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oksgratis.com

See also ebooksgratis.com: no banners, no cookies, totally FREE.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妙应寺 - Wikipedia

妙应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应寺白塔
山门
所在
分类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
编号 1-74
登录 1961年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它始建于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目录

[编辑] 历史

妙应寺所处地区是南京城的北郊,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后来毁于战火。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一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忽必烈去世后,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影堂)以供祭拜。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1295年)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国祭日”佛事活动中,参加者竟达七万之众,堪称是白塔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但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于难。

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也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明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在妙应寺中还有转塔的习俗,即在每年是10月25日(白塔落成日)喇嘛绕白塔一周,颂经奏乐,众人围在外面观看,摩肩接踵,场面热闹。至今仍有很多善男信女虔诚地绕塔祈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寺内喇嘛被遣散,大门和钟鼓楼都被拆除改建为商场,寺内的其他地方也被机关单位占用,大量文物遗失或被损毁。直到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口号后,才拆除商场,重修了山门和寺内建筑。1998年,妙应寺终于重新开放。

[编辑] 妙应寺

天王殿
天王殿

现存妙应寺的建筑大体保存了明代重建时的风貌,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佛宝殿和塔院等。

山门和钟鼓楼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除,1997年又重建了山门。天王殿面阔三间,内塑四大天王像。其北是三世佛殿,面阔五间,前有月台,内立三尊3米多高的楠木三世佛,两侧是飞天。再往北是七佛宝殿,面阔五间,内供七尊佛像和十八尊护法神像,顶部为三个盘龙藻井,雕饰金制龙凤。三世佛殿与七宝佛殿的东西两侧都建有配殿廊庑。

塔院位于寺院最北部,高出地面约2米,四周围以红墙。院内四隅各有一座角亭。南部是“具六神通”殿,殿内供奉木雕鎏金三佛,是清代所建。殿北即为白塔,白塔前有还新铸的大钟和阿尼哥塑像。

[编辑] 白塔

白塔
白塔

白塔建在塔院的正中,正式名称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因为通体皆白,故俗称白塔。它是一座砖石结构的覆钵式塔,基座面积810平方米,通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的基座高9米,分为三层。下层为方形的护墙。上、中两层为须弥座式台基,平面呈“亞”(十)字形,四角向内折收,形似房屋的四出轩。基座的转角处都有角柱,显得轮廓分明。在上层平盘的挑出部分,为了增加砖石结构的强度,还有巨大的圆木承托。

在基座顶层的四周,围有明代添置的一组铁灯龛。中央是形体雄浑的巨型莲座,用砖砌雕出的莲瓣塑饰而成。莲座外尚有五道金刚圈,用以承托塔身。

塔身为一座巨大的覆钵,最大处直径18.4米,形如宝瓶。塔身顶部有呈“亞”(十)字形的小须弥座。再往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呈圆锥状的十三重相轮,称作“十三天”。相轮起到塔座到塔刹之间的过渡作用,它的数目代表塔的级别,十三天是等级最高的塔。在相轮顶置直径9.7米的巨大华盖。华盖以厚木为底,上覆铜板、铜瓦,四周悬挂36片铜制透雕的流苏,每片都悬一风铃。

位于塔顶的塔刹高5米,重4吨。一般佛塔的塔刹为仰月或宝珠形,而此塔的塔刹仍然是一座小型的鎏金铜制喇嘛塔,并且与白色的塔体形成鲜明对比,把窣堵坡这种佛教建筑形式作了最极致的体现。在塔刹上还有一则元代的题刻,也是研究此塔历史的重要史料。

为保护白塔,1961年在塔顶上安装了避雷针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影响,相轮的顶部有所损坏。1978年维修时,发现了塔刹是由木塔柱将铜制构件分段套接而成的,塔内埋藏着乾隆十八年(1753年)存留的僧冠、僧服、佛经、佛像等100多件珍贵文物,现在寺内展出。

[编辑] 参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编辑] 外部链接

其他语言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