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鄧小平等領導人逐漸退出。
[编辑] 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朱镕基等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退休。
11月15日,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召开。
[编辑] 国民党主席访大陆
2005年4月29日,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自1945年後第一次会晤。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成为1949年後第一位踏上大陸土地的中國國民黨最高领导人。而负责接见连战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锦涛,这也是自1949年来第一位接见国民党领导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编辑] 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延安整风之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七大到八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
- 八大到九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
- 九大到十三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
- 十三大到十六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十六大至十七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十七大至今,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编辑] 各方面政策的宣示
- 堅持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路線。
-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堅持民主集中制。
-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 堅持改革開放。
- 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堅持黨領導人民解放軍等其他力量。
- 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
[编辑] 组织机构
[编辑] 中央机构
[编辑]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构由下列組織組成
- 全国代表大会
- 中央委员会组织系统(领导机构)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
- 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简称“书记处书记”)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政治局”;成员简称“政治局委员”,候补成员简称“政治局候补委员”)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或“政治局常委会”,成员简称“政治局常委”)
- 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职权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性质不同。)
-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纪委”)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
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党内的新老交替问题,中共于十二大和十三大期间共设立了两届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顾问委员会。
[编辑] 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编辑] 地方组织结构
- 各地方代表大会
- 各地方委员会
[编辑] 领导体制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第10条)。目前的“党代会”一般每五年举行一次,为期数天。
-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21条)。中央委员会全体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二至三天,常根据全国代表大会排序简称“几几届几中全会”。[5]
-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22条)。中央政治局会议不定期举行,当时由于其二十多个成员中有多名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不在北京的人员,非预定例会的情况下,往往即使有重大事宜也不会、不及召集政治局全体会议。
- 中央政治局未举行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代行其职权,实际决定日常党和政府的大小事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核心和实际最高权力机制。三个闭会,使中国共产党的权力集中到顶端,集中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有权对中央委员会或中央政治局的不正确决定进行驳回,实际历史上在非动乱时期从未发生过这一情况。
- 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13条)。人事任免权直接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由上而下的控制力,上级和中央可以随时撤换下级领导人。
[编辑] 黨員分布
就2007年統計數據得知,中國共產黨黨員最大組成架構前四名依序為農民、高級知識分子、退休人員及工人。7336萬黨員中,包含漁牧民的廣義農民為2310万名,占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31.5%,從事研究高級技術的知識分子黨員2134万名,占29.1%,离退休人员1377万名,占18.8%,工人黨員為796萬,占總黨員人數10.8%,另外,則有占總黨員2.2%比例的軍警;占2.6%的各級學校學生,而其他職業別的黨員共約一成。非公企業黨員亦有300万名。
[编辑] 领导核心
[编辑] 现任领导核心
[编辑] 中央政治局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习近平、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长春、李克强、李源潮、吴邦国、汪洋、张高丽、张德江、周永康、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徐才厚、郭伯雄、温家宝、薄熙来。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编辑]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 委员: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
[编辑] 历任最高领导人
姓名 | 上任时间 | 离任时间 | 备注 | |
---|---|---|---|---|
中央局书记 | ||||
陈独秀 | 1921年7月中共一大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 陈独秀于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并任书记。 | |
中央执委会委员长 | ||||
陈独秀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 | ||
中央执委会总书记 | ||||
陈独秀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 |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
陈独秀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 | 1927年8月八七会议 | 1927年7月12日被停职,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主持工作,八七会议上被免职。 | |
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 | ||||
瞿秋白 | 1927年8月八七会议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 | 中央临时政治局负责人 |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
向忠发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 | 1931年6月 | 1930年9月前实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李立三掌握。1930年9月-1931年1月实际主持工作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到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实权则由国际派陈绍禹(王明)等人掌握。1931年6月,向忠发被中國國民黨逮捕后遭处决。 | |
中央政治局常委 | ||||
陈绍禹 | 1931年6月 | 1931年9月 | 代理总书记 | |
秦邦宪 | 1931年9月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 秦邦宪接替1931年9月赴苏联任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长的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后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 |
张闻天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 1943年3月 | 张的头衔为“负总责”。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掌握了实权。 | |
中央委员会主席 | ||||
毛泽东 |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76年9月9日 | 毛泽东于任内去世,是中国最后一位终身制最高领导人。 | |
华国锋 |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华国锋是在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被追认为中共中央主席的。1981年6月去职。 | |
胡耀邦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 | 邓小平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1989年辞去最后一项职务—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但其在党内的实际核心地位延续到什么时候目前尚不清楚。 |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
胡耀邦 |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 |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胡耀邦在1987年1月辞职。 | |
赵紫阳 |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 1989年5月19日被停职,因六四天安门事件被撤销职务。 | |
江泽民 |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 | 2004年辞去最后一项职务——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 |
胡锦涛 |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 |
[编辑] 三人团
三人团是中共在特定时期,对由三人组成的最高领导集体的一个称呼,历史的不同时期,三人团有着不同的内容,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另外,在长征初期,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同在中央纵队,常在一起讨论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被称为「中央队三人团」。后来在遵义会议上,三人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
[编辑] 主席与总书记
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总书记,当时的总书记不是中共最高领导人。
- 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 从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在这期间,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接任中共中央主席,因此胡耀邦兼任主席和总书记两职。
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为总书记。
[编辑] 民间评价及观点
中国民间民众大多采取务实的态度看待共产党,对中共采取的那些有成效可见的积极政策大多表示拥护,对于不好的地方也会发表批评意见。随着新中国政治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政治风向的日趋开明,中国国内的各种呼声也能够得到自由表达。有不少敢言的刊物,比如《南风窗》等、甚至是國營的“新華社”,能够指出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的各样问题。国内少数异见人士也会在适当场合谨慎的批评共产党的某些缺点,只要不触及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通常是没有风险的。很多年轻人并不关心政治,对于共产党的评价也是无所谓的,表示只要政府的政策对国家和民众有利,就应该得到支持。不需要过多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评论中国政府,中国政府也在淡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这代表着中国政治正从纯粹的意识形态政治向實用主義靠拢。海外中国人社群对于中共的经济政策也大多表示拥护。
[编辑] 正面观点
中国共产党被很多人认为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唯一一个把中国大陆地区从贫穷衰弱带入富强的政府的执政党,并在改革开放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使最多人口脱离贫困线的纪录。至今为止,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基本从清末的衰败恢复,重新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对于这一点老一辈中国人抱有较深的感情。
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支持共产党,並支持共產黨政治上一黨專政,他认为六四事件實際上與人權問題無關,而是为维护国家稳定的必要手段。新加坡在事件发生後一年多(1990年10月),由於李光耀長年一直表示新加坡將會是东南亞國協中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會員國,因此在印尼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之後,新加坡隨後即與中國建交。
共产党人中有很多经历传奇,並被認為是人格高尚的领导人,例如周恩来、李大钊等人在当今中国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而毛泽东在中国的现今评论则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民众对于现在的领导人几乎不進行個人崇拜。但是大部分民众都表示对以胡锦涛、温家宝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层表示满意。
一些人士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在维持政局稳定的条件下采取稳妥的方法进行。中国共产党近年来逐渐采取加强了法制和民主的宣传,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上台后,采取亲民政策,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这被认为是向开明政治的方向迈进。高层领导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思想先进开放的海归派。中国民间很多人士认为中共的执政将会越来越开明。
2007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国家预防腐败局拥有更广泛的职能和权力,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反腐败宣传、教育,进行制度的建设、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及在反腐败上抓一些源头性的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近年党员干部腐败案件高企下致力反腐的决心。2008年1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今后会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6]。
[编辑] 负面观点

1950年代-197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所施行的重要基本國策及政治宣傳中,均以中國共產黨為主要假想敵,並宣傳:指出靠蘇俄幫助,從中國國民黨手中奪取大陸政權的中共為漢奸,且以國家民族生存為诉求,對所轄台灣民眾大力宣傳以深植人心[7][8]。即使1980年代初期,該反共宣傳漸漸式微,不過仍有相當的程度影響台灣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觀感。據台灣負責中台兩岸事務的海基會在2007年的調查,今七成台灣人民對中國共產黨有反感[9]
除台灣外,以人权,民主角度為著眼;对中共有异见的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党专政,而对宪政与民主的推进缓慢。尽管近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有不少反对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独裁、限制自由、不尊重人权。1989年中国共产党对六四事件用军队镇压的处理办法加深了不少人士对中共的负面印象。对于近年来中共在人权民主方面做出的开明姿态,有人士指出:中国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此相比,人权进步和民主进程仍然比较缓慢。例如在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虽然表示要扩大民主,但随后的中央委员会以及政治局选举依然没有公开唱票,令人質疑。
中共党内也有负面意见。那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党员认为早期共产党的那种朴素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当今已丧失殆尽,现在的共产党员更多是追求功利,没有共产主义信仰。另外一些党内右派人士则批评目前的政治改革停顿。中国国内对中共一黨專政的正當性质疑依然是禁区,每年依然有部分持不同政见者被判“颠覆国家政权”或“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腐败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共产党对不合格党员会进行开除党籍处理,2004年被开除党籍人数约为49,000名,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士认为这是中共本身的制度问题,只靠党内纪律处分是完全不够的。2006年有所下降,一年共开除两万余名违纪党员,占党员总数1.7‰[10]。
有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应该对数目众多中国人的非正常死亡承担责任[11][12],这些非正常死亡主要集中于1960年代的自然灾害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还有一些人士认为在1980年代后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中共党员[13]与大资本家们对农民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掠夺基础上的,红色后代们普遍利用裙带关系,在改革开放后谋取利益和职位,控制着中国经济命脉[14],其采取的一些政策亦对环境、文化、人口结构造成了破坏[15][16]。
[编辑] 其他观点
外界普遍对中共的意见不一,而不同观点可产生不能预计的凝聚力或分化。例如不少西方企业的行政总裁对中共印象良好,而毛派革命思想者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则持反面观点。托派人士认为,中共早於1920年代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凭据,并走斯大林主义政治学说,以及制造了不少政治革命,因此中共存在修正主义的错误。同时,即使如美国不同派系的保守主义者意识形态上虽能保持一致,但在对中共的评价方面,意见仍存在着不少分歧。西方学者[17]认为大多数研究同意中共仅保留很少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观念。其中A. James Gregor在其书[18]中进一步指出当代的中共在集权和意识形态控制上具有法西斯的特征,将其归为当代的法西斯。
部分中国网民在“共产党”一词经常被作为“敏感词”而遭到防火长城(GFW)[19]过滤的情况下,在网路聊天或者BBS讨论中用“镰刀锤子帮”的称谓。与此类似的用来指代中国共产党的网路词汇还包括“GCD”(即“共产党”三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合写)、“CPC”(即正式英文“Communist Party of China”之缩写)、以及“CCP”(即英文口语“Chinese Communist Party”之缩写)等。
[编辑] 参考文献
- ^ 1.0 1.1 CCP中组部:截至2007年6月党员总数达7336.3万名
- ^ 按照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军队施行国家化,中国国民党取消了军队中的党务组织,已经将军队交还国家,因此此时的军队按照宪法属于国家,不属于中国国民党。
- ^ 外国友好政党和政党组织祝贺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
- ^ 《炎黄春秋》2004年1月号
- ^ 如最近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十七届二中全会”。
- ^ 任建明:总书记强调把反腐工作成效看作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年1月16日
- ^ 張瑞楨,《走過威權年代,笑看反共標語》,自由電子報,2005年,[1]
- ^ 李筱峰,《蔣政權「反共抗俄」的政治迷思史料舉隅》,《台灣史料研究》半年刊
- ^ [2]
- ^ 中共一年开除两万余名违纪党员 占总数1.7‰--时政--人民网
- ^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
- ^ 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
- ^ 中国顶级富豪当中,中共党员占了48.5%.南方周末首次披露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
- ^ 新一届政协委员职务界别公布 红色后代闪耀"两会"[3]
- ^ 华尔街日报系列报道:中国赤裸的资本主义[4]
- ^ BBC新闻:支付中国增长的代价[5]
- ^ A. James Gregor,William A.Joseph[6]
- ^ A Place in the Sun: Marxism and Fascism in China's Long Revolution. Westview Press (January 1, 2000)
- ^ 百度日本站被GFW屏蔽 疑与色情内容有关--传媒--人民网
[编辑] 参见
[编辑] 中国共产党机构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 中共中央总书记 | 中共中央书记处 |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编辑] 相关内容
中国政治 | 中国军事 | 抗日战争 | 朝鲜战争 | 文化大革命 | 改革开放 | 六四事件 | 保先运动 | 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 | 台灣共產黨
[编辑] 中国共产党人物
陈独秀 | 毛泽东 | 王明 | 李立三 | 瞿秋白 | 秦邦宪 | 周恩来 | 张国焘 | 刘少奇 | 林彪 | 四人帮 | 邓小平 | 彭德怀 | 胡耀邦 | 赵紫阳 | 江泽民 | 胡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