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學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民學校在台灣是指1941年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以中央或地方經費所開設的兒童義務教育學校。
目录 |
[编辑] 背景
1895年,日本開始於台灣的統治。隔年,1896年,台灣總督府轄下之學務部以普及日語為目的在各地設置14所國語傳習所。1898年台灣總督府見國語傳習所成效斐然,於1898年8月16日之後陸續開辦專供台籍學童唸的公學校。在同一時期,台灣總督府並依照台灣實際情況,除了此公學校設置之外還設有供日人兒童唸的小學校與專供台灣原住民研習用的蕃人公學校、蕃童教育所。
[编辑] 成立
1941年3月,台灣教育令再度修正,將小學校、蕃人公學校與公學校一律改稱為國民學校(保留部分蕃童教育所),至此,以台灣兒童為施予對象公學校學制才正式結束。
[编辑] 內容
國民學校的相關法令明定,該教育場所以中央或地方的經費開辦。除此國民學校的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兒童、另外也詳細制定六年制的國民學校應教授的科目為修身、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並要求一定師資與適當例假日設計。
[编辑] 影響
國民學校的強制義務教育實施下,1944年的台灣,國民學校共有944間,學生人數達87萬6000餘人(含女學童),台籍學童就學率為71.17%,日籍則高達九成。該就學率於當時全世界,已是先進國家的標準。2006年2月6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還根據這數據,認為「台灣之所以現在擁有這麼高的教育水平,完全是因為日本對台灣實施殖民地統治的功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