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费希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德蒙·费希尔 | |
出生
|
1920年4月6日 |
中国上海 | |
研究領域 | 生物化学 |
國籍 | 美国 |
居住地 | 美国 |
獲獎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2) |
埃德蒙·费希尔(Edmond H. Fischer)是美国生物化学家。1920年4月6日出生于中国上海[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瑞士日内瓦大学读书,后在同一学校获博士学位。1950年到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做研究[2]。其关于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为一种生物调节机制的研究与埃德温·克雷布斯一起在199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1976年:布隆伯格、盖杜谢克 |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 1978年:亞伯、内森斯、史密斯 | 1979年:科马克、豪斯费尔德 | 1980年:贝纳塞拉夫、多塞、斯内尔 | 1981年:斯佩里、休伯爾、维厄瑟尔 | 1982年:伯格斯特龍、薩米爾松、范恩 | 1983年:麦克林托克 | 1984年:傑尼、克勒、米爾斯坦 | 1985年:布朗、戈爾茨坦 | 1986年: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 1987年:利根川進 |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欽斯 | 1989年:布朗、戈爾茨坦 | 1990年:默里、托马斯 | 1991年:內爾、薩克曼 | 1992年:费希尔、克雷布斯 | 1993年:羅伯茨、夏普 | 1994年:吉爾曼、羅德貝爾 | 1995年:路易斯、纽斯林-沃尔哈德、威斯喬斯 | 1996年:杜赫提、辛克納吉 | 1997年:布魯希納 |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納洛、慕拉德 | 1999年:布洛伯爾 | 2000年:卡爾森、格林加德、坎德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