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 (文革名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分之二是被政治化的表概数的数词短语。起源于文革前的1960年代,但文革中使用得更频繁,在人们心理上的影响更大、更深,达到了前所未有地步。
它总是与“世界上(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还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人民”的固定词组联系在一起,构成修饰关系。它是对在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状态的数理描写(统计略数)。话语间不经意流露出中国人民(三分之一)心怀天下,为阶级同胞忧心如焚的悲悯襟怀、救世情结,和无比的幸福感和优越感、自豪感。已经解放的我们,热血沸腾地憧憬着、渴望着去解放、解救他们。是“一厢情愿式的‘瞎浪漫’”(王小波语)。其以世界革命中心自居的前理解,暗合了中国古代一直以为中华天朝是世界中心(中央之国)的天下观。它是官方舆论的独家、反复宣传在人们(主要是青少年)心中形成的刻板印象。
虽然西方国家得到法律保障的最低工资也比中国的最高工资高,这样歪曲事实的描述只能是鸵鸟似的虚妄无知和自欺。形成了国人与外部世界隔绝的一道心理屏障。但确有自我暗示、心理治疗的效用,即,也是对中国实际“一个月只有二十几斤粮食,不到半斤油票,一年到头就那么两身衣服”的匮乏窘困的日常生活的自我解嘲、心理补偿——“还有人连咱都不如呐”,让人在备受挫折的物质生活以外生出阿Q式的自我宽慰和精神胜利来。从而缓解因物资短缺产生的合法性危机。
同时它也像是一种恫吓、诅咒:如果不跟共产党走,斗争地富反坏右,搞社会主义,被复辟了资本主义,你们就会像世界上那三分之二受苦大众一样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堕入阿鼻地狱,苦难深重。
与“一小撮”等词语相似,它是文革算术学的典型表现(也包含了日后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等国际地理政治学的部分基因)。具有政治、道德、心理多样化功能:一方面,在我/他(世界:水深火热、地狱)之间对比出“我”(中国:幸福、天堂)的优越,带有福音宣示、政治批判色彩;另一方面,“我/他”(自己人)相融又形成一个占绝大多数的“我们”,对比出敌人(帝修反)的势单力薄,只占人口的极少数——而多数总是和“正义”、“真理”联系在一起的,极少数则是与“邪恶”“谬误”“谎言”联系在一起,带有道德评判倾向。