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是1982至1992年期间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一个特殊机构。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使年轻的干部进入中央委员会,年纪大的老干部退到中顾委,辅佐中央委员会。如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一次全会上所讲,中顾委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1]。
目录 |
[编辑] 设立
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废除中共党的和中国国家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被提出。邓小平当时已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建立领导人的退休制度,但在退休制度能够完全建立以前,在当时的情况下先采取顾问委员会这种过渡的形式,作为迈出的第一步。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中顾委委员须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十年以上,在党内有深厚的资历。中央顾问委员会每届任期和中央委员会相同;常务委员会和主任、副主任,由中央顾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并报中央委员会批准,其中主任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产生。
[编辑] 运作
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2],所以可以“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3]。中顾委委员可以列席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副主任可以列席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有需要时,中顾委常委也可以列席政治局会议。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的结构中,中顾委委员级别相当于中央委员,中顾委的副主任和常委,级别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委员,而中顾委的主任,本身也是中央政治局的常委。
中顾委在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具体任务有三个方面:一、为政策提建议;二、协助调查问题;三、作宣传。另外,还承担中央委员会委托的其他任务。中顾委的日常工作,邓小平指派薄一波主持。
事实上,由于中顾委的委员在中共内资历深厚,“比中央委员会的成员牌子硬”[4],其影响力往往还要大于规定赋予的职权。
邓小平认为在十年即两届任期的时间内,通过这种过渡的方式,逐步建立并最终完成退休制度;并且,中顾委最多不超过十五年(即三个任期)便应取消。
[编辑] 成员
[编辑]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任期1982-1987年,委员172名。主任邓小平,副主任: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
[编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任期1987-1992年,委员200名。主任陈云,副主任:薄一波、宋任穷。
- 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平、王首道、伍修权、刘澜涛、江华、李一氓、李德生、杨得志、萧克、余秋里、宋任穷、宋时轮、张劲夫、张爱萍、陆定一、陈云、陈丕显、陈锡联、胡乔木、段君毅、耿飚、姬鹏飞、黄华、黄镇、康世恩、程子华、薄一波。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参考资料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82年9月13日),页5-8,。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1版,2007年1月北京第20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