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樂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古代琵琶樂曲,表現出戰爭的緊張氣氛,是所谓“一文一武”两首最典型的大型琵琶代表乐曲之一(另一首文曲是《春江花月夜》)。
据记载,十面埋伏琵琶曲最早出现在明代,曲名为《楚汉》,表现的是楚汉相争中以漢軍為主觀描寫垓下之战的情景,流行于嘉靖、万历年间;另一琵琶著名武曲霸王卸甲則是以楚軍為主觀描寫。清初散文家王猷定所写的《汤琵琶传》记述当时琵琶演奏家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华秋蘋著的《琵琶谱》收入此曲,定名为《十面》,共十段,后来的《瀛州古调》定名《十面埋伏》(此外,十面埋伏也曾名《淮陰平楚》)流传至今,成为琵琶演奏最著名的乐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