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氏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北条氏康 |
假名 | ほうじょう うじやす |
罗马字 | Hōjō Ujiyasu |
北條 氏康(ほうじょう うじやす、永正12年(1515年) - 元亀2年(1571年))後北條氏第三代家督,北條氏綱的長子,母親為氏綱的正室養珠院。生於相模小田原城,幼名新九郎。為日本戰國前中期的軍事家及政治家。其子有北條氏政、北條氏照、北條氏邦、北條氏規、北條氏忠、北條氏堯、北條氏秀等。
[编辑] 青年時期
享祿三年(1530年),氏康的初陣是小澤原之戰攻打上杉朝興,並立下戰功,受到父親的肯定。
天文十年(1541年)北條氏綱死,二十六歲的氏康繼任家督,開始了後北條的最盛期,繼續祖父(北條早雲)與父親之攻略。
天文十一年(1542年),氏康實施相模、南武藏及伊豆的大檢地,並改革稅制、幣制,奠定經濟基礎;後世對氏康的領內經營建設評價頗高,譽為「戰國第一的民政家」。
天文十四年(1545年),氏康出戰駿河與今川義元對戰於長久保城,但戰敗失去爭奪駿河的機會;關東管領上杉憲政乘此機會,聯合上杉朝定以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為號召,率關東各大名兵馬八萬包圍由名將北條綱成守衛的川越城。雖然只有千人守兵,但綱成仍然堅守半年,使關東聯軍士氣低落,加上氏康不出援,聯軍放寬戒備,利用斷糧策略逼迫川越城自陷;將士士氣一落千丈,引來妓女、商人來往。
天文十五年(1546年),氏康親率八千精兵奇襲聯軍,由於聯軍無心戀戰,加上防禦鬆散,一夜之間八萬大軍全面崩潰,上杉朝定死,上杉氏遂亡。川越城夜襲戰之高超,被後人舉為「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氏康也因此佔領整個武藏。氏康乘川越城一戰之餘威,狙擊關東管領上杉憲政,並且攻克上野平井城,憲政逃亡投靠長尾景虎。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氏康攻克古河城,立外甥足利義氏為古河公方,成為傀儡,自此北條基本控制關東。氏康為了報駿河之仇,於同年再攻駿河,但久攻不下,最後相約武田信玄與今川義元於善得寺成立「甲駿相三國同盟」。
永祿二年(1559年),氏康制定「小田原眾所領役帳」;同年把家督之位讓予長子北條氏政,自己退至第二線,稱為「御本城大人」,仍然主理大事。
永祿三年(1560年),今川義元於桶狹間戰死,今川氏領地漸被武田信玄及松平元康所併吞。正當氏康想趁機拿下駿河之際,受上杉憲政所托的長尾景虎於永祿四年(1561年),攻打小田原城,關東大名聞訊紛紛來投,長尾勢勢如破竹,快速到達小田原城。氏康多番研究景虎的戰法,決定全軍死守小田原,準備兩年的糧食,並加強防禦工事,導致城池難以攻破,加上上杉氏遠來疲累,糧草補給也十分困難,十五日後,景虎望著小田原歎然退兵。
[编辑] 晚年時期
永祿七年(1564年),氏康於國府台之戰大破里見義堯,關東大名再度降伏於小田原之下。
永祿十二年(1569年),氏康與上杉謙信和睦,達成「相越同盟」。同年十月,武田信玄因「相越同盟」轉攻小田原城,武田軍來勢洶洶,氏康命令全軍退守籠城。圍城半月後,信玄以為氏康懼怕不出,輕描淡寫的退兵,氏康聞訊後遂親率兵馬追擊信玄至甲斐邊境才撤離,此戰卻反被武田信玄擊敗。
元龜二年(1571年),十月三日,氏康於小田原城病逝,享年五十七歲,生前任從五位下相模守,死後北條氏政遵守其與甲州親善的遺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